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比例新能源发展促进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且国内多省已构建适应储能参与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而储能在调峰市场的报价策略将影响其在电力市场的收益。分析储能在国内典型调峰市场的出清和价格机制;以分档出清的广西调峰辅助服务为基础,设计储能在调峰市场的4种报价策略;构建算例对比分析4种报价策略下储能的市场收益,并提出储能在调峰市场报价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可中断负荷作为一种有效的调峰措施,在市场环境下也可视为系统备用容量。首先阐述了可中断负荷的概念以及天然气市场下的可中断负荷设计与电力市场的区别;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天然气备用市场选择可中断负荷的决策模型。最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为天然气备用市场选择可中断负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同时,本研究也对天然气终端消费市场推行需求侧管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经济和“碳达峰碳中和”双重驱动下,配电网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对于助力电力行业转型发展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同时,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高比例渗透、电力电子设备的高比例接入、电力与电子装备的高度融合以及多元产销用户的出现,对智能配电与物联网的技术特征、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等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要改善环境,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就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而要发展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就需要电网能够适应这些间歇式电源对电网带来的冲击,改变自身服务电源接入的管理模式。"2014年7月28日,华泰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郑丹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有关备用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备用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使备用信用证更好地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推动我国融入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能源发展动能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省新能源装机达到3 496万千瓦,同比增长27.9%。“十四五”期间江苏预计将有超过1 000万千瓦的风电和600万千瓦的光伏并网。新能源的快速增长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了挑战。为应对江苏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文章设计研发了省级风电及光伏运行监测平台,通过接入江苏电网电力相关运行数据,实现江苏省风电及光伏运行全监测,平台的投入使用有利于电网规划,同时促进江苏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该平台已在江苏地区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翟营 《魅力中国》2013,(10):13-13
矿井副井提升信号系统是副井提升电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提升机的安全运行。甚至影响到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对副井备用信号系统的完善、优化、设计,使得煤矿副井提升信号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确保了副井井筒提升人员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给检修人员提供查找信号系统故障原因提供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8.
国外研究机构针对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国外风电并网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风电并网研究主要包括并网方案设计、系统备用容量计算、系统运行成本分析、风电容量价值分析和储能装置经济性分析等方面。以上方面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机构结合实际问题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各研究均认为,大规模风电并网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总体来看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一、导论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是指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2009年10月,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启动。创业板企业的定位是“两高六新”,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这些企业正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通过为其提供强而有效的金融支持,可增加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在于新能源如何并入电网。由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标准不一、维护成本不一、电网公司动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尚无统一的新能源并网办法。日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讨论稿,下一步将按程序上报给发改委、国务院,并将择机出台。  相似文献   

11.
秦爱红 《特区经济》2008,(12):68-69
外汇储备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截止2008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6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数字,中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将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用几种外汇管理理念分析判断得出中国是外汇储备已经过多,文章同时分析了外汇储备过量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石油储备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为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在两次能源危机后,日本建立了庞大的石油储备。1999年底,石油储备量为900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即可以保证国内16l天的供应量。因此,在近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莫测、不断攀升期间,日本国内市场石油价格变动不大。石油储备对调节日本国内供需、平抑油价、保障经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日本在石油储备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牟新焱 《改革与战略》2009,25(11):66-67
文章指出,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货币合作机制,最关键的是保证区域内各目都拥有充分的国际清偿力,其核心之一是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选择问题。SDR(特别提款权)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改革思路:这种国际清偿力,不一定来自某个中心国家的货币,也不一定是一系列国家的货币所组成的“篮子”,它可以是一种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支付功能的“信用”。这种合作形式对缺乏资金且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market volatility on the international reserve holding behaviour of four Asian countries that experienced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Korea, Indone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are investigated. The financial market volatility is modelled and the effect on reserve dynamics, reserve accumulation, and reserve volatility is estimated. Estimations are taken for two periods—pre- and post-crisis—and the structural break test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change in the effects on reserve holding behaviour.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 general, support the evidence for the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effects on reserve holding behaviour after the crisis. This would be one of the evidences of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for reserve holdings after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球资源枯竭之前,为了国家在未来的国际资源争夺战中占领制高点,应未雨绸缪对资源实现大规模的战略储备。当前,利用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机遇期,大规模推广钢结构建筑以求较大规模钢铁集中消耗形成"藏钢于屋"即可实现钢铁资源的战略储备,这样一种储备不会影响钢铁资源在建筑中使用价值的发挥,从而规避了"冬眠"式储备。钢结构建筑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根据钢结构建筑中钢材易集中回收以及残值较高的特点,文章提出了钢结构建筑残值证券化的新概念。采用钢结构建筑残值证券化手段,可以让证券持有人在分享因资源枯竭或通货膨胀带来的丰厚收益的同时分担高昂的建造成本,从而能够使国家以超低成本或零成本实现大规模钢铁资源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6.
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的微观成本在2004—2010年为盈利,从国内角度来说,央行使用央行票据冲销流动性的微观成本高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微观成本。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但就冲销流动性的效果而言,央行票据使用更为灵活,存款准备金率的冲销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杭州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知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定位的模糊化、身份认知的失调性、身份转型的矛盾状等特点,从经济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格局、政治上开通多元利益表达渠道、文化上加强城乡社区交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冲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刘华 《特区经济》2010,(5):61-62
至2003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呈上升趋势,截止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1万亿美元的大关。次贷危机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贬值直接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产生威胁。本文首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美元贬值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重点探讨应对这种危害的战略,主要从短期和长期战略角度,提出采取减持美元政府债券、人民币区域化、币种多元化等多种对策以保证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静 《特区经济》2009,(6):98-100
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参照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石油储备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战略石油储备模式、储备法制建设、储备资金来源、储备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方奕逾  林丹旎 《中国经贸》2009,(18):124-126
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仍深陷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时,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发出了企稳回升的信号。而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摆脱了2009年初的负增长,并一举突破了2万亿美元的大关。巨额的外汇储备及储备的管理都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寻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的管理方法,在保证外汇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