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超春 《中外企业家》2009,(2X):144-145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内涵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的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只有积极扬弃"异化",才能实现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异化劳动"理论在发展当今体育人文精神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扬弃"异化"是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透过马克思异化理论探析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异化理论形成的三个阶段——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对症于当今和谐社会中三大新增异化——教育异化、医患异化、贫富异化。因此,探索经典理论,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中国城镇住房"消费异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德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将异化概念应用到政治领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从人本主义的视角阐述了异化和异化劳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要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就要用自由自觉的劳动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从而实现人对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角度看,劳动异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劳动异化,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最终消除异化,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鲁波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201+190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的剖析,得出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动的结论,劳动的异化是私有制的根源,同时对一般人类劳动进行了深刻的的解析,认为人的一般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是人的具有本质的意义的生命活动,对劳动的异化的扬弃就是对私有制的扬弃,也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也是从资本主义劳动到一般人类劳动的转变,从而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马克思对于劳动的剖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中着力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处于一种异化的存在状态,进而洞察了人的本质。从异化和劳动异化的角度审视人的审美过程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后现代就是一种对现代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方法和态度.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思想以及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无疑是对其"现代"的理解和反思.通过劳动畀化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对其所处的时代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的视角也深入到了法律领域,进而指出正义法律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的沦落,体现了马克思法律思想的后现代性,同时提供了一种反思、批判现实存在的方法,并暗示了法律应该具有的特征和正义品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围绕马克思所著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讨论的,简要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9.
经济异化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方面诠释了在经济生产与生活中的生态问题。并引发人们进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卢梭和马克思在其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都对人类意识进步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其中对于资产阶级的财产占有以及对平民的残酷剥削都进行了严肃批判。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一种自发而渐进产生的习惯性制度,他将私有制简单的看成是贫与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劳动异化并导致人的异化,并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并强调只有彻底的扬弃私有制,才能消灭人的异化,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1.
对资产阶级道德观的批判,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现实斗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关注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中层与下层的劳动人民利益,剖析了市民社会,分析了因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带来的人从本质上的二重化,深究异化劳动的深层含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道德的真谛和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对抽象概念的分析以及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为了树立新道德,追求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并发展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与当代各种异化现象的关系,探索了扬弃异化与实现当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重视从消费领域分析资本社会,不仅洞察生产与消费的虚假的同一性,更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和消费难以弥合的裂缝。劳动的异化导致需要和消费的异化,为缓解生产消费领域的矛盾,资本主义超前消费、消费品质量下降和种种畸形消费类型都在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 共享发展理念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贫富"思想,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现象的批判,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人共同劳动、全面发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早有"均贫富"的思想,《论语》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传统儒家的思想.《老子》中讲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说明道家对均贫富也持肯定的态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异化现象,并解释异化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一位揭示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号召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层面上的分工是异化了的分工,应该消灭,但劳动本身的分工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能消灭。这里涉及到分工功能定位的问题,把功能问题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框架下进行思考,并建立了分工--结构功能分析模式以探讨分工的正负功能。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手稿,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马克思在世时手稿从未发表,直到1927年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将其中的部分译文发表。该《手稿》自问世80多年来,其学术价值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其中的异化理论就异化的本质、异化的表现、异化的扬弃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生活需要、个性和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既体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精髓,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彻底异化,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异化的根源,要实现劳动解放必须实现劳动者对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劳动时间的支配,让劳动真正成为人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的思想出发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生产劳动由社会安排.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条件下,机器生产和自由劳动的结合,高效快速发展就成为计划经济的必然表现.这意味着,人和物是生产社会化的两个重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客观事实和高度计划经济的失败历程证明,不能仅仅把物质要素作为评判生产社会化唯一标准,人的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的另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汤在新 《经济界》2001,(1):73-76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古典学派提出而马克思加以完成的。在马克思理论中,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它为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经济对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马克思的时代,劳动的主要方式还是作为从属于机器的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资本论》所着重考察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无产阶级,是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