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听“丽水”这个名字就给人一种浑身通透的感觉。印象中的丽水应该是雾霭中林木秀拔,红头巾蓝印花布的老妪挑着货担赶集;八百里瓯江青碧的水上,渔网像一朵朵绽开的莲花,船头渔人期冀的目光,交织成一片粼粼的波光;通济堰的水,用了整整1500年时间把这里的风涤荡,把这里的山染翠,把这里的田沃肥;精干的畲族汉子在青石板的街巷,敲锣打鼓,迎娶漂亮的新嫁娘。而这一切的印象都是缘于杂志上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然而,也正是这山水,似乎拉长了人们接近她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喜欢一个城市,有时真不需有太多的理由。临安,这个在浙西山林中被满目苍翠掩蔽的城市,无论是那大树华盖的天目山、野性神奇的浙西大峡谷、美丽如女子般蜿约的柳溪江,还是那如江南小九寨般奇美的太湖源、绽放亿年的瑞晶石花洞……仅是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足以让人欣欣然向往之。虽说,此“临安”并非彼“临安”,但作为杭州人,那灿烂的吴越文化,还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者——钱缪,都使临安这座城市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  相似文献   

3.
浪漫的爱情故事总是会给人许多的遐想与向往,更何况是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的爱情。而诸暨于我更多的却是童年记忆中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和奶奶手中的花布小衫,这是一种陌生但却于血脉中难以割舍的对于父辈故土的缅怀。  相似文献   

4.
去富阳是与台风同行的。并没有特殊的源由要选择这样一个时候,只是突然觉得那一江春水在这样一个云翻风卷的时日定有一番别样的风情。去富阳,就不得不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钓鱼台的春昼》、《江南的冬景》、《书塾与学堂》……这一篇篇疏疏朗朗的文字总能如一注清泉通明剔透地流入心中。于是在懵懂中便随着这个清瘦的男子慢慢地走入了他那至情至性、天下独绝的故乡山水。  相似文献   

5.
庆元这个名字对于许多的浙江人来说都还显陌生,就别说是其它地方的人了。走进庆元是一种机缘巧合,而让我对这个偏居浙江西南一隅、深藏大山之中的小城念念不忘的却是因了那山、那桥和那一种现在想来都让人快乐和自然的气息,一种来自大山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大海是每一个未见大海之人心中的梦想,而十年前的我也同样怀揣这样的向往。初识大海却是因了普陀,这个海天佛国终于让我见识了真实的大海。黄浊的海浪舔蚀着乌黑的礁石,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的景象瞬时打破了我的那个蓝色之梦。巨大的钢轮在呼啸中驶向浩瀚大海中的岛屿,斑驳的栏杆在盐卤的浸蚀下尽显海的沧桑。极目远眺,隐约中也未知是礁石还是岛屿星罗棋布地分散在浩渺中,如颗颗珍珠遗落在沙盘之上。  相似文献   

7.
决定去衢州,是因了这个“衢”字,看看这个字的结构,很有意思。一个“行走”的“行”拆开来,中间2只眼睛,看见的都是“佳”处。就是说,行走到衢州,处处看见的都是好地方。于是,在一个茶树馨香的季节,沿着杭金衢高速,只三个小时的车程就把我带到了这个“四省通衢”的浙西城市。  相似文献   

8.
行走在城市中2008,如约而至。新的一年,新的一期《镜像视角》又静静地到来。在惶恐中走过7期,不敢奢望如何的深刻与练达,只希望在光与影的圈子里,用心去铭刻生活中的每一刻。为您在坚涩的文字阅读后轻松品茗心中的那份色彩,或明或暗,或深或浅。  相似文献   

9.
从杭州开车到温州虽仅仅4个小时的车程,但第一次去温州尽是坐飞机。从空中看温州,好像坐落在一条河流的出海口,三面山一面海,局促的只有一点三角地冲积平原,密密麻麻的盖满了房子,甚至有一只脚还站在海里,感觉你一不小心就可以从山边溜到海里。这就是温州了。就是这样的地方,创造了单位土地面积最高的工业产值,平均个人拥有最多的财富。温州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0.
当“雄关”和“温润”这两个词并排出现在这里时,这种对比显得是如此的强烈,正如把一个刚硬如坚的壮汉和一个温婉如玉的少女拿来做比对。但这却正如临海的山和水,以及这座古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让我不得不做这样无谓的回望。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有着冬日暖阳的日子,繁忙的码头上,巨塔般的集装箱塔吊正吞吐着五湖四海的货物,穿梭不停的集装箱卡车来往于堆场与码头间,不远处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艘远洋巨轮。看着眼前的一切,才更加了解了这个因海而名、因海而兴的城市与大海的不解渊源,以及大海所赋予这个城市的海般的开放、博大与包容。  相似文献   

