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融资租赁的概念,其原始动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引进国外资金和设备寻找"出路",这也导致了社会普遍对融资租赁业的认知程度有所偏差。进入21世纪,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融资租赁相关的法律,尤其是2004年商务部开放外商独资融资租赁、试点内资融资租赁以及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自2006年至2012年,中国  相似文献   

2.
融资租赁自1952年在美国出现后.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30%,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然而.在我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万分之三。融资租赁业的立法更为滞后.早在今年3月份.有业内人士透露,《融资租赁法》草案已经制定出.有望在5月前面世.但截至目前,《融资租赁法》仍未见踪影。最近又有传言,说今年三季度.《融资租赁法》草案将推出。  相似文献   

3.
侯国跃 《特区经济》2005,(12):268-269
融资租赁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为加速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理论与实务界建议加快立法进程。据悉,《融资租赁法》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预计将在2006年底审议通过。目前,立法起草小组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4.
周萍华 《特区经济》2008,(12):90-91
为规范我国租赁业务的核算,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准则和准则指南,财政部及时组织专家编写了准则讲解,它们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租赁业发展必需的政策支柱,推动了我国租赁的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国际趋同。但对其中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确认方法,准则及讲解中均将其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单独计加项目;另外租赁投资净额中没有包括初始直接费用。这对理论和实务中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准则的处理不同。本文就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贾浩波融资租赁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是一种集融资、贸易、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业务,40多年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世界租赁年报公司的资料表明,即便是在1989-1992年间的国际经济衰退期,世界租赁业仍以年...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及应对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宁  张维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75-77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税收政策是影响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我国颁布的增值税改革政策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据此,文章首先总结了我国融资租赁业流转税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后融资租赁业面临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资租赁业应对增值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融资租赁为代表的现代租赁业既是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渠道,又是一种现代营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销售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租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和促进海外投资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租赁业的重点市场,俄罗斯的融资租赁从80年代起步,200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已从国内租赁扩大到国际租赁,  相似文献   

8.
金融租赁是二战后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60年代在西欧和日本得到广泛普及。因其在加速折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在债权融资的资金市场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占全球设备投资的20%-30%。我国于80年代初引入金融租赁,十几年来,金融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发展较为滞后,在金融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给予了多项政策支持,为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空间,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金融租赁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红亮 《天津经济》2011,(12):20-2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众多外资银行亏损巨大,旗下飞机和船舶租赁公司深陷融资困境,全球融资租赁市场重新"洗牌",我国融资租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天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东疆模式"完成国内首单跨境飞机租赁和离岸船舶租赁业务,赢得了国内飞机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先机。在实现行业发展突破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飞机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制度缺失、手续繁杂、监管缺位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融资租赁是以融物的方式来融资,以融资的方式来融物的一种集信贷、贸易和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的金融产业,在现时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能起到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加速工业设备的流通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融资租赁业发展落后,管理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不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当从扩大融资租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规范的管理政策体系、发展行业协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来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我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服务业OFDI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第一,服务业OFDI通过吸收东道国先进技术经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和避开东道国服务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第二,我国服务业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贸易出口的二元边际,具体而言,整体上服务业OFDI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82%,同时会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第三,我国服务业OFDI"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5.68%和3.52%,而公共服务业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区域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4.97%和3.56%,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化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困境和完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程度,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运用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检验,对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及其原因展开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Inward Investment,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the Speed of Adjustment. — The paper develops a model of concentration, based on the standard literature of concentration determination, which is then estimated using a frontier approach within a panel framework. Such a model provides an estimate of the lower bound of concentration in the industry, based on observed industry leve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then develops a model of concentration change, which shows that foreign penetration acts to reduce concentration levels, and also acts to increase the rate at which the industry moves towards this equilibrium. Finally, the importance of this deviation, in terms of explaining foreign penetration is explor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江苏省第三产业外资利用的现状分析,依据C—D函数的扩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江苏省1999~2008年的FDI利用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并不高,然后从政府、经济开发区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个方面对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外资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飞 《改革与战略》2008,24(8):111-115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We devise a model in which domestic firms do applied R&D, which can be subsidiz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foreign firms with superior technology can ente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n act as a substitute of subsidies to improve domestic R&D, the share of domestic leading firms and consumption. Relatively closed economies may benefit from R&D subsidization while relatively open economies may not. For relatively low growth of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it is optimal to subsidize R&D and close the economy to foreign investment but the opposite happens for relatively high grow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e economy dynamics after polic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云  冯德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3):8-12
外商直接投资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在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章概述了安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运用EVIEWS软件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安徽经济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安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econditions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is study undertook a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S (FDIUS), based on firm- and industry-specific data. Firm size w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 of firms’ completed transactions as well as their additions to investment value. Firms’ overall profit w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dicator of firms’ addition to investment value, but not their completed transactions. Firms’ return on assets was generally a positive, albeit insignificant indicator of FDIUS. Three industry-specific variables (prior exports to the US,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tensity) were examined and all were positive but in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FDIUS.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表征污染物排放量与外资企业投资额以及内资企业投资额之间关系的函数基础上,建立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因变量,以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和内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为自变量的协方差回归方程。实证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产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而言,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其次是中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industry and state-specific economic conditions on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several states in the U.S. FDI inflows in the U.S. are attracted by high industry and state specific labor productivity, and also by high state spending on educatio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seem to highly value a productive and educated labor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