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2002年以来签署且已生效五年及以上的自贸协定为样本,测算其总深度和核心深度、WTO+和WTO-X深度、边界上和边界后深度指数,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稳定性存在显著促进效应;不同深度自贸协定对出口稳定性水平提升存在异质性,WTO+、边界后深度的出口稳定效应优于WTO-X、边界上深度;不同协定深度对同一技术水平产品的出口稳定效应存在异质性;除WTO-X外,同一自贸协定深度对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的出口稳定效应存在异质性,对中技术产品效果最佳,高技术产品次之,低技术产品效果最低。因此,中国应不断推动自贸协定升级,并根据不同协定深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羊毛市场周度价格数据,通过BEKK-GARCH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内外羊毛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以及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与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以及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持续性;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中国羊毛市场与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中新自贸协定》和《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中国与两国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均未出现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是促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途径。文章剖析以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促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理论逻辑,分析其现状特征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研究发现: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通过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推动技术进步、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在外部受部分西方国家阻碍,在自身存在对部分自贸协定的利用率有待提高,自贸伙伴有待扩大升级,关键部门出口附加值偏低,部分领域核心技术薄弱,以及一些不适应高标准自贸规则的体制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跨国直接投资知识资本模型,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影响双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完整分析框架,并从影响FDI的因素入手,梳理FTA可能作用于FDI的渠道和机制,即贸易成本效应、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FTA通过贸易成本效应将促进垂直型FDI、抑制水平型FDI,并通过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垂直型FDI和水平型FDI。因此,对于垂直型FDI而言,双边FTA将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对于水平型FDI而言,FTA的影响取决于正向的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与负向的贸易成本效应之间的角逐。选取26个发达国家、34个发展中国家1996—2017年双边投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区对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既可起到推动作用,亦可起到阻碍作用,但通过对FTA内容的合理设置可以减少或规避对外资的不利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同发达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将促进双边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既可能促进双边FDI,也可能阻碍双边FDI。因此,在FTA谈判中要权衡贸易成本效应和投资规则效应,较高标准的投资条款可使其对双边FDI发挥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因五十八项敏感事项而无法达成协定,而马来西亚执政党巫统内部对自贸协定的忧虑增加,巫统青年团尉团长、总理阿都拉的女婿凯里带头质疑,要政府不要“屈服”于美国的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政府采购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于2007年开启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的谈判。本文综合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等已加入GPA的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与保护经验,对我国加入GPA谈判过程中应采取的开放与保护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西北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节点区域,是我国落实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和连接国内外自贸区的关键纽带。基于2005—2019 年中国省域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测算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前后外商直接投资的“真实值”与“合成值”之差,评估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对陕西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排序检验与安慰剂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陕西自贸试验区对进出口总额同样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为扩大“示范先行,辐射带动”的力度与范围,陕西自贸试验区应深入对接国际商贸通行规则,增强引资政策的吸引力和透明度;完善外商引资配套制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和范围;重视向内开放合作,加强辐射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8.
国际劳动标准与自贸规则挂钩,虽然未能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体现,但已多次写入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地区性与双边性自贸协议。在新近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特别是在TPP与TTIP谈判中,劳动标准条款占据了重要分量,并且对谈判国法制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我国自贸区规则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劳动标准在我国法中内化的可能,积极正面引导国内立法向国际劳动标准靠拢,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有力筹码。  相似文献   

