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军  丁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3,(3):79-84,93
股指期权自诞生以来便发展迅速,交易量现已跃居世界衍生品市场首位。选取韩国Kospi200股指期权合约、印度S&P CNX Nifty股指期权合约、欧洲Euro Stoxx 50股指期权合约、美国S&P 500股指期权合约、台湾Taiex股指期权合约为案例研究对象,就其合约条款设计予以介绍及总结,试图探讨出一个成功完整的股指期权合约范式,并将其与中国沪深300股指期权交易合约进行对比,进而论证中国合约的合理性及可完善性。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堪萨斯城交易所(KCBT)于1982年2月16日推出世界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一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期货(VLF)后,股指期货交易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它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发明”。2000年至2007年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交易量的数量(单向成交张数),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武剑 《资本市场》2008,(4):71-71
<正>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期进入低速增长期。而且,通过对美国房地产股指前50年的连续分析发现,上一轮周期,也就是从1995年到最近的高点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股指增长了63%。按照以往数据分析的规律,下一轮如果出现下滑,至少房地产股指要再收缩40%。目前,房地产股指刚刚收缩了20%,可见,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正>股指期货自1982年在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诞生以来,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陆续推出股指期货,如今,股指期货已经发展成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品种,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勒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指期货即将推出,采取何种监管模式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和分析,从中得出三点启示,即依法监管是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统一监管是股指期货市场的大势所趋,三级监管模式是股指期货市场的主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跨市场的监管协作制度,采取政府统一的监管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项重大金融创新。在短短2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股指期货显现出极大的活力,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亮丽风景。根据美国期货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股指期货期权成交高达45亿张,与2000年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是于1982年诞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指期货市场上标准化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一自从它诞生以来,无论从交易品种、成交数量还是市场范围,都呈快速发展之势。作为金融期货三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同其他衍生金融丁具一样,既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资本市场深化的助推器。而在我国,发眨股指期货交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关于股指期货交易的利好消息也不断见诸报刊,本文拟从  相似文献   

8.
自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在1982年2月24日率先推出股指期货以来,由于其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功能,在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我国也将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这对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1982年在美国诞生的股指期货交易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我国股指期货已是呼之欲出,学术界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的股票市场有何影响呢? 一、股票指数期货对股票现贷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的风险特性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股指期货的双刃剑特性股 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率高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 ,是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风险的有力工具 ,因而自 1982年问世以来即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但另一方面 ,股指期货也同时具有高风险性。美国 1987年 10月恐怖一时的“黑色星期一”就与股指期货有关 ,巴林银行则倒在新加坡国际贸易交易所推出的日经指数股指期货上。可见 ,股指期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风险转移工具又是风险的制造者。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 ,股票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也逐步显现 ,并成为市场主要风险形式。因此 ,尽快设立股指期货 ,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已是迫在眉睫。同时 ,开设股指期货也是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但是 ,国外有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 ,国内有 32 7国债期货风波 ,国内外诸多事件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 ,而掌握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是做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二、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 ,指造成股指期货市场损害的不确定性 ,这种损害可能是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投资者遭受的、可能是交...  相似文献   

11.
朱疆 《经济师》2002,(10):120-121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商品期货,1982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推标准普尔500种股指期货,标志着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品的正式产生。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均开设有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已成为全还需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富生命的一部分。文章对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将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因此,比较和分析发达国家股指期货监管模式及特点,尤其是对美国和英国监管股指期货的模式进行研究,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期货市场的风险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而股指期货的风险更是期货市场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和发展股指期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构筑“风险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茹 《资本市场》2006,(12):47-49
<正>股票指数衍生产品作为有效的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已成为世界成熟期货市场最重要的金融期货品种之一。据美国期货行业协会(FIA)统计,股指期货和期权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期权品种.2005年全球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近41亿手,占当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总量的41%。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推出第一只股票指数期货产品之后.目前全球至少已有22个国家发行了65只股指期货。(《全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现货价格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香春 《经济师》2001,(9):125-126
股指期货市场是股票现货市场发展的产物 ,股指期货合约是以股票指数作为自己的标的物的 ,这决定了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现货价格之间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在考察股指期货合理价格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现货价格的趋合性以及二者变化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16.
成熟的海外市场中,股指期货不仅在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投行等机构投资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在各类新型的相关基金产品设计中大显身手。利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和包括做空在内的各种交易策略以对冲风险和获取超额收益将成为证券市场参与者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还介绍了海外对冲基金的各种交易策略及其风险收益、业绩表现和使用衍生工具等情况,并以美国的共同基金为例,分享了股指期贷在海外机构投资者中的应用经验,为国内的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倚天 《时代经贸》2013,(10):66-67
期权类产品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常用的金融投资和避险工具。其中,股指期权在品种、交易量、交易金额等方面都高居期权类产品首位,它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规范。国外主流市场经验表明,推出股指期货后一年左右,相同标的物的股指期权就会相继推出。我国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已两年有余,适时推出股指期权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举。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为标的,对股指期权的价格进行了模拟定价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指数选择及其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横跨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型"衍生产品,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自1982年在美国出现之后,迅速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的接受和欢迎.随后不到几年时间,世界各地的期货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竞相效尤,推出了众多各具特色的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到现在已有近40个国家开设了近百种股指期货交易.  相似文献   

19.
合约设计是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对海外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为线索,回顾了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制度目标,以及交易成本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等制度目标的影响,同时阐述了股指期货合约设计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最后,本文指出各个条款融合设计的创新思路应成为合约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贺国庆 《时代经贸》2010,(24):198-198
通过对国际知名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找出股指靳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而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