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比保险人更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保险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于是在保险人混同定价的情形下,低风险投保人要承受过高的费率而受损,高风险投保人因保险成本过低而削弱控制风险的激励,导致整个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甚至因逆向选择螺旋而崩溃。通过引入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保险市场的分离定价,从...  相似文献   

2.
完全信息状态下保险市场主体间的静态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海南金融》2006,(2):10-12
保险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直接影响着保险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投保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保险代理人的违规操作广泛存在,长期困扰着保险界。本文针对投保人和保险代理人的问题行为,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深入研究保险人与投保人、保险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解决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立鹏  王婧  欢欢 《云南金融》2011,(5X):239-239
商业健康保险中,对保险经营影响最大,最难以控制的风险莫属无形风险,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者都来自投保人,而且分别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保险合同之前与之后的风险。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商业保险中所存在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无形风险的建议,使之更好的辅助商业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业健康保险中,对保险经营影响最大,最难以控制的风险莫属无形风险,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者都来自投保人,而且分别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保险合同之前与之后的风险。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商业保险中所存在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无形风险的建议,使之更好的辅助商业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带保证金的两期保险契约模型,该模型将保证金、风险保证期作为甄别工具,对投保人风险类型进行甄别,给出了可以产生分离均衡的斯彭斯-莫里斯分离条件。分析结果指出R-S基本保险模型是所建模型的特例,因此所确定的保险契约给低风险投保人带来的福利不劣于基本保险契约,并通过数学证明给出了前者相对于后者帕累托改进的充分条件;最后以算例形式对各类保险契约的效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最优时带保证金的两期保险契约不仅是部分保险契约的帕累托改进,同时也是其他几种典型保险契约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而由这一领域的新发现带来的相关问题同样也变得复杂,保险公司是否应该利用基因测试和基因信息来决定人们的可保性成为一个有颇多争议的问题。其中赞成者认为从避免逆向选择和有利于评估承保风险角度来看迫切需要法律允许保险人使用基因信息和进行基因测试;反对者认为允许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披露基因信息和进行基因测试将引起投保人受歧视和侵犯基因隐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机动车商业保险奖惩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动车辆保险奖惩系统是区别不同投保人风险状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高风险驾驶员予以惩罚,对低风险驾驶员予以奖励,鼓励司机安全驾驶,使投保人所支付的保费与其风险大小成比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在车险中实行了奖惩制度,而且各有不同。本文对各国机动车辆保险的奖惩系统进行研究和比较,然后利用如下指标:稳定状态下的平均保费水平、相对稳定平均水平(RSAL)、对新司机的隐性惩罚(ECL)、变异系数ξ、弹性η(λ)和风险区分度,对我国现行的机动车商业保险奖惩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现行机动车商业保险奖惩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手段有不断翻新之势。保险欺诈危害甚广,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保险市场失灵,投保人的逆向选择不可避免。防治保险欺诈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普及保险知识;保险人应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外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0.
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本文简要阐述了巨灾保险的定义,从交易成本视角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情形下的投保人与保险人的博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论,从强制保险制度、保险产品设计、查勘成本、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对加快巨灾保险试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手段有不断翻新之势.保险欺诈危害甚广,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保险市场失灵,投保人的逆向选择不可避免.防治保险欺诈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普及保险知识;保险人应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外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主流保险经济学认为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保险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至少有三点假设与现实不符,在现实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失灵”问题非常严重,逆向选择并非保险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保险系统复杂性特征和复杂性科学在解决系统非线性和复杂性交互行为方面的优势,针对保险系统中非对称信息的特点,运用博弈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保险系统非对称信息,通过CAS理论构建了基于Agent的保险系统仿真模型并在swarm平台上实现了关于保险系统逆向选择问题的经典模型的动态仿真。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保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妨碍了保险机制顺利运行,使保险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严重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保险公司人员,仅寿险营销员已达50多万人。可以说,保险代理人已成为沟通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重要桥梁。为保险服务百姓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某些保险代理人的虚假误导、服务不到位、业务素质不过硬、道德水准不高等原因,人们对保险业的诚信度有着程度不同的误解甚至怀疑。因此,如何选择保险代理人有着很大的学问,已成为投保人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5.
保险销售渠道的拓宽,让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有了更多选择.你了解这些渠道的异同么?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保险业的繁荣发展保障了运输业的稳步向前。在货物运输途中,为了避免货物由于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出现损毁造成损失,承运人常常会选择为在途货物投保货物运输保险。在此情况下,货主成为被保险人,承运人成为投保人,这就引发了对投保人到底是保险合同当事人还是代位第三人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长期呈现高家庭保障需求与低市场投保率失衡发展的特点。本文基于逆向选择和正向选择理论,选取代表个体健康风险与风险态度的变量,利用2018与2020年CFPS数据,通过Logit模型以及Bi-probit等计量方法,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健康风险越高越可能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购买健康保险的可能性越低,且拥有商业健康保险的群体多为高收入、高学历人群。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同时存在逆向选择与正向选择,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风险偏好程度差异对健康风险与参保间负向关系的干扰,说明正向选择的存在会缓解逆向选择效应。因此,要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增强民众保险意识,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衔接,厘清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8.
保险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经典逆向选择模型认为,风险高的人会购买更多的保险,但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保险市场还存在顺向选择。本文认为,逆向选择和顺向选择虽然对立,但共存于保险市场,在此基础上构建保险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需求周期性变化、较高价格敏感度和较低收入弹性、偏爱低免赔额和折扣保单、依赖政府慈善等多种失灵现象。传统经济学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巨灾风险的非独立性和损失的重尾分布、投保人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巨灾风险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等;新经济学则从保险人的"模糊性厌恶"、投保人的"可得性偏差"、"显著性思维"、政府"大灾必救"的福利制度等方面作出新的解释。解决失灵的对策关键在于分散巨灾风险重尾部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非足额保险比如说低保会带来费率不公平以及保费不足等问题,足额保险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研究如何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机制促进投保人选择费率计算中所假定的投保程度,进而实现足额保险。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足额保险问题的内涵、根源及其解决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计了研究该理论所具有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