9.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总结了上海临港新片区三年来的创新试验成果,对标“五个重要”要求,对标国家积极申请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自贸协定,对标新片区在国内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的迫切使命,通过问题、效率和动力变迁三大导向,提出临港新片区如何更好发挥内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作用的制度创新建议,并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区建设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定,为中韩两国各领域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双方就有关农产品方面也达成了共识,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本文基于对2002年~2014年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数据,从总体、细分两个层次分析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以便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0月5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宣布结束,部长级协议基本完成。此番TPP谈判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在内的12个国家,占全球GDP总额的40%、贸易额的1/3,这使得TPP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被排除在TPP之外,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宣称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而应由美国来制定。这不禁使人觉得TPP协定是针对中国的。本文回顾TPP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TPP对中国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远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各国贸易保护的首选方式,正严重阻碍着全球贸易.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着重分析欧美之间正在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投资协定(TTIP)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TTIP零关税措施对欧盟和美国的社会福利、GDP、 贸易规模和贸易条件等均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种正效应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削减而成倍扩张,而中国则遭受更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启动的环境产品协定谈判是中国、美国和欧盟等WTO主要成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WTO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携手合作的重大步骤,以APEC的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分关税减让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两个阶段进行.这对于中国实现减排的承诺和促进环境产业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应采取积极、开放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持续关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成为各关境区海关的重要职能之一。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认为《TRIPS协议》中的规定仍不足以实现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目标,因此美欧等发达国家主导了旨在加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执法标准的《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的谈判。ACTA协定正式谈判始于2008年6月,整个谈判过程仅仅经历了3年左右时间。2010年10月,ACTA草案文本主要争议方美国和欧盟迅速达成妥协,于2010年11月15日公布了最终草案文本,2010年12月3日公布了协定的认证(verification)文本。目前,ACTA的缔约方包括欧盟与37个国家,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一半。ACTA是一个旨在加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执法标准的多边国际条约。ACTA在综合了各缔约国境内知识产权的执法实践的基础上,其内容主要针对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民事、行政、刑事、边境及数字环境执法四类措施和保护手段。与《TRIPS协议》相比,ACTA对知识产权执法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可以预见,该协定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就会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贸易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未雨绸缪,尽快开展对协定内容的专题研究,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这也正是翻译本协定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欧CAI谈判完成的背景下,文章概括了中国对欧盟OFDI及中欧贸易特征,总结了中欧BITs升级的政策背景及主要内容。基于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对欧盟OFDI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欧BITs升级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BITs升级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中国对欧盟OFDI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且中国对欧盟OFDI产生的进口贸易创造效应更强,这将有利于减少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方应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变革,加大投资开放力度,中欧双方需加快推进中欧CAI批约进程,力争推动该协定早日签署生效。  相似文献   

16.
1984年我国加入了关贺总协定外的多种纤维协定。在最近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中。所有参与谈判的国家,基本上同意逐步取消多种纤维协定,使纺织品贸易纳入关贸总协定的法律框架,但对取消的方式和所需的时间,则意见分歧。本文认为,我国应基本上赞同发展中国家和政共体等的主张,即用协定现行限制作为过渡措施,然后逐步取消,并且争取在10-15年内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当前,应以提高产品档次,加强宏观管理和建立专门研完机构等措施,来扩大我国纺织品出口。  相似文献   

17.
韩国是中、美两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美两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有关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解两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始终是中美两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规模效应较美国更加突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竞争效应贡献度不断降低,严重制约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大,而美国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对韩国出口增长。美韩FTA协定中韩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构成威胁。最后,提出了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中欧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低。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9~2014年间中欧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中欧贸易发展的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建议开展双边自贸谈判,通过建立中欧自贸区来扩大双边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广西、云南、黑龙江成为我国首次在沿边设立自贸试验区的三省区,我国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沿边沿江沿海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周边国家将发展方向聚集到我国的边疆地区.然而,由于边疆地区多年来未能形成开放的市场体系,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使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资源要素共享和优势互补仍处于简单的贸易层次,未能有效利用地缘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沿边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推动边疆地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促进边疆地区融入国际经贸新规则、构建与周边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带动边疆开放平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目的就是从税制、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改革,其中税制领域改革更是整个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税制领域的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希望能在税制领域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实现税收制度的国际化。文章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税制改革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税制改革前后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微观企业综合经营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上海自贸试验区税制改革对相关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税制改革强化了企业经营绩效与实际税负率的负相关性,弱化了企业经营绩效与流转税及其附加税的负相关性,企业经营绩效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