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培养更多能够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技能型物流人才这一目标,文章提出了以提高"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系统化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对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仓储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仓储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文中对高职物流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逐渐在向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转型期。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并探索增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下的双赢——以物流管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永龙 《物流技术》2009,28(8):155-157
以"校企合作下的双赢"为主题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校企联盟为依托构建人才培养理念,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18):200-201
根据电商物流行业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等准则,对高职院校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高职院校通过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维护能力、进行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提升电商物流方向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开设做好准备.其主要定位是服务于物流管理能力的形成.文章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从核算角度、控制角度、管理角度进行定位,以项目为栽体,以职业能力需要为前提,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对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三查一解"项目式设计,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工作习惯、物流成本控制意识及物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东波 《物流技术》2011,(9):221-224
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目标,从物流行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探索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黄野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86-187
《运输管理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结合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按照课程设计思想、工作任务的设计标准,改革教学实施内容和实施过程。学生在模拟工作中学习相关工作过程和步骤,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目标,从物流行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探索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学结合"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利用学校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让学生熟悉企业运作以及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的运作过程。本文介绍了该实训项目的内容,设计了教学方案,同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方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文中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校联动订单培养班”的职业核心课程《港口码头业务管理》为例,分析高职政产学研订单培养模式对职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并通过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及效果评价等要素系统构建教学模式,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吕梁 《中国工程师》2013,(12):56-57
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双岗、两化、三证书”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着力实现专业人才有效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唐长江 《价值工程》2014,(1):254-255
将职业核心能力理论与项目学习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成效。推动高职英语教师的教材观、师生观、教学观的变革,为高职英语公共英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英语"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职“五位一体”物流实训基地体系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纳芳 《物流科技》2010,(11):130-132
物流实训基地是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对于民办高职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从高职物流实训基地承担的培养任务及民办高职在构建物流实训基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民办高职构建"五位一体"物流实训基地体系的构思。  相似文献   

15.
胡涛 《价值工程》2010,29(14):199-200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紧扣"岗位",一切都从"岗位"出发,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胜任企业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技工教育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技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企业在用人方面考察的重点。文章认为,分析现代企业选录用人标准的侧重点,借鉴知名企业培训经验,注重培养技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技工教育的新思路,以准企业化管理模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最重要的问题。而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则应该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专业能力目标。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确定职业专业能力和教学项目,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构建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蒋伟 《物流科技》2010,33(10):127-128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定期举办现代物流技能大赛,对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目的在于依照现代物流技能竞赛的标准和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一个"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马文姝  白凤臣 《价值工程》2011,30(11):265-266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果说"职业"是高职院校的属性,那么"高技能"就是高职院校的特色。特色是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龙头和坐标,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就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目标、定位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职院校《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金梅 《价值工程》2011,30(7):257-258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都为这一目标服务,最终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理念和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