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见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他的一言一行再次成为倾听和追逐的焦点,他关于金融危机发展的“预言”,让本刊读者再次看到那个大家所熟悉的“专家”。自本刊创刊以来,唐双宁一直关心本刊的成长和发展,多次就中国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光大银行改革等主题乐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是本刊“出镜率”颇高的知名金融家,并在本刊开设独家专栏《朝花夕拾》。其颇具才华的随笔、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同时,他还是业界乃至国内盛名远播的书法艺术家,曾特意为中国金融家杂志社题写了“金融家之家”,留下了潇洒恢弘墨宝。也正因为如此深的渊源,他的思想理论、他的艺术才华在本刊留下了一连串清晰的足迹。“艺术家”和“金融家”的双重身份,使得唐双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轨迹,对于一个金融家来说,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透过金融危机,本刊记者试图深入唐双宁的思考世界,为读者解读“唐氏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想到经济学、金融学,很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的是一堆数据和模型,但是在中国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的眼里,这两者被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哲学、文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可以与经济金融十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金融“软实力论”、银行监管“四维论”、国有银行改革“三段论”、“形似”“神似”论等等。“矛盾论”视域下的经济金融问题等使唐双宁经常对于金融有着不寻常和巧妙独到的论述、提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怎样开展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审察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行长唐双宁1995年10月全国分行长座谈会后.我们按照总行的要求和金融法规的规定,结合沈阳市的实际,对全市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进行了一次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4.
唐双宁教授著新书<上下求索>,分<危机观察>、<光大之道>两册,汇集了他近几年探究金融发展规律和致力金融改革实践的所思所悟所言所行.综览全书,从全球金融危机纷繁复杂现象中洞见本质,在光大集团改革发展实务中循经把脉,一以贯之的,是哲学思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上下求索——光大之道》作者:唐双宁定价:45.00元本书是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先生的文集,他将在光大集团各种会议上的演讲稿和  相似文献   

6.
闾山     
2003年,叶嘉莹先生致信唐双宁先生,对其《闾山》、《镜泊湖》两篇散文给予高度评价,应读者要求,本刊10月号和11月号将分别刊登这两篇散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曹凤岐 《中国金融家》2005,(11):110-111
我不懂书法,但却与唐双宁先生有一段“书法缘”。  相似文献   

8.
5月19日,由中国最高金融决策、监管机关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4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引起了海内外金融界高层领导人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定是此次论坛的重要话题.而金融发展与金融业治理结构则是论坛的主题。本期我们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的会议讲话及主题演讲整理刊发,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06,(9):F0004-F0004
2006年8月6日-17日,中国我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副主席唐双宁书毛泽东长征诗词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等来自国内外金融界、政界、军界、书法界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欣赏了唐双宁先生的狂草艺术。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而金融监管则是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业的逻辑延伸。金融危机的根源暴露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矛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共同发展,只有实现两者的动态均衡.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金融危机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加强对金融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维护金融稳定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创新.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博览》2007,(3):32-33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日前在谈及今年农村合作金融工作的重点时指出,在抓好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巩固五级分类成果、案件防范、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后的方向引导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06,(12):21-22
黄菊: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刘明康:银行业正在建立诚信举报机制;吴晓灵:对冲过多流动性是货币政策重要任务;唐双宁: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四大标志性成效;农发行将开办同业存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卡》2008,(6):76-77
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表示,计划年内完成中国光大银行的上市工作,不过在此之前要处置150亿元的不良资产。另外,光大证券也将在年内完成上市工作,光大集团将转变为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  相似文献   

14.
求真 《金融博览》2009,(7):80-80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5.
徐小乐 《理财》2014,(10):101-101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最近热映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大意是告诉我们讲道理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身为美联储前主席的布林德先生同样深谙此道,他知道,就算讲述无数的道理,也仍旧难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所以,在《当音乐停止之后》这本书中.他选择了讲最真实的故事.而不是那些道理。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再次欣赏2006年杂志封面,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又一次让我们感动不已,又一次让我们无穷回味。在深深的感念中,每一个人都有段鲜活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演绎一段精彩的传奇:王明权、李若谷、“两会”金融界妇女代表委员、羊子林、金融系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贵鲜、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金融家、唐双宁、“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一家、苏宁、成思危、刘仲藜,他们有红色金融的奠基者、金融界的泰斗、政策制定者,也有来自基层的劳动榜样和为人民呼吁奔走的实干家。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他们对金融深深的爱、他们对生活生生不息的热情,让金融园地更加春光灿烂,为共和国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书论梳理 唐双宁先生繁忙公务之余醉心于书法艺术,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多有建树、颇见造诣,其精华部分主要汇集于《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清华篇)、“唐双宁北大书法演讲”、“画里画外名家谈——书法家唐双宁”、“唐双宁书法艺术与金融家精神”等专著、演讲、专访中。笔者尝试用审美的观点,从书法本体、书法作为审美对象、书法鉴赏活动三个方面对唐双宁书论做一概要梳理: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鸿儒 《中国金融》2006,(18):22-23
到今天.《中国金融》杂志整整刊发了600期.我作为金融战线的老兵.表示由衷的祝贺。 600期《中国金融》杂志.真实反映了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宏伟历程.记录了在这个过程中众多锐意进取的先进人物。翻阅600期刊物,人们会不由地感慨,多少金融领域睿智的思考在这里形成和展现,多少普通员工的心声在这里得到表达,多少国外同业的先进经验在这里被展示.多少初入金融业的新手从这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得以在金融大潮中更加有力地去搏击。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有关信息,目前,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按照证监会的统一安排,在准备充分、条件成熟时推出股指期货。在股指期货破茧待出之时,我们特地刊发有关股指期货投资的入门性章,以期同广大投资一起来认识和研究我国金融领域这一新的投资工具。[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