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上市公司MBO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相似文献   

2.
班奕 《商场现代化》2005,(35):154-155
融资问题是MBO操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人们对我国MBO实践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政策和金融市场条件的限制,造成融资的渠道不畅.本文通过对MBO融资方式与法律配套的研究,提出了拓展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了国内外MBO融资问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现状进行总结概括,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瓶颈的对策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管理层提供合法的资金来源;加强MBO中的融资方式创新;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风险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岳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4,(12):120-121,129
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 ,因其尚缺相应的法律法规环境和运行环境 ,故弊端甚多。从收购主体、收购价格、融资渠道、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MBO所存在的法律缺陷及相应的立法建议 ,以求对上市公司MBO立法与实践取得趋利避害之效  相似文献   

5.
国外的MBO融资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我国自2001年粤美的首开上市公司MBO之先河至今,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实施MBO,甚至还有更多公司跃跃欲试。然而由于我国对MBO的研究不深入,还未形成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MBO融资模式。因此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有必要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一些先进公司的MBO模式,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MBO融资行为。本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方式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最终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总结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BO属于杠杆收购的范畴,MBO成功的关键是获得收购所需资金。由于法规建设的滞后性、金融品种的单一性等多方原因,造成我国MBO的融资混乱。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和创新的融资方式,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产权改造的一种手段,在西方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方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实施MBO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我国实施MBO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国情成就了我国不同的MBO,本文拟从我国实施MBO的作用、条件、难点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融资问题是MBO操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人们对我国MBO实践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政策和金融市场条件的限制,造成融资的渠道不畅。本文通过对MBO融资方式与法律配套的研究,提出了拓展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楚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从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了MBO的理论依据,同时深入探讨了实施MBO的制度设计,以期对我国MBO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它具有股权激励和清理产权的功能.这种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我国于1999年引入这种收购方式.近期国资委对管理层收购设立了五条"禁区".本文将从定价、融资、合法性等多个方面分析MBO禁区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MBO的.本文对MBO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反思中国的管理层收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BO在我国从轰轰烈烈的改革排头兵变成而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其原因在于MBO是我国历史所造成的产权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它在满足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也必然会违背另一群人的利益,因此在没有找到合理解决产权问题的途径以前,任何形式上的尝试都是空谈。MBO的失败只是一个果,而这个果的因是经济问题,是制度缺陷的问题,更深层的背景是个政治问题。MBO是必然的潮流,所以堵不如导,但也有时导又不如不导,只有看淡MBO的形式,积极解决相关的问题,才是有利于长远的大计。  相似文献   

13.
产权制度不清晰以及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是我国管理层收购(MBO)产生的基本原因。文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产生的制度环境,并对英国、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催生MBO的不同土壤环境进行了比较。英国是私有化推动的MBO,美国是市场选择的MBO、中国是明晰产权导向的MBO。正是由于MBO产生的制度环境不同,它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方式、侧重点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MBO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市场、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MBO价格的确定是MBO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克寅 《商场现代化》2005,(35):350-351
MBO作为一种企业重组的方式,越来越受关注,也取得广泛成功;但在我国这个特殊环境中实施MBO会遇到较大障碍.ESOP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并强化对职工的自我激励机制,但事实上并不是很有效.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缺陷,使之有机结合,可作为提高我国企业效率的一种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MBO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众多并购工具之一,其理论解释是所谓委托--代理问题.MBO的适用范围有其特定性,主要适用于资产分拆、重组等领域.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针对MBO的特定法律,现有的相关法律、政策对MBO主体法律地位的确定、MBO融资政策和MBO的定价等问题存在较多的障碍和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刘玮  杜朝明 《商场现代化》2004,15(20):48-49
本文从我国1999-2002年已实施MBO的样本公司的收购价格分析入手,阐述了MBO以净资产为依据的不科学、不合理性.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对我国近年来实施MBO的公司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二是抓住了我国MBO中关键的定价问题并对其作了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国资委公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紧急喊停 MBO,但是MBO并未退出国有资本减持的舞台,信托公司的加盟为其赋予了更新更规范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信托公司加盟MBO的可行性以及它对MBO原有模式风险的降低,充分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信托MBO的特有的风险。结论:以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为目标的MBO,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信托公司以信托方式参与MBO只是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势必会有更多金融工具的参与,最终形成中国金融市场“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英国人重预测,中国人喜盘点",如果将中国资本市场上近一年来最为瞩目的字眼盘点一番,除却几个"不老的传说"外,剩下的当属QFII和MBO这样的舶来新贵了.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资产结构的杠杆收购方式.在我国目前仅以上市公司为例,完成MBO的个案数量已由2001年前的3家增加到2003年2月份的21家,正在筹备运作的愈百家.一个在国外司空见惯的收购方式,为何在我国企业间竞演绎的这般的如火如荼呢?  相似文献   

20.
龚绘  王冬  谈江辉 《市场论坛》2004,(11):32-33
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目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的一些措施,借以促进我国MBO走上健康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