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两区制门限协整模型对香港离岸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在低利差区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而在高利差区制,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且随着远期汇率期限的增加,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分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门限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中美贸易摩擦、"811"汇改、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对离岸市场的状态造成差异化影响。因此,央行应根据区制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政策,加快离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监察体制,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山东企业管理》2012,(5):47-47
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 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取向是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币自1994年汇改以来至2011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6.9%口可见,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升值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3.
香港距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数据》2010,(8):16-17
从2004年开始,如何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就成了牵动香港政府及业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2004年央行在香港开始人民币业务.还是近期《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修订的签署,都一次次成为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之路上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离岸人民币市场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离岸人民币规模的日益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和离岸市场的建立,都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深刻影响.考虑到目前人民币的开放程度,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宜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通过人民币的区域化进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人民币成为国际通货、融入全球的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政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公开发表评论或答记者问对内地人民币短期汇率中间价和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定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开表态对内地人民币日收益率和香港人民币日收益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两地人民币日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有显著影响。政府公开表态前,香港人民币日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显著增强,内地人民币日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没有显著变化;而政府公开表态后,香港人民币日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没有显著变化,内地人民币日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显著降低。说明政府公开表态的内容在政府公开表态前已经被香港外汇市场所吸收,而在政府公开表态后才被内地外汇市场所消化,从而一定程度上表明,香港外汇市场相对于内地外汇市场而言对于信息的反应更加迅速有效。通过分析政府公开表态的内容发现,政府公开表态具有平抑内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时代下的背景与环境——人民币升值背后的背景,国际势力干涉的原因"狼来了"之前之后——人民币为何升值?人民币升值以后对诸多国内环境有何影响跨时代的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任重而道远的探索——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7.
方卫武 《企业经济》2002,(11):21-22
均衡汇率是汇集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判断江率水平是否失调的主要客观依据,人民币是高估还是低估的标准就是相对于均衡汇率这个参照系的问题。加入WTO后,我国外汇市场资金流动状况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一新的条件下,我国现行的外汇市场有许多的不适应。为此,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必须加大力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市场汇率机制,让国内汇率与国际汇率发生联动,使国内银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真正流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一直不断,尤其是在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时候。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到底是什么,是机制体制的问题,还是汇率水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本文借鉴日本汇率改革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方向、条件、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定的币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保证,在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然而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一个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汇率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们币基本都是出于升值的状态,在过去六年时间中人们币的升值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压力,人民币非合理的升值和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元地位得到加强,人民币有走弱的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对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12.
论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杰 《企业经济》2005,(7):167-168
汇率是内部与外部两者平衡的均衡价格,使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保持一致,是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需要,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增加汇率弹性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论述,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加快国内金融配套改革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关注也与日俱增,2005年7月21日央行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举措一经颁布就引发了各方的争论。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对于稳定改革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受到了海内外的特别关注。本文拟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一些分析。一、1994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1994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可以按照以下四个重大事件将其分成四个阶段:1994年1月1日起的汇率并轨、1996  相似文献   

15.
观点     
《中国总会计师》2007,(4):14-14
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十大认识误区1.人民币会不断升值:根据目前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来判断人民币会不断升值,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从长期看,当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形成之后,人民币汇率将从一路上升变为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16.
叶檀 《英才》2011,(1):32
现在是人民币国际化刚开闸之时,如果闭目塞听不承认市场流动性,是人民币国际化之大忌。香港是事实上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多,进入香港兑换成人民币的货币也将越来越多。这是正常现象,否则,香港就不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金管局不必辩解,内地有关部门也不必紧张。现在重要的是,双方紧密合作,对于资金量与交易的规模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7.
“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肖明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4):106-108
汇率改革两年多来,我国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通道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对于以国际业务为主的进出口企业更是影响深刻。文章在总结汇率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边汇率决定中的有效性,同时测算对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人民币与印度卢比、韩元和南非兰特的双边汇率支持弱购买力平价成立,但半衰期存在差别;强购买力平价没有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下午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笔者认为,这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