12.
一座新城到底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这可能是为从政者和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似乎无从知晓。其实,它并不能算做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只是一个城市新时期发展的新坐标而已。十月的节日,钱江新城核心区就在一片锣鼓喧天的欢呼声中急切地向民众掀开了面纱。或许是为了借节日之时先赚足一份人气,也或许是建设者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民众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度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3.
7月的上海暑热难耐,而此时,百里之外的南湖上却清风抚面。午后的烟雨楼前,一条画舫在波面上摇曳,一如暑气中的禾城平静而内敛,这是1921年的7月。同样是一个午后,却是87年后的4月,早上的一阵春雨使依然平静的湖面又多了些许  相似文献   

14.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对这个依山傍海的“海上名山”的由衷赞美。然而历经1200年的品读,记忆中的台州似乎总是不甚清晰,或许因了她十几年前行政区划变动的缘由吧。终于,重又游走于这个城市的街道与海塘,用眼与心去感受着她每一个脉动与激越,于是,古老的台州立刻又变得年轻而又新鲜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亿万年前,世界一片混沌。隆隆声响从天外传来,天光变幻,迷雾流动。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顿时雷声大作,地动山摇。旱魃与蛟龙在天地间跃动,旱灾和水灾在茫茫大地上肆虐。魔兽的争斗惊动上天,一声震耳欲聋的炸裂声响起,大地颤抖轰鸣,天际玄光闪烁。轰鸣间,火山口烈焰  相似文献   

16.
想去浦江,是因了吴山明,因了那一幅幅漫意疏旷、简淡舒畅的水墨线条,是清水载着宿墨蜿蜒后的深入与旁温所留下的痕迹,如岁月的留痕,在绰约朦胧中融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弹性和强力。而正是这种力量不停地催促着我去探寻,是怎样的山水能孕育出这纸幅之间所弥漫开来的灵动与雅逸?又是怎样的土地能让我们触摸到一颗如此简淡而率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接近湖州是因了南浔。6月的“黄梅”午后,漫步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墨中,在富庶与儒雅中感受着“枕河人家”用岁月凝结起来的淡定与朦胧之美。这就是徐迟一口气用了60多个“水晶晶”来赞美的故乡了。这就是我想见的湖州了。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几条小河穿城而过,将城区自然分割成几块。城市并不大,街道简单干净,车流舒缓而稀疏。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相似文献   

18.
初识金华,是在一个四处闪烁着七色霓虹、金翠华彩的夜晚。在江北的人民广场上,一群轮滑小子游弋在广场周围,点亮了这个城市夜的繁荣。一条婉延曲折的婺江自东向西从古老的八婺大地缓缓流过,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笔者一时真的不敢相信脚下的大地就是李清照笔下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金华!印象中的婺江,孤帆远影、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早巳凝固成了记忆里那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卷。婺江之于金华人,确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浓情,她记录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过往与冷暖,承载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希冀与期盼。  相似文献   

19.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连自己都有些迷惑。如此豪气的口号对这么一个浙中的县级市是否有点言过其实。其实,义乌于我应该算是老相识。十几年间,每年几次的造访,虽说都是匆匆而过.但其间的巨变也是让我这个过客每每都会迷失于它的街头巷尾。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第一次看见宾王市场那个简易的交易大棚及市场外一片壮观的摩托车景象,对一个初识义乌的人,至今想起都只能用震憾来形容。  相似文献   

20.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09,(10):60-61
或许人的本性总有对“壮阔”与“博大”的向往。于是“大海”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自然界赋予人类潜意识情感的一种慰藉。即使东海那浑黄的成腥与“碧海蓝天”相去甚远,却也没能阻止我一次次靠近它的脚步。而“岛”与“海”却总是相连相生的。印象中的岛应该是海中一块褐黄的石头,有如鲁滨逊和“星期五”那漂浮在大西洋中的无名岛,亿万年在海浪的击打下孤寂而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