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日益高度化,产业转移和承接难度也在加大.新形势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其特有属性可能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级差乃至产业级差被固定化.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趋利避害,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适宜于我国发展的产业移入,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消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当代和今后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几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不考虑是否利用、如何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完成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从而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本文以东亚为例,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本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一、战后的梯形产业技移和升级模式1、梯形产业转移模式。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6,(88):1-15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今后需要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为主;各省市、各地方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内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不同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企业对国外技采依赖性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我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难度;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华 《浙江经济》2006,(14):38-39
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中要把握机遇,争取主动,尽快从“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是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第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跳跃性;第三是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第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第五是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目前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在总结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8.
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转移方式基础上,研究深圳三大产业布局、行业集中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及外贸依存度等产业结构特征,发现深圳产业难以占据高附加值环节、产业投向不尽合理、金融机构密集度低、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人才匮乏及软环境有待改善等主要问题,建议深圳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生态产业链平衡。  相似文献   

9.
闫鸿鹂 《北方经济》2009,(22):35-36
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要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离不开对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的把握。文章首先总结了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阐述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快速发展。综合来看,广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止步不前,国际竞争力有所滑坡;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较快,是广东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比较优势壮大的步伐最为迅速,国际贸易竞争力迅速提高。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广东要通过吸引国际产业向广东转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是做好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也将发生变化。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如何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燕  李婉丹 《南方经济》2011,29(12):70-78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广东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则仍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近年来广东开始进行产业转移,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广东省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作为产业转移转出地的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明显,而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东西翼和粤北山区的产业结构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优化,但效果没有珠三角地区明显;从就业效应看,东、中、西翼均有扩大。同时,产业转移缩小了四个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国的经济数据按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进行分类,在测算出内部真实汇率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内部真实汇率的决定因素和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结果表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我国的开放程度是影响人民币真实汇率最主要的因素,从而印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2002年之后人民币处于被低估区间。本文认为,提高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控制热钱流入以及提高贸易部门工资增长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界定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研究全球服务业国际转移主要动因;并结合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了辽宁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优势和障碍;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辽宁省物流产业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和中间品进口的不同影响,估算了所有80个制造行业各自利润率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并模拟了人民币升值不同幅度后的各行业利润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47个行业会因升值受损,33个行业会因升值获利,升值会对制造业总体带来负面影响,并降低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和研发强度,同时会扩大国有经济在制造业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璐璐 《特区经济》2007,(3):115-116
本文从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性谈起,阐述了汇率调整对股市的整体影响和对各产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展望了今后较长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对股市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供给侧改革的热潮,它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在运行中颇有成效,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也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效果。而外贸行业作为福建省的主要行业之一,增速相较于福建省的GDP来说是比较平缓的。为了了解供给侧改革为福建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效应,采用巴拉萨模型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供给侧改革引起的是贸易转移效应;在进出口贸易结构改革中,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和设备、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改革效应较为突出;而在外资的投资结构方面,服务业与工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新疆能源工业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能源工业同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影响关系。首先基于Leontief逆矩阵测度后向关联系数和Ghosh逆矩阵测度前向关联系数,分析能源工业部门同一般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总的看来,能源工业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程度均大于非能源部门;其次,进行能源工业部门与一般部门的波及效应分析,得出能源工业的波及效果高于非能源部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军 《新疆财经》2006,(1):23-26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使人民币升值1.9%。这一决定的实施能够使汇率水平逐渐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形势下在华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阳 《亚太经济》2006,(4):105-107
本文阐述了控制外汇风险的管理决策程序,指出跨国公司应当把管理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作为重点。跨国公司可以采用“套期保值”或通过提前错后收付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等来管理交易风险;管理经济风险需要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