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龑 《中国新时代》2013,(6):100-101
习近平同志说:"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的宪政建设跟中国的经济建设一样,也一定要借鉴世界先进任东来教授主著的《美国宪政历程》(初版于2004年)全景式分析了美国宪政,和王希先生的《原则与妥协》,张千帆先生的《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等,共同形塑了一代中国法律人对美国宪政的想象,不啻为是对一代法律人的启蒙。进入2013年,中国学术界接连痛失邓正来、任东来等道德文章皆为楷模的学者。读《美国宪政历程》也算是一种对任东来先生等的致敬和纪念吧。论及美国宪政,如果说在中国法律人的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词是"三权分立",那么第二个词汇毋庸置疑就是  相似文献   

2.
邓云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48+142
宪政是民主法治国家的标志,宪政国家不仅仅要有一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规制公权力行使的宪法,更要制定完善的宪法在实践中能有效运行。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问题的根本法,具体实施规范还需要部门法调整,公民的自由主要由刑法规范,刑事法治的健全是宪政国家建设的主要举措,纵观近年来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实践,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无不体现宪政保障人权、慎用死刑及程序完善的思想,同时也是是顺应国际法治发展趋势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在不断的完善法律制度,努力构建一个法治国家,但法治离不开宪政,而宪政的实施同时也离不开宪法的司法化;可以说我国的宪法司法化和构建民主、法治社会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因为宪法的司法化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这也是法治和宪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蔚今华  贾亚莉 《价值工程》2011,30(14):294-295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既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自由,又是国家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公民权利是宪政精神的宗旨所在,是宪政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在迈入法治社会。群众对于宪法的认知、情感、信仰和对宪法行政制度的选择共同组成了宪法文化,简而言之,宪法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宪法心理学。在书籍中笔者发现,在有关宪法文化的讨论中“,信仰”是一个核心讨论词。的确,宪法需要依靠信仰才能发展下去,如果所有群众都对宪法不信仰,那么它将形同虚设,没有任何的权利效益和约束能力。在欧洲发达国家,宪政代表和宪法同为自然和传统的信仰,但是对我国来说,群众对宪政和宪法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宪法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宪法文化和宪法信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宪法司法化是宪政的基石.中国宪法的私法化无成例可考,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剖析.  相似文献   

7.
宪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研究国外法官对宪法案件的判决和国内专家对宪法事例的评析来引导学生掌握宪法基本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由确定案例范围、选择案例和加工已选案例这三个阶段组成。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宪政理念与综合职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宪法信仰。  相似文献   

8.
一、 基本权利条款的规范力 法学界尤其宪法学界有个通说的共识——宪法是近代西方人民主权这一传统自然法思想的产物, 因此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成了宪法最为根本的原则, 从这个角度而言, 宪法最为根本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通过构建最为理想状态的宪政国家从而达至宣示、 保障和实现人民主权. 同时, 人民主权也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最具权威、 处于最高法律地位的理论来源, 进而也就必然意味着宪法拥有着最高的规范力(或称为宪法规范的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9.
陈孟 《活力》2010,(19):52-53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华夏民族,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是美国所不能企及的。但就宪法的发展来看,美国制宪的历史早于中国一个世纪有余,美国宪法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宪法,无论在宪法文化背景、宪法的结构、宪法的效力方面与我国宪法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比较研究美国与我国的宪政文化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要解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自治。以社会自治来代替国家强制,这是改革的中心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写进了中国《宪法》,法制也写进了中国《宪法》,但是市场和法制在《宪法》里的表述都有一个前置词,即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法制。为什么要在《宪法》中写进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法制呢?因为可以求得最大的公约数,即求得更多的人能够赞同此理念。  相似文献   

11.
双周人物     
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创始人大师辞世1月9日,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6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布坎南认为,宪政是生成制度的制度,是规则的规则。他心目中的宪法原则是知识精英从传统中提炼出来的,布坎南认为改进宪法的程序性标准是"一致同意原则"。  相似文献   

12.
宪政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不断在权利与权力之间实现平衡,使权利与权力协调发展。行政法是处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矛盾的主要调节器,它既要防止政府滥用权力而侵犯公民权利,又要防止公民滥用权利而使政府处于无秩序状态。本文旨在从宪政平衡角度和行政法平衡角度促进宪法和行政法的民主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维护宪法权威,宣传宪法精神,2014年12月4日,省人社厅举办了全省人社系统学习宪法讲座,邀请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宪政研究院院长王德志讲授宪法基本知识及依宪治国的基本要求。省人社副厅长夏鲁青主持讲座。王德志从宪法的产生、宪法的内容和价值、宪法的保障力量、宪法的地位和效力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特社会主义宪政也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特征之所以能够形成,是与60年来社会主义宪政理念和知识的普及以及国家领导层对宪政的推行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有朝一日我国必将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论言论自由     
张弘  何亚玲 《企业导报》2010,(1):271-271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言论自由是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如何保障这种言论自由,成为各国宪政史上一个争议不断的课题。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并不是无限制,何种情况下言论自由应受到约束以及如何约束,始终是一个热烈探讨的话题。通过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出发,来分析在限制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言论自由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言论自由是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如何保障这种言论自由,成为各国宪政史上一个争议不断的课题。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并不是无限制,何种情况下言论自由应受到约束以及如何约束,始终是一个热烈探讨的话题。通过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出发,来分析在限制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是一个用以架构公法规范体系及公权力或国家权力结构的根本要素或者概念,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对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共利益问题是各国宪法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对发达国家公共利益条款运行的宪政模式,对于我国实践宪法公共利益原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中,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相互分工制约,具体体现在:立法机关只能就"公共利益"确定概括标准,具体的判断标准由行政机关行使,只有出现争议时,司法机关才会介入。最后,有必要在公共利益界定中引入民主因素——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8.
有限政府的理念是社会主义的宪政建设基础,文章介绍了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础,阐明有限政府才能是有效政府,论述了如何建立通往有限政府的宪政之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五权宪法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地分析五权宪法的核心内容,学习到五权宪法思想不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宪政的模式。更重要的是五权宪法思想反映了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既不盲目“西化”,又能结合中国的传统,以实事求是态度分析借鉴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合理之处。其中五权宪法思想所蕴含的地方自治、独立的考试监察制度对于现今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人才反腐机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薇 《企业导报》2010,(1):48-49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论证,宪政若近代中国未能如设计者所愿,原因恰恰是因为未能找到传统的动力,西方宪政之"花"只有与大中国传统之"木"对接,才有可能扎根中国之土。彻底的否定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批判没有抹掉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探讨改造、吸取经验,不要一味地批判或是全盘照搬西方宪政思想,这也许是中国实现宪政之路成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