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息     
《中国新时代》2010,(11):126-127
奥特莱斯(中国)芭蕾雨品牌发布盛典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隆重举行,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首创置业董事长、奥特莱斯(中国)董事局董事刘哓光、奥特菜斯(中国)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林卓延、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军等高管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尚柏奥特莱斯是时尚商业巨擘香港新沣集团联合亚洲最大商业房产开发商三菱地所在内地投资的第一家奥特莱斯商厦。作为全球最大的奥特莱斯投资商和营运商,三菱地所拥有经验丰富和技术先进的商业管理精英团队,因而尚柏奥特莱斯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上,都具有国际顶级水准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本土品牌涉足快时尚比H&M们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穿什么",更敢于扩张到洋品牌未有企及的三四线城市,更有可能是懂得中国本土文化的快时尚品牌当国内众多服装品牌正在或明或暗地仿照"ZARA"、"H&M"大作"快时尚"文章的时候,URBAN EIGTHDAY(城市第八天)则提出了不单单是打造"快时尚",而更要创新赢利模式——"快模式",即以"快时尚打造财富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受限于城市经济总量、人均消费力与观念、国际品牌资源渠道、企业实力与运营团队等等内外瓶颈,奥特莱斯在国内真正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舶来品奥特莱斯(outlets)在中国没有叫好叫座。4月28日,位于广州番禺的"海印又一城奥特莱斯广场"即将开业。海印方面称已获得包括Gucci、Amani、Burberry、Boss、Versace等一众奢侈品牌授权,将在广州打造一个华南地区真正意义的高级奢侈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5.
奥特莱斯热     
奥特莱斯带来机遇,"大跃进"带来风险8月初的一天,刚刚大学毕业的苏珊娜从北京市区来到位于郊区房山的首创奥特莱斯,打算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入职挑选儿套合适的服装。"不知不觉,北京已经有了十多家奥特莱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曾经在美国待过3年的苏珊娜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不过,美国舶来品奥特莱斯在中国大热也让业内专家担忧:"大跃进"式的发展很可能带来投资过热、前景叵测的风险。大热的奥特莱斯"来逛这家开业不久的奥特莱斯,  相似文献   

6.
今天,"时尚"是个迷死人的字眼。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有流行时尚的发布,每天都涌动着最新的消费风潮,那些注重生活质量的"追星族",永远高举起"白领"、"小资"的牌子。只要是"新、奇、特"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时尚产业的方兴未艾,日趋为21世纪城市"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原创力;时尚产业所带动诸多行业成功转型而获得发展机遇,也令诸多企业由第一、二产业,成功转向第三产业,在商机无限的现代服务业中风生水起。上海百年的纺织业,毅然走出"阵痛",成就嬗变,就是典型样本。她为上海城市建设的转型、为时尚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探索前行,一举成为中国时尚的风向标。有人譬喻,时尚是城市的服饰,是城市形象的代  相似文献   

8.
冀军 《经营者》2007,(19):72-75
奥特莱斯是一个靠名牌折扣、低价的过季商品吸引顾客的品牌卖场,利润压缩的空间比一般百货业更有限。在中国奥特莱斯的生存主要靠巧妙合理的品类、品牌组合,以及"跑量"的销售额和严格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9.
新黄浦的淮海路(含新天地)、南京路(含外滩塬),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商业经营特色、商务旅游资源,成为闻名遐迩、各领风骚的"时尚淮海路"、"远东第一街"。一个贵气著称,一个人气鼎盛,甚享盛誉。然而相媲于世界顶尖名街,相偕于上海都市未来战略,两街发展正面临新使命、新机遇。一座建筑、一条商街,俨然一个都市脸谱,见证、沉淀、承载着这一城市的"精气神"。外滩18号演绎成世界知名时尚品牌专卖店、美食餐厅、国际高端展览;历峰双墅成了登喜路之家、江诗丹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危机"的研究与破解需要多个学科和多重理论维度。通过哲学追问与呈现,认为城市本质上是一个生活场所,一个生存空间。因而,"城市危机"的根源就是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异化。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城市危机"的经济、价值与日常生活等三重批判,揭示"城市危机"的根源是资本的扩张、消费异化与城市自我的异化。由此可见,未来我们摆脱"城市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资本运作,引导城市发展;回归日常生活,赋予生活意义;创造新的人类生活形式及其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国内奥特莱斯业绩数据曝光:10家单店业绩过7亿奥莱业绩TOP10中每家至少增长10%,甚至有多家增长达到惊人的30%-60%。而单店TOP10中一线城市占30%,二线城市占70%;华北占3席,华东、西南、华中各占2席,东北占一席,华南、西北缺席。点评:奥特莱斯急速扩张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而是源自地产开发商跑马圈地的利益驱动。需要警惕越来越多的项目打着奥特莱斯的旗号,根本目的却是为了售卖商铺。  相似文献   

