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安徽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制度对城镇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制度创新促进小城镇发展,是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基本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落后于沿海地区,关键在于安徽体制性活力滞后于沿海地区。 一、安徽城镇化制度制约分析 制度制约既包括国家宏观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又包括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制约;既包括外部制度制约,又包括城镇内在的.制度制约。具体有以下几个重要制约因素。 1、农村土地制度制约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农户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权30年乃至50年不变,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较快,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城镇化进程更是较之以往呈现出显著加快的态势。然而,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的城镇化水平显得滞后。“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大力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必须大力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3.
马成文  毛舒乐 《乡镇经济》2009,25(8):41-43,64
文章在说明农村城镇化对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安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安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艳 《乡镇经济》2014,(6):59-65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安徽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对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剖析为起点,总结人地关系要素与城镇化的关系,结合安徽城镇化建设中人地关系的调研情况,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协调人地关系的要素准备,提出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路径,为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快安徽省城镇化步伐的产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乡镇经济》2005,(3):38-41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互促并进的规律分析,论述了在安徽存在显著的二元经济格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推进安徽产业的合理化与高度化,走具有安徽特色的大、中、小城镇高效、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城镇的诞生与发展是产业演化的自然结果,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城镇主导产业由农业主导向工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变与调整。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安徽经济,其第三产业日益在城镇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研究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各层次的关系,为促进安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的五年,是安徽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成果扩大共享的一个时期。去年,全省生产总值7345.7亿元,增长13.9%,创近12年来最高增幅,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5亿元,增长26.7%,国民经济进一步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总体实力跃上新的台阶。今后一个时期,是安徽加速崛起进程的关键阶段。安徽将以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崛起进程、构建  相似文献   

8.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快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完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积极参与区际竞争与合作,积极重视县域创新,并加快生态县建设。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3年的53.70%,年平均增长2.9%。对"诺瑟姆S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城镇化目前处于中期(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初始发展阶段;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建设的要求,中国政府如何作为是当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对城镇化的本质与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联系和差异,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家已把城镇化发展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提出城镇化与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新时期城镇化推进指明方向。嘉兴市经过多年努力,城镇化率已达到57.1%,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期(30%-70%),逐步由以往偏重规模扩张、人口转移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向注重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但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向纵深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问题三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连刚  邓德平 《乡镇经济》2004,(3):12-13,17
安徽是农业大省。对安徽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推进农村城镇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工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作为国家较早设立的毕节试验区,在"十二五"期间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两大车轮,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力量,推进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区战略,同时,实施科教兴区和旅游兴区战略。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互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协调发展状况,结论认为,城镇化是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因,但城镇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提出了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是一个发展规律。新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城镇化率相当高。广东省2002年城镇化水平为62.0%,比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39.09%)高22个百分点;但是全省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如地处珠江三角洲区域城镇化率较高,如广州市69.7%、深圳市80.3%、佛山市75%;地处山区的云浮市和清远市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6.8%和33.7%。就全国来讲,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的城镇化水平高,而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低一些。城镇化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就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如何加强管理,改革有关制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文娟 《魅力中国》2014,(24):10-11
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资源是城镇化发展的载体。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即保障城市发展土地需求,又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土地需求,即符合国家土地整体规划,又符合城镇化的土地规划,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保障土地资源使用,对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合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界定?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解亮品 《中国经贸》2013,(11):78-79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界定,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十三五规划”中一个醒目的亮点,因为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引擎。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的确,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能有效起到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增长的作用。然而,现今的中国城镇化仍然处于落后的水平。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披露,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左右。这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近80%的城镇化水平,也低于一些和我们处在相似发展阶段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可以说,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然十分巨大。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力培植产业集群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新时期对城镇化的新提法,文章中论述了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新的途径,同时会促进人的发展,并为实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