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2(10):111-111
四川大学纺织研究所是1987年经原纺织工业部与国家教委共同批准成立的。现有"材料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为吴大诚教授。材料学博士点是由原化学纤维专业博士点转化而来,1990年获博士授予权,该博士点1994年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为2000年新增博士点。本所的学科点现有教授5名,博导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名。主要研究方向有高分子表面与界面,高分子共混材料,生物降解和阻燃材料等。历年来,共计培养硕士生110人和博士研究生43人。1996年以来,已承担国家计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部省级项目20余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60余篇),鉴定成果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相似文献   

2.
周宁琳,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化工学会永久会员、中国材料学会会员;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评审和规划咨询专家。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的开发研究。其成果获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发明专利36项,其中19项发明专利已授权,部分专利技术已转让给企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周宁琳,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化工学会永久会员、中国材料学会会员;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评审和规划咨询专家。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的开发研究。其成果获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发明专利36项,其中19项发明专利已授权,部分专利技术已转让给企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杨 频, 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山西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首席科学家。1984~1990年任山西大学副校长,1987~1998年任山西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历任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第八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在1978年科学大会上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和重大科研成果奖;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985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1996年被评为第二批山西省优秀专家;2007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认为"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有专著7部, 译著1部, 论文400余篇(其中237篇被SCI收录,219篇共被引用889次;138篇被CSCD收录,247篇共被引用424次),专利11项,获国药准字B批号1项,各级成果奖17项。近20年来,培养了21届100名硕士生,13届38名博士生,指导博士后3名。杨频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无机物结构-性能关系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先后曾赴美、英、法、德、意、日、比、荷、澳、新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多次在Sussex大学、Stanford大学和Auckland大学(授予荣誉研究员称号)等作短期合作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40年潜心研究成果丰硕 陈远童从事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已有近40年.从1987年起,先后承担横向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在生物合成生产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的应用开发研究中,取得5项重要的长链二元酸科研成果,获7项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
创新研究群体形成的背景 这是一个从事创新药物研究的中青年科学家群体.由多位长期留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专门人才1 998年后相继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而逐渐形成.目前这个群体约10位主要科研人员,年龄在30~45岁之间,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蒋建东、邵荣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A类:蒋建东、邵荣光,B类:樊赛军)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司书毅),国家"973"前期项目主持人(尚广东),十五"863"项目主持人(蒋建东、江敏、尚广东、洪斌).  相似文献   

7.
王保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化学会第七、八届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3月至1991年5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化学系进修。王保怀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化学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参数测量及生物化学热力学研究两个方向。至今已主持或参加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北京大  相似文献   

8.
袁祖社,1963年2月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2002至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两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正> 以胡海岩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该研究群体是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多学科交叉、团结协作的优秀科学研究队伍。该群体长期致力于智能材料结构基础理论、功能材料与器件、智能结构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10余项面上项目,以及863项  相似文献   

10.
史硕博,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多年一直致力于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依托学校资源,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重要项目,并做出了积极工作和重要贡献. 科班出身,聚焦科研结硕果 2009年,史硕博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瑞典查尔姆斯...  相似文献   

11.
童恒庆教授,数理统计学博士,先后担任过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及理论等五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基础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流体力学三个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科  相似文献   

12.
李树丞,湘潭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长期从事管 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先后主编《经营管理学》、《电磁测量》、《银行信贷分析》等10余部专 著和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承担"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 攻关的组织与管理研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及横 向课题20余项。1995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编撰《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将李树丞教 授的学术简历收录。李树丞校长兼任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系统 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管理学会、湖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常务 理事、理事等职。在李树丞校长的领导下,湘潭大学的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特 色、成效显著的道路,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走在了湖南省高校的前列。近日,李树丞校长应 邀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前身为化学系高分子教研组(1958—1982)、高分子研究所(1958—1962)、材料科学系(所)高分子教研室(1983—1993),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建立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点、博士点(198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高分子系现有教职员工55人,其中教授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14人。  相似文献   

14.
人物简介>>马耀峰,1949年11月生。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西安陕师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旅游局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市场、旅游行为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20多篇。  相似文献   

15.
吴沛丰 《科技和产业》2022,22(6):126-131
为了调查海南省基础科学研究现状,探索海南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新举措,收集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海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结果表明, 2015—2019年海南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为116、560、202、1项,资助经费32864.90万元;海南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面取得的成绩提示了较好的基础研究现状;海南省难以获得重大研究项目资助的原因主要在于研究基础不够扎实、人员实力不够强、科研成果质量不够高。  相似文献   

16.
<正>马文涛,1982年2月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物理专业毕业,1996年12月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承担过1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项"七五"三级子题、多项国家地震局"十五"三级子题、1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参加了国家地震局"八五"二级子题、"九五"三级子题和"十五"三级子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现在主要从事水库诱发地震、近场地震学和震源机  相似文献   

17.
专家档案:谭志诚 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7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热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留所工作至今。应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法国科学院邀请,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赴日本和法国合作研究两年。2000年应日本文部省邀请,赴日本国立大阪大学分子热力学研究中心任外籍客座教授。现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热化学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热化学学报编委及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是我国热化学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中科院重大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九项重大科技成果奖。申请获准并主持完成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40余篇,6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两度荣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奖励。一度荣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资助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8.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的宁荣昌教授,20余年来在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方面不懈探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5405耐热、韧性双马树脂研究、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生产技术、胶固型油田堵漏剂、无卤无磷印刷电路板基材,高吸水保水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并且具有十分诱人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9.
王启东教授1943年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士;1948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机械工程硕士;1951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lowa)博士,专攻热能工程.1951年回国,在浙江大学任教至今. 王启东教授回国后,服从当时工作需要改行从事金属热加工及冶炼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创办铸造专业、冶金系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持建立金属材料博士点.曾任浙江大学机械系副主任、冶金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任,并兼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五、六、七、八届副主任,全国人大第八届常委会委员.获竺可桢优秀教师一等奖1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1次、美国爱荷华大学杰出校友即该校"杰出工程校友学院(Distinguished Engineering Alumni Academy)成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贾利民是北方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于智能自动化及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研究。贾利民自1983年参加科研工作以来,支持、参与和完成了国家及部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其中主持26项,20余项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或审查,获各类科技进步奖8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优秀5次;独立或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和CE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60余篇次;共培养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