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政部要求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新准则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以及所得税费用的核心,本文从会计人员运用的角度剖析暂时性差异并探求运用的简便方法.分别介绍了暂时性差异的范围和本质,并按资产负债分别举例说明其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本文从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及区别探讨了在我国所得税会计中引入暂时性差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上接2014年第6期)七、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一)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1.问题的提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首先以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各种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应交所得税,并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其次根据资产、负债或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并根据暂时性差异和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企业研究》2011,(7):111-111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会计核算中,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未来期间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递延所得税计提减值,笔者对此有点质疑。  相似文献   

6.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指出,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其核算程序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二者的差额分别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赵桂娟  王伶  周芹 《会计之友》2007,(12):64-69
所得税 一、所得税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主要考点 本章是新增章节,难点是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应注意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处理方法;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9.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一般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有些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文章主要探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张晶  高冬秀 《会计之友》2007,(31):36-37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弄清暂时性差异是正确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关键.本文解析了暂时性差异的涵义,探讨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关系,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引入暂时性差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帅 《财会通讯》2007,(4):35-3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两种方法对永久性差异以及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相同,而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递延法下,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前的各年,均按当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计入“递延税款”,而当暂时性差异开始转回时,则要按照转回前各年采用的税率顺次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可见,在递延法下,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年是会计处理的重点;而采用债务法,关注的重点则应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税率变更当年除要对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变更后的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之外,还要将现行税率减原税率之差与截至变动前累计暂时性差异的乘积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并直接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见,递延法下,若将所得税税率看作单价,暂时性差异看作数量,则其处理思路类似于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而债务法的处理思路类似于“市价法”。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样判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怎样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文章主要针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弄清暂时性差异是正确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关键。本文解析了暂时性差异的涵义,探讨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关系,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引入暂时性差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暂时性差异是递延所得税形成的根源,本文以递延所得税为引,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了暂时性差异从产生、确认到流出的研究脉络。希望本文能为读者理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提供一个更全面、清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的颁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所得税的核算办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重点探讨暂时性差异及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说,暂时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准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们只有  相似文献   

18.
张晶  高冬秀 《会计之友》2007,(11S):36-37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弄清暂时性差异是正确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关键。本文解析了暂时性差异的涵义,探讨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关系,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引入暂时性差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的颁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所得税的核算办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重点探讨暂时性差异及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新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