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推动企业、个人减少碳排放以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是指建筑在与其有关的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设备的生产、运输过程的化石能源消耗和能耗;二是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三是运营阶段的碳排放;四是建筑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20年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报告来看,建筑从建材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俏 《价值工程》2021,40(18):97-100
本文以结算文件为基础,对18栋处于不同地区、不同设防烈度以及多种建筑高度的新建高层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建筑材料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阶段的碳排放量指标.分析发现高烈度地区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低烈度地区,在项目决策、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减少材料消耗量或者通过精细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的200多年的长期碳排放积累所导致的。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必须通力合作,实现低碳发展。中国作为全球减碳行动的重要一员,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提出了详细的实现路径。中国在实现减碳的同时,更要继续发展、提高民生。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会继续提高,城市人口会进一步增加。因此,降低建筑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从“抓住建筑碳排放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建筑实测能耗的重要意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建筑减碳的重要途径”“碳排放因子”“碳排放的表征”“碳交易和碳配额的意义”等角度论述了建筑碳排放的几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已趋于达峰,而建筑运行碳排放仍然呈现增长趋势,因此既有建筑运行阶段的碳减排成为建筑部门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领域。北京作为国内最早提出碳达峰目标的城市之一,在既有建筑的绿色低碳化改造方面起步较早、政策及法规不断完善,并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以北京为例开展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并梳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改造模式及工作方法,提出进一步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近30%,建筑节能任务艰巨。首先介绍我国建筑节能概况以及近年来政府的建筑节能工作,说明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目标以及措施。以天津和深圳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为例,研究中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程序和方法学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东京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天津、深圳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了对比,并提出发展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碳交易具有一定特殊性,总体可分为CDM项目和后京都时代两个阶段。两阶段下我国碳交易各具特点,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应顺应环境而有所不同。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CDM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指出该阶段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且该阶段碳交易尚未普及,为保持会计核算的统一性,不应开设新的会计科目,而应加设二级科目“碳排放权”进行核算。接着分析了我国日后完全进入后京都时代阶段碳排放权的特征,指出其应分为生产经营、交易两种用途进行核算。届时我国碳市场已完善,应分别开设新的会计科目“碳经营资产”和“碳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在两阶段分析过程中,详细阐述了每个时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仅对目前完善CDM阶段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后京都时代阶段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双碳”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建筑装饰装修的行业特征,对建筑装饰装修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总量分解,从材料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五个主要阶段阐明建筑装饰装修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计算机理与计算方法。依据该计算方法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深圳市政府投资装饰装修项目进行碳排放计算,建立行业碳达峰预测模型,设定多种单一情景和组合情景,分析行业碳达峰时间与影响因素,得出使用绿色建材及低碳运输方式是影响装饰行业碳达峰时间的重要因素等结论,从建筑装饰装修的行业角度初步给出绿色建筑促进碳中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建筑碳排放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导致了气候变化,为保证人类的生存坏境,减少碳排放、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行业的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本身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是很高,但其上下游关联产业带来的相关能耗和碳排放量则不可小觑。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广义建筑碳排放的内涵,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结合统计数据,进行了全产业链视角下的建筑碳排放测算,得出了广义建筑碳排放的分布特征,总结提出了全产业链建筑碳排放量的宏观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量结构分析,揭示了广义建筑碳排放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情景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有效的指导建筑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展开,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从而创造低碳城市,尝试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下,对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特点,进一步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现有实践进行对比,最后从减排性质、总量确定、实施路线、分配方法等方面提出初步建立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的建议,为推动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支撑。最终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序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周颖  秦双双 《价值工程》2022,41(8):156-158
为分析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将高速公路建设期的范围界定为材料物化、机械施工和材料运输三个阶段,依据排放系数法构建三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以及工程量清单对具体高速公路展开实例分析,对各阶段碳排放量展开对比分析.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为高速公路施工方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  相似文献   

11.
王豫婉 《价值工程》2022,41(9):154-156
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测中还未得到充分应用.本文首先根据建筑碳排放预测信息需求,提出建筑碳排放预测信息集成架构;其次,基于IFC标准与gbXML数据格式,建立集成的建筑碳排放预测信息模型CeData,并提出项目信息子模型CeData_Pro、热工分析子模型CeData_Ther、能耗监测子模型CeData_...  相似文献   

12.
影响城市居民碳排放的空间形态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交通、建筑碳排放都具一定影响,是一定技术条件下居民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从居民碳排放源头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碳排放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成区形状、中心区状况及邻接性这五个空间形态要素是影响居民碳排放的关键。从理论上看,多数空间形态要素对居民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亟需具体的量化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悦华  申杰 《价值工程》2012,31(26):1-3
文章结合价值工程在低碳建筑中的应用瓶颈及Dell Isola专家对价值工程的改进,引入建筑碳排放指数,推出应用于低碳建筑的低碳价值工程,并具体阐述了碳排放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低碳建筑的详细功能分析,文章继而介绍了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价值系数的应用步骤,最终选择出满足功能良好、成本合适、碳排放量最少的方案,实现低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前进  王勇  郭天华 《价值工程》2014,(28):106-107
目前,建筑工程的碳排放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话题。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选取某教学楼工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搜集、整理该教学楼的相关数据,对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相应的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形态,是目前低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梳理了低碳城市的研究进展,以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脱钩理论为基础,尝试对城市低碳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以城市碳基能源排放为核心指标,把低碳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了5个阶段:初级阶段、急速上升阶段、锁定阶段、解锁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并平稳上升;急速上升阶段碳基能源密集使用,碳排放量急速上升;锁定阶段受技术和制度等影响,城市碳排放减速上升,直至碳排放拐点出现;解锁阶段城市碳排放量峰值被突破呈下降趋势;高级阶段城市碳排放量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仍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最后,就每个阶段的碳基能源排放驱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深圳市为案例,对其低碳发展阶段进行了研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成了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行业之一,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绿色建筑成了全球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其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量,还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首先从定义、特点和优势、分类和标准三个方面概述了绿色建筑,然后探讨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及其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加以展望,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主要关注的还是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目标,虽然评价内容可以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但具体的评价体制并未能提供城区在运营阶段的实际碳排放量值的定量评价。要对绿色生态城区在运营阶段对城市整体低碳发展的碳排放减缓贡献有明确的监控方法,必须要建立我国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运营阶段温室气体特别是碳排放量的测量、验证与报告(MVR-Monitoring,Verification,Reporting)管理体制。梳理目前有关城市碳排放量度监控方面提出相关的方法,再通过对城区建设管理流程和责任主体的分析,提出一套运营阶段碳排放量测量、验证与报告体制建议。管理体制包括针对我国城区尺度建设项目的 7个排放板块,提出对每个板块的报告主体、核算物理边界、核算周期、核算气体种类、核算运行边界、数据获取方式以及报告指标等要求。同时,为了保障实施,建议明确执行主体层级结构和报告关系,包括对各主体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要求,建立责任约束效应的测量、验证与报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筑行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同时建筑行业逐渐转变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加强了装配式建筑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了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应不断寻找合适的建筑方式,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文章围绕装配式建筑降低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从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三个方面实现减排目标,通过转变技术理念、调整技术路线和拓展研究方向实现装配式建筑降低碳排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绿色转型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波特假说理论,选取我国2000—2019年建筑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碳排放权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政策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创新、从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