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发展与升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网络创新范式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产业集群内部与外部拥有完善的创新网络,并通过对中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平台的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构筑产业创新平台来构建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柳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1-122,128
文章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均匀性特征入手,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技术领袖、知识守门人、知识链及新企业衍生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叶丽娟  邝国良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37-140
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往往是带领当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力量,甚至对整个国家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也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企业网络分析是集群理论发展的一个创新点。文章在企业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网络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集群网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水英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08-110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省域融资网络,对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紧扣产业集群的特征,重点论述了如何按照"政府扶持大企业,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思路,基于产业集群构建一个省域融资网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孙艳  许媛媛 《特区经济》2009,(4):268-27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网络结构的视角,对意大利萨斯索罗和广东省佛山市南庄-石湾陶瓷产业集群就产业集群的分工网络、交易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南庄-石湾产业集群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若干完善其产业集群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产网络范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研究范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其绩效水平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理论界对企业集群绩效评价的研究却还刚刚起步。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组织,遵循平衡型计分卡的思路,将企业集群经济绩效分为学习与创新、内部流程、客户和市场、集群财务绩效四个层面,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集群经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再采用线性加权求和建立绩效评价的数理模型,最后利用广西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的案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雷 《科技和产业》2010,10(5):4-6,21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技术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技术的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及其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内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与转移。同时,以技术关联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更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决地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婉 《北方经济》2012,(11):50-52
正一、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分析近年来,许多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在关注集群范畴下的技术创新活动,认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是产业集群这种独特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优势。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创新优势来源的解释也存在着差异。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渐渐达成了一则共识,即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网络中的结点及其联结构成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一)产业集群网络的基本要素构成产业集群网络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这五个组织。在这五  相似文献   

9.
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组织演化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集群(Clusters),是大量企业在同一地理区域上的聚集.产业集群又被称为企业集群,有些学者还用"产业簇群"、"块状经济"、"地方企业网络"、"专业镇经济"来描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在特定技术、资源、市场条件下的历史演变产物,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地区企业寻求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保证,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动力源泉.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集群内部企业分工以及集群之间分工合作的结果,集群的组织形式也随着分工专业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集群组织形式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成长演化,是一种优化过程,也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过程.因此,从组织演化方面来分析广东产业集群整体状况,是判断、分析广东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状况,寻找相应对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主导模式下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国良  阳水长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71-172
文章基于企业网络,对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方面的特征,网络主体的角色进行阐述,就我国现阶段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集群网络发展的若干建议,使产业集群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文因素是在人们的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涵盖传统文化、人文网络等要素,它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功能转变的过程。从对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可见,在市场发展早期要素市场缺失的情况下,人文因素对产业集群中集群主体和要素资源的聚集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人格化交易日益成为市场交易的障碍,人文因素治理经济交易的功能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因而,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保持人文因素的开放性、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现已成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在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从一种集群类型向另一种集群类型的更替。可能向更高级的产业集群演进,也可能衰落、退化甚至消亡。如何立足于长远发展战略,准确定位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产业集群,科学整合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 ,依次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和来源机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与竞争力 ,以及产业集群政策与竞争力等六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 ,最后总结出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使其成为近年来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集群基本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产业集群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等。文章试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阐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并说明产业集群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观视角,从集群创新网络概念出发,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发展的作用,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网络结构的系统解释。最后以美国硅谷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生态:企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借鉴产业生态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生态的视角,对企业集群的四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企业集群的生态型发展模式将是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徐薇薇 《科技和产业》2008,8(11):7-8,2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参与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环境。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西方国家集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产业集群是服装产业的重要结构形式,所以利用服装产业聚群的优势,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我们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政府因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服装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产业集群升级已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由于浙江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其面临的融资困境更加明显,因此金融支持在浙江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在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业支持产业集群升级的现状,并给出具体的金融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国内产业集群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台州的产业集群也得以蓬勃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从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网络互动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入手探索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