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栩 《海南金融》2011,(2):54-56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虽然强调"转方式、调结构",但主要是针对寿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并未注意到寿险业务与非寿险业务比例结构的合理性,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薄弱.本文首先从产品保障功能的角度对产品结构合理性的衡量问题进行了讨论,引入了"非寿险业务占比"指标作为衡量保险业发展健康程度的指标.通过对国际...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分析(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一是传统寿险产品基本保持稳步增长。传统寿险产品具有保险金额固定、保费固定、收益预定以及注重保障等特点,能满足广大居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和寿险公司营销能力的增强,传统寿险产品的销售保持了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人寿保险是一种处理生命周期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产品结构受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利率、文化教育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存在结构失衡、偏离保障功能、产品创新能力低等问题,为此优化寿险产品结构,寿险公司应转变业务增长模式,树立科学的产品结构调整理念,提高产品营销能力,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正确引导和培育公众的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投资连结保险的产品设计独特,将其保障功能与投资功能分开,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调整保险和投资计划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使之与资本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我国寿险市场上的供给方存在资本市场繁荣时过多引导消费者关注投资收益,边缘化其保险功能的问题;需求方则由于对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收益的刚性预期,不能接受产品收益下降的情况。两方面共同的结果是导致投资连接保险成为寿险市场上的不稳定因素。为促使投资连接保险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应当强调投资连接保险的保障功能;针对销售导向进行实质的约束;利用税收对市场进行引导等。  相似文献   

5.
8月5日,平保上海寿险在国内率先推出多倍保障的分红型人寿产品——平安鸿鑫终身寿险。 国内消费者往往比较强调保险产品的投资、理财功能,风险保障功能作为保险的真谛却被弱化了。平安鸿鑫终身寿险则是一款回归保险真谛的寿险产品,针对被保险人不同年龄段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在25周岁至55周岁年龄段,这个特别需要风险保障的人生阶段,提供高达三倍保额的身故给付。  相似文献   

6.
王银 《时代金融》2013,(21):166
本文从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入手,深入分析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寿险结构问题,探索在理性竞争条件下的寿险产品结构调整问题,唯有回归到保险的保障本质功能,不断创新,并稳步推进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才是解决困境之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寿险行业发展迅上速,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主体竞争程度和人们投保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寿险市场发展现状差异较大。人们通常用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衡量一个地区保险业的发达程度,但单纯用这两个指标有失偏颇,例如不能反映市场的国际化分散化程度、保险业务的增长速度等,本文借鉴编制保险发展指数所选取的统计指标提出了一套对一个地区寿险发达程度的评价体系,从而  相似文献   

8.
产品结构失衡,偏离保障功能 我国寿险公司普遍采取以盲目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为中心的非理性经营模式,存在着保障功能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由于大力发展保费高的投资型产品和趸缴型产品,过度宣传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用短期投资回报来吸引客户购买,使产品结构呈现出短期业务多、趸缴业务占比大、保障型业务和长期业务占比不高的特点。2008年,我国寿险公司主营业务的70%以上都是新型寿险(新型寿险包括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接保险等),意外险和健康险这两类主要的风险保障型业务仅占总保费的15.32%。即便在发达国家,传统保障型产品的份额在新型产品的挤占之下也保持在40%以上。新型寿险过于注重投资,保障功能弱化,使寿险公司的整体结构出现规模快速膨胀、结构配比不良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当前消费者购买人寿保险,不再单纯是寻求保险保障,更多的是把保险当作投资理财的工具,对资金增值的欲望很强,寿险新型产品就是迎合这种需求而被推上市场.传统产品因固定交费,固定领取金额,锁定预定利率等因素,销售执着趋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从消费者角度对寿险产品进行比较研究及相关应用较少,迫切需要真正站在消费者利益角度,建立一套寿险产品的比较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国内寿险业的理性发展。保险产品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风险保障、投资理财和其他服务功能,本文从消费者角度,着重从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功能方面对寿险产品进行成本收益量化比较研究,建立一套寿险产品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例进行比较评价应用,以助消费者理性购买寿险产品。  相似文献   

11.
国际寿险投资组合运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保险历史、资本市场、法律环境不同,寿险投资组合结构和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逐步展开,保险市场也趋于融合,各国保险投资组合结构的差别也逐步缩小,并显示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一、保险基金投资的证券化趋势加强 在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总趋势下,寿险公司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工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票据、抵押贷款等的比例逐渐缩小,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工具的比例逐步增大,保险基金投  相似文献   

