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身铭 《中华商标》2013,(11):83-85
一、UGG案判例之演绎 澳大利亚德克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德克斯公司)是一家著名跨国企业,在中国注册的UGG商标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河南省孟州市光宇皮业有限公司(下称光宇公司)分两批申报出口了共计5900双标有UGG Grand Australia标识的羊皮靴,被青岛海关查扣,德克斯公司认为光宇公司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光宇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0万元。  相似文献   

2.
侵权商品63宗、投诉人撤诉3宗,下架侵权商品441件、宣传册347本,覆盖侵权商标标识7处。本届展会商标侵权投诉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受理量及认定侵权量双双下跌。相比108届广交会,本届广交会商标侵权投诉受理量和认定侵权量分别下降了15.3%和14.2%。二是涉外商标投诉仍占绝对数量。  相似文献   

3.
夏扬 《中华商标》2011,(4):52-54
未经授权使用同样或类似的商标,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因此会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这是商标侵权的基本理论。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以及商标种类的日益多样化,可能构成商标侵权的方式也日益增多,商标侵权理论需加以发展以适应这种变化。加拿大最近的一则商标侵权案例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商标侵权判定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商标侵权案件。这起商标侵权案件的原告是某美国公司,被告为一家西班牙公司和两家中国企业。该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在西班牙另有其人注册了同一商标,而且是在1932年取得的注册,这一事实导致该美国公司在西班牙注册该商标的申请被驳回,而本案的西班牙被告在西班牙拥有合法的权利使用该商标或许可他人使用该商标。该西班牙公司在中国定牌加工一批货物计划出口西班牙,但货物在中国海关被扣。美国公司作为该商标在中国的权利人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西班牙公司及中国供货商侵权,并要求没收货物、赔偿损失。本文作者试图从传统法学侵权理论和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来对比分析两者在判定商标侵权问题上存在的分歧,进而对商标侵权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翔 《中华商标》2006,(9):22-23
2006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国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公开宣判,认定深圳市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秀公司)在其网页上使用“彩秀”标识的行为侵犯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公司)注册商标“彩秀”的商标专用权。彩秀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上诉,该判决于日前生效。由于此前在国内彩信服务领域尚无商标侵权案件,故此案被称为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如今,网上购物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或预订各类商品或服务,电子商务正渗透进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影响着传统的商业活动,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作为一大媒体,是商业广告发布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活动中亦需使用商标,随之而来的是网上各种商标侵权问题。继去年9月易趣网因其用户在平台上售卖假货在济南被控商标侵权后,今年3月份,易趣网又因其用户在其平台上出售ONLY、JACK&JONES等假冒名牌产品被丹麦的21日公司在上海指控商标侵权;今年6月份,淘宝网也因其平台上的网络商店出售和使用与PUMA、彪马“豹图形”产品有关的假冒商品和网店图标被德国波马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在广州被诉商标侵权。在这几起电子商务商标侵权纠纷中,提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商家均被作为第一被告或第二被告牵涉其中。究竟提供电子交易平台的商家在网上交易中扮演什么角色?在网上商标侵权行为中又应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11,(7):87-87
红酒商标纠纷法公司遭罚 日前,“卡斯特”商标持有人已赢得针对法国CASTEL公司商标侵权的权益保护禁令。温州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查封被告法国CASTEL公司的第3262418号CASTEL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封价值以人民币4000~元为限)。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中华商标》2013,(2):80-80
正美最高法院认为如商标权利人承诺彻底放弃侵权起诉,对方当事人的商标无效反诉应予驳回2013年1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对Already公司与Nike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认为既然Nike公司已经向Already公司签发了无条件、不可撤销的不起诉对方侵权的承诺书,那么Already公司对Nike公司相关商标提起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的类型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对商标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下就对网络环境下常见的商标侵权类型及其法律规制逐一加以分析。 一、传统商标侵权的网络化 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因标记或名称的使用引起的商标冲突,就事实外观而言与传统交易环境下的商标侵权纠纷并无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孙琰  姚刚 《中华商标》2004,(7):22-23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制止侵权,打击商标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成为商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假冒“新天”干红葡萄酒一案,谈一点办案的技巧,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侵犯商标专用权是一种一般侵权行为,适用一般归责原则,即行为人的行为违法、损害事实的发生、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满足前述构成要件的,即可判定为商标侵权。那么在以判例法为传统的英国,构成商标侵权需要满足哪些要件呢?笔者曾参与代理了德国戴姆勒公司诉三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图形商标侵犯其三又星商标的侵权案件。通过代理该案件,笔者注意到在英国判定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与在我国判定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存在较大差别,本文将对英国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2.
反向假冒的刑法归罪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琳 《中华商标》2009,(4):49-51
我国学界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其最初可追溯到1984年的北京服装厂诉百盛商业中心、新加坡鳄鱼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13.
在原告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衣念公司)诉被告杜某、被告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以下简称“衣念诉杜某、淘宝商标侵权案”)中,被告杜某因销售侵犯原告衣念公司商标权的商品而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4.
搞好商标印制管理,是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假(仿)冒商标和商标侵权的一个重要环节。自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发布过四个有关商标印制的管理规定,其中《商标印制管理办法》是1996年9月5日发布并实施的,它对加强商标印制管理,促进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5.
《中华商标》2009,(7):75-75
近日,欧共体法院在针对L’Oreal公司等诉Malaika公司等商标侵权纠纷案的初裁中,对如何理“不当利用他人商标声誉”的问题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第三十八条对商标侵权的规定包括:示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同意而故意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十分近似的商标(所谓商标相同或相近,是指商标在视沉上令人难以辩认其区别)。泰山公司假冒新华公司生产的出口装“SUNWATT”R20型电池,其外包装商标标识与真品一模一样(如图),然而该案从案发至今,历时一年多了,仍然被当地有关部门认定是违反了《产品质量法》而作出责令造假者改正,消除不合格标识,在原假冒商标外面套上自己的商标标识,如此“合理”改正后,又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此案在底是商标侵权,还是违反《产品质量法》?一年来,被侵权者--新华公司为维护利益而踏上了艰苦的维权之路,在多次上诉无果后,于最近又一次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要求将此案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申诉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中华商标》2010,(6):80-80
2010年3月23日.欧共体法院对路易威登公司诉谷歌搜索关键词侵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认定谷歌公司提供搜索关键词服务不构成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8.
英美烟公司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商标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芬 《中华商标》2001,(10):42-44
商标是一个企业产品的标志,因此,它也就成了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保障。但在过去法律不健全且政府软弱的时代,当民族资本同类产品的品牌行销叫响后,一些外资企业用以压制其的手段之一就是挑起商标之争,使对方叫响的商标不能使用,或干脆收买对方的商标品牌,以达到他们在正常营销竞争中难以达到的目的。这方面,英美烟公司对南洋等民族卷烟厂家发动的一系列商标侵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商标的近似问题是一个与侵权密切相关的问题,综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及相关法条的规定,可知,在注册商标本身合法有效的前提下,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包括服务,以下同)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商标侵权的判断问题上,可以简单地根据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的“近似”去判断侵权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商标共存作为商标使用中出现的特殊情形,其与商标侵权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面,所谓共存指的是不同主体所有的相同或近似商标之间的共存;而另一方面,由于商标权是一种排他专用权,如未经商标注册权人的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即构成对注册商标权的侵害。因此,确立商标共存合法性的基础对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合理的商标共存被误判为商标侵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