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孟湖 《浙江经济》2002,(4):28-2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连续十六年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40平方米,成为全国住得最宽敞的老百姓;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昔日城市家庭中才能看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如今也已进入寻常农家。但是,面对日渐宽裕的生活,浙江农民并不满足。他们不断扬弃,不断跨越,以一种与时俱进的豪情,向新世纪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3.
王宇 《唐山经济》2006,(8):37-37
震后三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比1975年增长42.2倍。农民恩格尔系数由1975年的84.2%下降到2005年的39.7%,下降44.5个百分点,已经开始接近富裕线。标志着唐山农民消费结构越过了一个质界线,农村居民整体开始向宽裕和富裕的生活迈进,我市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纯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对全省3100户农户抽样调查,2007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同比增加587.2元.增长19.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5.2元.同比增加315.2元,增长15.4%。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介休市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2006年,介休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年人均收入不足628元的农村居民实行差额补贴。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对439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3万元,受保人数占全市农民总人数的1.53%。[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很多年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和耕牛一起劳作,从土地里讨生活。那时,他们想要成为社会上富足的一群人,很难。很多年后,农民们一边打工一边种地,和收割机一起,从土地里讨生活。这里,他们想要成为社会上富足的一群人,依然很难。只是,相较以前,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河南栾川县狮子庙乡农民尚随富一家五口人,住一间破房子,欠外债5000元,生活十分艰难。98年冬,在乡政府的撮合下,他加入脱贫互助组,与大伙一起种植黄背木耳。今年初,他靠木耳收入还清了债务,还净落万余元。尚随富能如此迅速地摆脱贫困,全靠该乡组织成立的“脱贫互助组”。 狮子庙乡位于豫西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面较大。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他们针对贫困户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差的弱点,于去年底组织贫困户成立了“脱贫互助组”。以居住相近、项目类同为前提,5-8户为一小组。让贫困户自由结合,并推选一名组…  相似文献   

8.
“想成为千万富翁吗?来南宁吧,你要做的,就是先投入5万元钱‘入股’,然后租个房子住下来。再然后,你可以每天和朋友一起喝喝茶,一起吃饭唱歌聊天,闷了你还可以去旅旅游,够轻松吧?以如此轻松的生活状态,在南宁呆上两年,便可得到780万元、甚至1000万元的丰厚收入……”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准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抓住国家煤电油运紧张的有利机遇,全旗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2006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4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宁夏从2005年开始启动“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工程,政府为每户新建农宅补助3000元。对川区村庄环境进行改造,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自治区以及各市、县共投入补助资金4.2亿元,新建农宅13553户,并对392个旧村进行了综合整治,覆盖农户46442户。  相似文献   

11.
崔忠仁 《广西经济》2005,(10):28-29
1.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构建文化广西,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2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随着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桑秀取 《魅力中国》2010,(22):133-133
随着“三农”工作的逐步推进和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的生活尚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便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院在乡镇里还是稀有的娱乐场所;绝大多数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对“高科技”的畏惧,新媒体对于他们来说是下一代人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闲暇生活水准——慈溪农民闲暇生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生活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人已经把闲暇时间和闲暇生活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代名词时,当前我国农民的闲暇生活状况怎样呢?提升农民闲暇生活水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作者以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慈溪农民为典型。对他们的闲暇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处于疲软状态,物价低迷,购买率降低,反映了农民经济实力的不足。以居全国中等经济水平的江苏盐城市为例,199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只有336.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0.9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7%。衣着、食品需求萎缩,两项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18.6元和25.99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寿光市以打造“城乡一体均衡寿光”为目标,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实施五化战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4元,较上年增加620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5%。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除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较短的时间段外,农民生活方式变迁呈现出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明显特征。建国后的头30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但精神生活比较充实;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精神家园日渐衰败和失落。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应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短距离、波浪式逐级推进的城镇化道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和各民族特点的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农村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成都市周边兴起了一种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周边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吸引成都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人们称之为“农家乐”,逐渐形成了四川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克霞  郭谦 《山东经济》2007,23(4):152-156
民国年间,山东农民物质生活呈现困苦状况。由于粮食短缺,他们维持着粜细籴粗的饮食结构,勉强为生。农民衣着表现出来的普遍情况是费用低微和种类单一。从地方志上看,山东农家多居住在土屋、草屋,此外还有少量的瓦屋、砖屋。总之,民国年间山东农民物质生活呈现以下特点:消费结构严重失衡,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消费差距,受近代商品经济的影响,这一时期消费呈现被动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一些农民特别是城市周边的近郊农民,失去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转变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低保无份”的四无弱势群体,被排挤在现代工业大门之外,他们的生活和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保障这部分群体年老后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东非之角的索马里.近年来由于内战不断,导致物资匮乏.各种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然而“百疲待举”背后住住意味着遍地商机.这时,一批勇敢的中国商人闯了进来。在这片令欧美商家望而却步的危险之地.他们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吗?在他们眼里.索马里海盗的真实生活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