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65%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  相似文献   

2.
袋栽平菇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5%左右时,可以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的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料内水分只能勉强满足头潮菇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在栽培草菇时,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不出菇或少出菇,而在培养料的下面,甚至床架的反面出菇,一般是由两种情况导致的:1.培养料的含水量不匀,表层偏干,而下层的含水量偏湿,易发生在培养料的下面或床架的反面出菇,尤以棉籽壳作培养料的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棉籽壳的持水性差,水分易向下渗漏;  相似文献   

4.
正金针菇长得不整齐,主要是出菇期管理不当造成的。处理方法:1.蕾期。采取催蕾管理措施,将菇房门窗打开,增强光照和通风,向空间喷雾状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增高到90%左右,降温至10℃左右,同时松动袋口,以诱发菇蕾的发生,但这时一定不能把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撑开,以防培养料水分蒸发,影响菇蕾形成。几天后,当培养料面出现棉花状菌丝或黄色水珠时,将袋口敞开,经过1周左右,陆续长出针头状的菇蕾。2.驯养期。当子实体长到1厘米左右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湿度控制在75%左右。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5.
冬季育菇常因温度低、气候干燥、透气性差而使出菇量下降,产量降低。因此,应做好菇床的松土和除老根等工作,并根据菌丝的不同生长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对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良好,土层内菌丝生长旺盛,而土层较板结的菇床,可在元月份前后先停水 3~ 4天,将细土刮到一旁,松动粗土,拣掉发黄的老根和死菇,然后将细土盖好铺平。土层不厚的,可补加新细土。松土后 10天左右,当菌丝已经萌发时,再覆一层 1厘米左右的细土。   二、对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好,土层中菌丝生长一般而老根不多的菇床,不必刮开细土,先停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病虫也日趋严重。其中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凡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均适宜绿霉菌丝的生长。平菇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接种时消毒不严格、出菇期环境卫生差,均能产生绿霉。绿霉侵入到培养料和菌丝及菇体内严重时即报废。防治方法:1.培养基内水份控制在60%~65%,过高水份极易引发绿霉;2.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无废料和污染料堆积。  相似文献   

7.
一、温差刺激法。对菌床采用白天盖膜升温 ,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 ;菌丝生长前期相对湿度控制在70 %以下 ,后期保持在85% -90% ,这些措施有利于菇耳的形成。二、药物刺激法。配制培养料时 ,适当加入磷酸盐(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盐(硫酸镁、硫酸钙)、维生素B1 等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菌丝生长后期 ,用0 1-0 2毫克/升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面上 ,可促进生长、出菇 ,可增产10 % -15 %。三、搔菌法。当菌丝长满料面时 ,用干净的竹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 ,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露出新的菌丝后 ,喷水 ,…  相似文献   

8.
<正>金针菇采用常规栽培法,虽然一年可收3茬菇,但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达100%,每次生育期长达95天,一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的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现介绍一种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配制的一次性培养料栽培技术,不但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栽培周期缩短40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菇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80%左右。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和光照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3℃~26℃,最适温度为25℃,当温度为5℃~40℃时,茶树菇菌丝均能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65%左右,含水量低于55%时菌丝能生长但产量低,含水量为70%~75%时,菌丝生长减慢、纤弱,含水量高于75%菌丝几乎不能生长;茶树菇适应酸碱度(pH值)范围较宽,pH值为5~11均可正常生长,最适酸碱度(pH值)为5~7;通风环境对茶树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密闭环境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光照对茶树菇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黑暗环境菌丝生长浓、密、快。  相似文献   