12.
刘彬 《城市问题》2020,(2):39-48
在传统菜市场日趋式微的背景下,基于消费者视角对城市传统菜市场给予观照,运用地方芭蕾和地方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消费者的日常菜市场行为特征与模式以及由此形塑的多元地方意义。研究发现,消费者将传统菜市场纳入到居家、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轨迹中,形成三种富有时空韵律的惯常模式;通过个体化的生活习惯和时空轨迹,形塑出丰富多样的"地方芭蕾";在人与菜市场空间的互动中,菜市场也被赋予多元价值和意义,生发出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的地方感。据此进一步讨论了作为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菜市场在当代城市中的作用及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曦 《中国新时代》2012,(8):108-111
在中国奥特莱斯的定义并不非常清楚明确,甚至是有些扭曲的奥特莱斯必须与品牌直接签约,得到销售其产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房地产导刊》2012,(11):77-77
奥特莱斯首创·奥特菜斯折戟佛山9月26日晚,首创置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以约1.98亿元将奥特莱斯广东50%的权益出售给独立第三方Fidel,此外,首创置业还将公司直接间接持有的奥特莱斯中国37%的股份以约553万美元的总价出售给利世。对于首创出售广东佛山的奥特莱斯股权,并在此时退出佛山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创没有设置专项商业版块,没有以专业的商业团队、商业投资、商业模式来管理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只有一步之遥,但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中国正面临城市建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出现新景观与新热点.超大城市群及区域中心城市涌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火车头,世界发展的主旋律,结构转型的前提条件,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路径.已纳入"十一五"计划和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中国城市化滞后特点是,起步晚,规模小,基础设施质量差,功能与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首位度高;"后来居上"与"后发劣势"并存,整体处于城市初级化水平,现阶段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对策是把握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指标,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承认农民是市场主体,保护进城农民利益.消除制度性障碍,积极培育新兴城市及城乡贯通机制,创造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宋辉 《活力》2009,(12)
周报,顾名思义,她最基本的特点是以"一周"为发行周期."周报"与"城市周报"有区别,城市周报的发行对象是城市市民,发行区域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城市或的城区.因此,准确地说,"城市周报"指以生活服务为主题、以时尚消费为特色、以城市青年为受众的周报.  相似文献   

17.
项目名称:千玺广场地点:中国河南郑州建筑设计:SOM事务所LED照明方案:飞利浦项目年份:2012年项目位置:郑东新区CBD国际会展中心湖南侧项目荣誉:第八届中照照明奖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历史、文化、地标……都可以是爱上一座城的理由。中国有600多座城市,如何用一种整合性的手段将城市的魅力进行统一与升华,塑造承接过去、启示未来的城市名片,并让生活于其中的居民产生与有荣焉的幸福感?本期《设计空间》将以千玺广场(会展宾馆)案例入题,化照明为笔,讲述以灯光建构"古城新观"的现实含义。  相似文献   

18.
雄安新区既是国家级新区,又与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批复设立的其他国家级新区具有明显区别。以雄安新区为标志,中国的"未来城市"计划呼之欲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效应,也表明在城市发展领域中国正在积极探寻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革命进行系统集成的城市发展"中国方案"。尝试对此进行分析,提出面向"未来城市"的理论困境、创新需求与破题思路。主要结论是,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指引,需要尽快构建系统完善的"未来城市"理论体系、明确重要研究方向与议题、构建植根中国的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林文生 《潮商》2012,(5):64-66
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电子商务城市影响力报告》(2012),公布了近两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数据。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商务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然也会受到电子商务的革命性影响。同时,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一系列因素也会给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影响力报告》(2012)正是从电子商务与城市发展的新视角来研究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该报告由"总报告"、"城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建设以增量扩张为基本范式,背后是一套由城市政府掌握的"开发体制"。以西部欠发达城市忠县为研究样本,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其6年来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及相应的城市设计实践,指出城市设计是"开发体制"中的一种经济化的操作性制度,其主要作用是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大开发行为构建"合理性"与"正当性"。但在新常态下,既有的城市建设范式面临坍塌,城市设计面临着需求萎缩、转型困难、后患众多的危机;其在未来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从单一增长走向多元发展、从形态设计走向机制设计、从空间生产走向空间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