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时评热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时评热的形成,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重要的新闻现象,这种现象如今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热潮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它是新闻媒体竞争的结果,是现代新闻观发生重大变革的体现,同时也是新闻受众的“新闻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老猫 《大众商务》2005,(6X):1-1
做生意,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是做大家都做过的生意。比如开饭馆——有一条街,本来是条普通的街。突然冒出一家家常菜馆来。看上去生意不错,大家就跟风。很短的时间内。满街都开了饭馆。比的是资金、质量、价格、服务、装修这一类的常规项目,谁的综合实力强点,谁就有机会胜出。做生意的人,大多数有扎堆的天性。加上一成规模。容易有集体品牌,互相借势,大家似乎都容易些。  相似文献   

3.
舒化鲁  肖晖 《新智慧》2007,(5):20-20
有势道真语,无势语多谬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刻画趋炎附势的话,叫“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现可改为“有势道真语,无势语多谬”。趋炎附势可以说是人所共有的弱点,这并不是人的本性怎么卑劣无耻,而是人所寻求的利益会让他放弃一些道德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所提及的“社会化”是广义的化,是化生产力。化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知识经济就是化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标志,是社会明进步的催化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其中包含着“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二的辩证统一关系,用这样的大化观审视生产力概念,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要以化生产力一体化的新思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5.
沈志勇  尹婷 《新智慧》2007,(2):15-16
大家常说:“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其实,营销也是这样。最聪明的营销就是在市场中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营销的本质就是“营势”、“谋势”。“谋势者”方能执市场之牛耳,花小钱办大事。正如孙子兵法所云:“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势”、“市”、“事”,记者在结束与潘铁政访谈后发现,这3个字或许是他创业理念最简单明了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作为授权性规范的标志性法律用语,“可以”一词既授予权利,也设定权力,由此造成了劳动法上的“可以”一词彼此不同的法律意义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认真对待不同语境下的“可以”,既是准确理解和运用劳动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校正劳动法授权立法偏差的一个有价值的坐标。  相似文献   

8.
林永廷  颖颖 《新智慧》2006,(5):13-14
“财富”永远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如今,企业的发展大多依靠的是“时、势、术”这三者。“时”是指企业生存的环境,“势”指的是对环境的顺逆,而“术”则可以看作企业的经营技巧。这种“顺势而为,创势而生”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勤劳致富,原始积累致富,节俭致富”模式,被称之为“创富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说”新闻,是一种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其外在特点是:“平和、亲切、自然”。本文作者认为:应客观评价,全面了解,合理汲取,准确掌握,灵活运用“说”新闻。在确保新闻原则的前提下,丰富播报方式,适度运用“说”新闻,以期达到最佳新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围绕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思想,阐述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提“政治家办报”的现实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内跨国纳税人,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造成了企业间税负不公,导致了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中国“入世”以后,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国际避税的动因和国际避税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构建一套系统的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对策措施,成为税务当局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闻和侵权热”的产生、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依新闻媒体的意愿所转移的,新闻媒体只能正视这种客观存在,通过“正当防卫”,以减少“新闻侵权”的发生。实施有效的“正当防卫”,一是注意使新闻传播行为与新闻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无关,主动避免新闻侵权的发生。二是一旦发生了新闻侵权,新闻媒全应积极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用正当的抗辨事由对抗新闻侵权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3.
受“新闻=准确”和“准确近似于精确”的概念的长期影响,人们往往将新闻与精确等同起来,而忽视了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其实不然,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而且对新闻报道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认为有机结合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能增强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和城市房价飞涨,一种新的房屋租赁形态逐渐产生并呈蔓延之势,那就是所谓的“群租”——将一套住宅分隔成很多小间,分别出租给很多不同的人居住。比如一套三室二厅的住宅可能分租给10多户人家,一间20平方米房间或许挤了20个人,等等。“群租”在不少小区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产生了很多问题。仔细调查、分析和解决群租问题已成为相关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清雅苑教师公寓为例对经济适用房“群租”现象及引发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晨风 《现代经济》2006,(4):42-44
我的两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他们从“良民”变“刁民”故事,将其与2005年倍受关注的著名艺人朱明瑛物业费纠纷案相关新闻结合起来,觉得伴随物业管理成长的“欠费”问题虽然已是见惯不怪,且颇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了,但认真听起来,却还是这么让人心痛。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效果。“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本。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概念提出已经很久了,但在我国以“城镇化”的叫法较为流行。1999年,党中央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采用了“城镇化”这个提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该计划建议,采用“城镇化”叫法,于是,在我国,城镇化就代替了国际上的城市化的叫法。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可信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方面也许并不仅仅在于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的重大的历史课题,而在于着眼于先进的东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明民主,共同富裕。让它们与时俱进,代表未来,主导事物的发展,建立和保持一种人民可以大致确定的例题的社会预期。因此,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从不断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对人民做出可信承诺,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会推动我们赋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5·3l”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20.
株洲方言中的“的”,用法广泛,除有跟普通话用法相同表定中、状中、中补结构的“的”,的字短语的“的”,表语气的“的”之外,还有表动态、能愿、趋向等几种用法,都是助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