10.
常祖光 《农家之友》2009,(15):I0011-I0011
将马铃薯去皮冼净后,压榨出汁液,稀释25-30倍,在蘑菇菌丝布满培养料后进行喷洒,每天1次,连喷3-5天,蘑菇就会大量发生,快速露出培养料,生长快,菇体大,菇肉厚,菇形端正,不畸形,优质菇多,菇产量和品质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04,(5):27
四孢蘑菇夏种比普通双孢菇难,若种植技术粗放、出菇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失败。现将四孢蘑菇夏种高产诀窍介绍如下:一、适时早种过早种植,前期低温不利夏菇菌丝生长;过迟种植,秋菇适时进料会缩短夏菇的采菇期。因此,4月下旬清理春菇菇房后,即可将夏菇培养料预湿建堆。二、培养料发酵1.培养料配方(按110平方米计)。稻草20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1.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发菌等同常规。不同点是在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菌筒上打3行针孔,作为菌丝生长期间供应空气的微孔通道。也可在常规装袋后,待菌丝萌发时,用针在菌种层内扎孔。2.渗灌出菇菌丝发满菌袋后,用小刀纵向划3个长方形小口,每个口长20~25厘米,宽5~8厘米。注意划口时小刀不要伤菌丝。将划好口的出菇袋移入出菇房内。堆放出菇袋前先用砖垒个底盘,防止出菇时溅上泥土及其他杂物。然后一层袋一层泥,最上层要厚些,并做上水泥沟。室内一般以15米高为宜。利用泥的传水性和保水性,作为供给因菌袋出菇失水而  相似文献   

13.
答:生长旺盛的平菇菌丝,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呈扇形向前发展。有的接种后10天左右突然发现菌丝发黄,逐渐死亡消失。对于这种现象,有的菇农认为,培养料内含水量越大,产量越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菇农在生产草菇过程中,为了减少生产或购买菌种的投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常常将出过菇的培养料用作菌种。此法在生产上有一定效果,比如可加大菌种播量,缩短生产周期,获得较好产量。但使用培养料作菌种时,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否则会造成减产或绝收。 一、作菌种使用的培养料只能出菇一次。草菇出菇次数越多,菌丝越老化,生活能力也越弱,培养料养分含量也越少。用多次出菇的培养料作菌种,菌丝吃料慢,抗病力差,栽培料易腐烂,造成草  相似文献   

15.
梁仪 《农家之友》2011,(12):16-16
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1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并用石灰水泼湿,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层薄的发酵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16.
<正>鬼伞类杂菌防治措施:①尽量选用新鲜培养料,使用前曝晒2天,或用石灰水浸泡原料。②控制培养料的含氮量,发酵料或发酵栽培时,麦麸或米糠添加量不要超过5%,禽畜粪以3%为宜。无论用何种材料栽培,最好二次发酵,这样可大大减少鬼伞的污染。③发酵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以内,以保证高温发酵获得高质量的堆料。同时,培养料拌料时,调节培养料的pH值至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冬季空气中杂菌少 ,适宜栽培平菇 ,但在栽培过程中常遇到培养料变酸发臭或粗柄菇、蓝色菇和瘤盖菇现象 ,直接影响了平菇栽培的成功率、产量、质量。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变酸发臭(一)培养料不够新鲜、干净 ,特别是经过夏天雨季的陈料 ,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由于料内的各类霉菌大量繁殖孳生 ,使培养料酸败。防止措施 :栽培前选用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结块、无虫蛀的培养料 ,拌料前在阳光下曝晒3~4天 ,以降低培养料内杂菌基数。(二)拌料的水分过多 ,料内氧气供应不足 ,导致培养料腐烂变质或菌丝培养阶…  相似文献   

18.
人工栽培平菇,在产出3~4潮菇后,培养料已干涸,产菇量大减。这时切勿将废料丢弃,可通过如下途径加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一、用来种草菇。先将废料捣烂后曝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进行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重量、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产菇15.5公斤(其中反面产菇7.6公斤),产量比仅在菇床正面产菇增产近一倍,且提早出菇7天左右。平菇菇床正反两面产菇技术要点如下: 一、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在室内用毛竹或立木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框架一般高2米,设三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菇床宽度有两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次出菇前,将袋面均匀地打上21个边长为1厘米的“△”形洞口。香菇收完后,小心倒出培养料、洗净塑料袋,便可重新用来装料。装料后在旧袋外套上一个新袋,待出菇时,将新袋拿掉即可。采取这种方法,旧塑料袋可反复使用3~4次,不仅可减少成本开支,而且可减轻杂菌感染,菇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