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只有将西安和咸阳组建成一个大西安,西安才能与重庆、成都相抗衡,提升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分四个层次,即大西安中心城市、大西安都市圈、关中本体城市群、大关中城市群。在这个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经济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视角下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机制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主题。本文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理念,从治理模式角度入手,探讨大数据和云计算对旅游业治理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区域内和区域间旅游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计划经济三十年西部发展比东部快,改革开放三十年东部发展比西部快,“一带一路”西部发展又要比东部快了。陕西必须抓住机遇,追赶超越,引领新常态。为研究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我们先后赴河南、四川、安徽、浙江做了广泛调研,并与咸阳市、西咸新区、西安市和陕西省相关部门做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挖掘淮安和扬州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条件分析,提出构建淮扬区域旅游合作的几点建议,重点塑造两大整体旅游形象,为该区域旅游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5.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10,(1):171-173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了国家致力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意图。本文基于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组织形式,构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并就经济区的旅游共生进化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鸣 《浙江经济》2010,(18):46-47
边界问题的存在使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统一的咨询服务体系。关注和有效解决区域旅游发展的诸多边界问题,是区域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区域旅游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合作理念、指明了新的合作途径,对有效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智慧旅游大发展背景下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适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可以优先进行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和旅游交通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已随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蓬勃展开。本文介绍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论述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探讨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磊  邓凯馨 《特区经济》2012,(9):127-129
旅游业对于"大三峡"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三峡大坝蓄水后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大三峡区域如何开展区域旅游开发及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在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即"点-轴-圈协同推进"模式,使河南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制约环渤海区域大范围旅游合作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对策,包括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旅游业的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所给予的三年保护期的结束,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将发展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纲要而获得通过,标志京津冀和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将进入实施阶段,也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一、环渤海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在全国的地位环渤海地域范围除了河北、辽宁、山东三省和北京、天津两市外,还包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八五”期间,这一区域的国际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427万人次,较“七五’潮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1995年接…  相似文献   

14.
泛珠三角“9+2”区域包括广东及周边和珠江上游的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8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是在两种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旅游合作,它是我国区域旅游的创新和突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近几年,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仍存在合作主体模糊、利益关系难以调整等问题。构建"三位一体"主体格局,整合合作各方利益,建立目的地营销系统,可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佳平 《特区经济》2010,(12):151-153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在我国己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区域旅游合作己成为国内外旅游经营管理者以及研究学者高度关注、积极探索的一大问题。本文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与多层次管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带来了区域空间的整合,而且也引发了区域管治的重构。经历30年的利益博弈和沟通磨合,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己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区域管治的困境。文章基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脉络的梳理与分析,揭示区域旅游合作与管治的内在关系,认为多层次管治是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瑞瑞 《特区经济》2012,(9):146-148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由一系列不同职能、规模、相互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引导意义。本文通过论述城镇体系对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结合成都市龙泉山区域的实践,介绍了通过城镇体系分类引导、分级引导、名镇引导和政策引导等战略举措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大连旅游行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大,促进了大连高职旅游教育的蓬勃发展。文章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大连高职旅游专业及大连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了实质性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综合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支撑。通过对旅游中心城市研究进展的综述以及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概念的界定,以合肥市为例对合肥市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建立五大中心和实施五大战略的合肥市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对策,为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