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年来,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到2003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640个。省级龙头企业88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4个。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145.7亿元,龙头企业粮食加工能力达105亿公斤,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1.82亿头(只)。一、基本特点1、组织形式基本确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其基本组织形式是“公司(工厂) 农户”、“公司(工厂) 中介组织 农户”。企业总数870个,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的53%,固定资产145.7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总固定资产的93.8%。二是中介组织带动型。…  相似文献   

2.
国内信息     
近年来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357万个,比2004年增长19.1%。农业产  相似文献   

3.
适应农业新阶段 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内在经营机制,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认识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正确分析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充分认识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发展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障碍,并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障碍,并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造传统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是系统内的“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农业产业化自出现到如今已经有 1 0余年了。按照牛若峰的评价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中国农村 2 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最具全局性和长远战略意义的突破和创新”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全面而扼要地概括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主要表现 ,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不断增加 ,带动作用增强 ;形式多种多样 ;采取多种形式与加盟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 ,利益关系日趋紧密。该文也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的不足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地区分布不平衡 ;龙头企业和…  相似文献   

8.
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刘德纶一、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现状从本质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多元参与者主体形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的核心内涵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否建有这种利益共同体,是判断某种经营实体是否是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能否正常...  相似文献   

9.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哪些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按产业划分 ,可分成种植业产业化、养殖业产业化等 ;如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 ,可分成合同契约关系、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 ;为了便于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运行方式 ,在这里我们按其组织类型来划分 ,主要有以下三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 ,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 ,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 ,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组织类型。该类型一般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类型目…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供销社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供销社“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的最有效的形式。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实现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专业合作社是由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贵州省供销社系统从1995年以来,不断探索创建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01年底,全系统共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165个,入社…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加入WTO对油脂加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油脂加工企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加入 WTO带来的益处1 .我国的消费能力会大幅度提高。我国政府承诺 2 0 0 0年在平均关税 1 7%的基础上下调两个百分点 ,这就意味着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继续下调 ,因此会大大激活国内消费市场 ,从而会使不少有实力的油脂生产企业提高开工率。同时也可能彻底解决国内油脂价格高于国外的现象。2 .将大幅度开放商品贸易和服务市场。这就为消费者扩大了选择商品的余地和获得优质服务的机会 ,同时也会使国内不少存在的“官商作风”、“老爷作风”的油脂加工企…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从上个世纪 6 0年代开始到现在 ,日本政府一直在试图改变本国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格局 ,在这期间 ,也提出了许多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有的取得了成效 ,有的收效甚微。但是 ,这些政策实施的经验对于我国制定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战后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政策的演变过程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若干启示。一、战后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政策的演变(一 )鼓励“自立经营农户”发展 ,提高农户收入的阶段 (196 1~ 196 9年 )二战结束后 ,日本成功地进行了农地制度改革 ,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自耕…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差别很大,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保障可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因此,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农夫 《林业经济》2014,(9):52-53
<正>2014年4月11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南卫视、新华社中国特稿社等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启动暨落地植树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卓榕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张世钢等领导、嘉宾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并现场参与落地植树。当前,气候变暖、干旱加剧、森林消失、物种减少、雾霾频发等生态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盐城市是"海上苏东"战略的最前沿,是西太平洋海岸最大的滨海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文章根据整体性、敏感性、主导性等原则,结合P-S-R模型,构建了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三层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数学--灰色关联复合模型对盐城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通过AHP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建立隶属度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比较盐城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差异,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是交易的场所,又是交易形成的经济关系,其市场规则作为一种制度性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和维护的公共物品。政府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市场机制趋于完善,而不应该以市场发育不全为借口来随意扩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土地流转市场中政府干预市场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政府对市场不正当干预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完善征地争议裁决制度三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农村土地征用中,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依法按规划和程序征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因此,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纠纷解决机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如何完善征地纠纷解决机制,怎样建立和完善现代征地争议裁决制度?本文的探讨虽为一家之言,但对建立和完善征地争议裁决制度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on the US economy are discussed. It is based on a file of 5.6 million business establishments which is used to study how each business evolves. Underlying relatively slow changes in the aggregate totals was a set of large flows, and substantial ‘churning’. Most regions in the USA lose about 8 % of their jobs each year, and the healthiest economies have the highest losses. Small firms were significant creators of new jobs. Studies in the UK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small firms to employment generation is small, that the rate of new firm formation depends upon whether a region is dominated by large firms, that subcontracting, cheap premises and a good general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Births and deaths of businesses balanced each other at around 8 % each per annum, but some regions were declining because they were not sharing in the growth side of the equation, as in the USA. On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SA and the UK is in terms of micro‐ and macrostability. Microstability is that of the individual job and business, and macrostability that of the economy as a whole, and the two are in inherent conflict. The choice between these two forms of stability is a very painful one, and a price must be paid either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