12.
熊婧  粟芳 《保险研究》2019,(9):44-59
本文聚焦保险保障功能,提出保障属性的概念,并运用熵值法构建衡量保险公司保障属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保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指数,并衡量了财险业、寿险业及保险业的保障属性,分析了导致保险公司保障属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构建的保障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财险公司保障属性集中在高水平,外资和小型财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明显较高。寿险公司间保障属性差异明显,外资和小型寿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明显较高。保险行业的保障属性整体上在样本年显著增强。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保障属性受不同因素影响。整体上,公司年龄、学历结构、国有股份比例、董事长学历及是否兼任总经理等因素对两者有着共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保险评价体系.保险产品的评价体系是保险评价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以保险产品相对透明为目的进行的.在所有的保险产品中,人身保险产品与社会大众关系最为密切,人身保险在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中也占有决定性地位.所以,当务之急是首先建立人身保险产品的评价体系.寿险保单的保障程度、投资价值以及附带的服务水平是寿险产品的核心问题,应当成为寿险产品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从寿险产品保障程度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寿保险产品较差的可比性抑制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购买.文章分析了人寿保险产品的可比性差的原因,提出了人寿保险产品比较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定期寿险加自我储蓄与两全保险比较的过程.文章对市场上的一款两全保险和一款定期寿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定期寿险加自我储蓄的方式可能会优于两全保险,购买定期寿险然后进行差额投资的方式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市场竞争度是衡量保险市场成熟度和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险市场发展与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市场竞争程度的讨论大多基于市场份额展开,但这只是说明市场组织结构的状况,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竞争效率。新实证产业组织范式回归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价格以及边际成本,通过超越对数函数测算边际成本,进而使用BL模型、PR模型以及Boone模型衡量市场竞争程度,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缺陷。本文使用2008~2012年的我国14家寿险公司、10家财险公司的季度数据共476个观测样本,以及同时期《中国保险年鉴》30家寿险公司、20家财险公司的年度数据共241个观测样本,测算了我国保险市场竞争度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寿险与财险市场的竞争程度都已经比较激烈,财险市场已经接近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完全竞争市场。因此,未来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坚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强调的"对商业化运作的保险业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宏 《武汉金融》2006,(9):28-31
<正>一、创新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市场创新中最基本的部分。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保险业才能持续拓展市场。例如,为了避免利率风险,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保险公司推出分红保单、利差返还保单、保障收益合约(GIC)、万能寿险、变额寿险、弹性保费变额寿险等浮动利率型和投资型弹性产品;为了满足人类所面临风险的变化和涌现的新投保需求,保险公司推出“人类疯牛病险”保单(即CJD保险)、气候保险、嗓子保险、手指保险、高尔夫球一杆进洞保险、绑架保险、政变保险等全新的保险险种。(二)保险市场营销创新。主要体现为保险营销模式越来越灵活,除传统的代理分销系统和支薪职员分销系统外,还出现了经纪人分销;商店、机场设立柜台定点分销;通过银行、邮政系统网络的分销以及直邮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入世以来,在储蓄利率分红保险,使得分红保险己成为目进入有史以来最低时期,传统保险价格上扬,聪明的消费者买保险时首选前保险市场上的热销保险产品。以2002年的寿险市场为例,分红险剑气如虹,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9%,占新型产品保费收入的91.6%,几乎占了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来,分红保险更是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有分红功能;在德国,分红保险占该国人寿保险市场85%;在香港,这一数字更高达90%。  相似文献   

18.
准入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产品差异化等是影响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中国保险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性政策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 III 型市场结构;寿险业保费规模、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资产总额占 GDP 的比重、保险资产总额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低;寿险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鉴此,应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达到优化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寿险业自1994年飞速发展以来,至1999年在市场上推出新型寿险品种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寿险公司经营的寿险产品都是传统寿险品种,如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养老保险品种。这段时间传统寿险保险发展很快,此后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型寿险产品才开始逐渐被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业转型和保险回归保障功能对保险公司运用再保险和合理配置资本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2007年~2011年我国的非寿险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保险公司再保险购买与资本结构选择间的因果关系,采用2SLS和FEPD模型研究发现,非寿险保险公司财务杠杆与再保险比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保险率反过来也正向提高了财务杠杆率。本文的结论证明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再保险购买与资本结构选择的因果关系与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相符。本文的研究证实,再保险购买能够有效减少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压力,可以为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安全边际,从而以较低成本维持较高的财务杠杆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