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寿奎 《企业经济》2020,(1):5-11,F0002
本文以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为导向,分析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内在机理,剖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政策驱动、绿色发展需求驱动、优质服务动力、转变发展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利益补偿动力等外部融合动力机制,以及行业竞争力动力、基于绿色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绩效驱动等内部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建议提出:构建低碳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基于环境保护的交通建设运营治理机制;探索低碳交通与环境保护成本补偿制度,优化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升级;建立公路建设与运营环境风险智能控制机制,应用智能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环境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杜萍 《财会月刊》2023,(11):67-73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加速环境审计数字化转型是契合新时代环境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探讨环境审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审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下的环境审计模式,并就事前审计、审计执行、审计终结三大流程展开应用解读。最后,提出建立环境审计与资源执法监督协同配合机制、防控审计数据舞弊风险、提升审计人员数字实力及素养相关建议,助力环境审计组织协同、流程协同及人员协同,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审计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基于江苏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提出目前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不够,协同创新的微观主体动力不足等。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资源、创新区域、创新产业以及创新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研究的新导向、区域创新驱动机制与政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与开放战略、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模式、区域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反映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要素进行分析,创新驱动机制主要包括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和文化驱动机制。苏南现代示范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提升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器,政府应通过推进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建设、健全政策驱动机制、完善利益驱动机制、构建文化驱动机制等措施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实施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6.
从创新要素进行分析,创新驱动机制主要包括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和文化驱动机制。苏南现代示范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提升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器,政府应通过推进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建设、健全政策驱动机制、完善利益驱动机制、构建文化驱动机制等措施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实施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探讨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实现机理,揭示数据要素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微观机制,有助于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数据生产要素的经济特征,从集聚化、能力化、融合化、价值化四个维度揭示数据要素化的实现机理,并构建多主体参与、数据要素驱动、全要素共同作用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机制,提出集聚、融合、协同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实现方式。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管理启示:设计“业务—数字”双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业务与数字化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数实融合”能力,形成以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培育多元参与、网络化协同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驱动和三产融合背景下形成的2.0版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经营主体科技需求的质量和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机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服务机制创新迫在眉睫。在充分考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与现有研究结论,针对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应重点提升科技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丰富科技服务内容和拓展范围,构建多方合作协同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和模式,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9.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蕴含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不懈追求和探索。本文在综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明创造激励意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内涵基础上,阐释了新发展格局驱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经济变革机理,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的(非)均衡稳态及影响因素表现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聚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统一,需要用好统筹考虑政策目标稳定性与内外政策交互性、精准把握政策时度效和政策体系完善与升级、综合协调政策的创造性执行以及破坏性创造等“双碳”工作推进策略;把“双碳”作为加快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政策选择和协作机制,克服“纳什均衡”低质效非合意稳态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与要素资源错配;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与试点建设政策机制设计,巩固、充实和拓展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探索更具适用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企业在国家新发展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数字技术与创新要素的有效协同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以及选择式编码,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要素在格力电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构建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要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和引领。基于江苏现代化实践的目标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和可操作、可度量、可比较的原则,构建一套由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乡区域现代化等8个维度(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诸多瓶颈因素。江苏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现代化“大棋局”中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从指标分析中归纳出的典型事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建议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相似文献   

12.
<正>“构建‘1+3+N’治理体系,是南通开控探寻符合中国国情、融合中国文化、契合中国企业又简便通用的治理体系,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企业治理范式的一次创新实践,达到了‘系统规范、协同高效、内生动力、充满活力’的国企治理理想境界”,在2023国企管理智库大会“尖峰时刻”时段,王志兵介绍说。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33):3-6
本文探讨了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依据其内涵意义,通过"人才兴文"战略部署、创新企业竞争机制和产业融合机制进行内部动力机制构建,通过政策创新、区域合作联动机制创新手段进行外部动力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2012,(9):131-13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原城市群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是新时代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原城市群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具有区位交通、企业主体、开放合作、良好环境等资源禀赋优势,但是也面临着区域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体制机制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中原城市群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通过制度创新、要素集聚、载体支撑、交流合作等举措来强化创新的“动力源”作用,加快构建以协同创新为主导、彰显特色优势的创新生态圈。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8):245-247
针对青年导师指导能力不足,研究生创新动力匮乏,师生双方缺乏认同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胜任力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的培养机制。首先,构建了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和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然后,抽取出两类模型的核心胜任力要素并挖掘二者的关联规则;最后,给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策略。实践证明,基于协同成长培养机制,研究生的理论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青年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团队领导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它不仅解决了发展的效率问题,而且实现了要素的新组合,创造了新的增长要素,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应对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必须明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以大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形成一整套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步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区域发展条件改善,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既增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又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我国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要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出发,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从微观层面完善要素配置与产业布局机制,从中观层面构建点线面高效组合的大国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从宏观层面提升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中国产业全球战略布局能力。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精准有效政策保障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也发生重大调整,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对北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北京要紧抓机遇在全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有力推动首都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金融的协同演化机制是推动互联网金融演化的动力,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产业协同演化的Logitstic模型,对技术与金融的协同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技术与现代金融产业部门的有机耦合和协同发展,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产业层面上的“涌现”,并且二者在协同演化进程中,由于中国金融产业部门在ICT产业技术领域的功能弱化导致二者“能量”交换不均衡的“非对称互惠”效应。因此,合理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领域是互联网金融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