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从“经济人”具有的经济人性入手,探讨了如何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经济人”的经济人性品性发挥的规范,其价值诉求在于经济人性发挥要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经济人性正义化需要社会主体实现观念认同、制度认同和人性平等认同,还需要社会主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道德资本含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上出现一股思潮,认为道德排斥了人性,道德约束使人性中许多自然的、正常的东西得不到应有的释放和满足,道德压抑人性、摧残人们身心健康;主张将人们从道德束缚下解放出来,打倒一切违反人性、压抑人性的东西。文章通过对人性本质的揭示认为:人性与道德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道德的产生和存在始终立足于人性的获得乃至提升和完善。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之所以出现走向人性反面的现象,只不过是因为人们将道德绝对化、制度化和虚无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龚小萍 《特区经济》2006,(1):196-197
人性假设是某种文化对人本性的基本价值判断。不同文化从截然相反的人性假设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日本“温馨人情模式”和以“性恶论”为基础的美国“严格制度模式”都颇有启发性。根据传统文化对知识员工的熏陶和市场经济对其的影响,中国转型期知识型企业应以“混沌论”人性假设为基础建立一种“混沌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市场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陈琨 《魅力中国》2011,(5):161-162
刑法理论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仍然是“人”,“以人为本”是其价值灵魂。刑法的要立足并充分考虑到人性,不仅要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之上考虑人性的趋利避害,而且也要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实现刑罚的个别化。人道则是在人性的基础上,以人性为内容和尺度来处理和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的道德准则,刑法应该在人性的基础上在人道化的道路上前进。而保障人权是现代刑法的终极价值追求,而保障人权的刑法都是立足于人性并且关注人道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春玲 《山东经济》2005,21(2):5-8,39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阐释经济人性正义化“为什么”和“怎么”成为趋社会规范的必然演化问题。人类社会公共选择倾向、有效制度供给、社会发展合宜动力支持和历史经验总结等因素使经济人性正义化成为趋社会规范演化的必然。实现上述职能的动力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机制、矫正机制的内嵌促使经济人性正义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人学思想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从人的“对象化”关系入手揭示人的本质与人性问题的,但是,由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对人的存在的“对象化”事实与“对象性关系”所指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因而决定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学思想的根本分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黄宗羲人性观的渊源及实质入手,从生物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解读其所谓“人性自私”的起源及发展,落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邓海建 《中国西部》2012,(18):102-103
当高考理性战胜人性的温热。一切伟大与凄美便异化成了一种悖逆普世价值的妖异。有人说,这些“都是善意的谎言”——谎言是事实。善意恐怕未必经得起考量:于人生而言。只要社会构架公平、后赋机会平等,处处可以是考场,但人性中的善与悲悯,却是最容易遮蔽、最难以养育的部分,告知孩子真相,也许会影响情绪。少了些分数,但尊重的却是起码的人性良知。  相似文献   

10.
张童瑶 《魅力中国》2010,(7):199-199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透过人性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人性绝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体现着人类通过实践,在与客观世界发生必然关系时的不断发展行程,即从物质方面体现着人类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人性的历史变迁,也反方向地体现着文学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从精神方面印证着人类所走过的实践历程,体现着自然不断人化以及人类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罗生门》描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仆人在罗生门下,面对生死抉择时善、恶转变的心理过程。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并且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展现出人性的多变,进而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作品强烈地控诉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芥川对现实的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3.
年勇 《乡镇经济》2011,(6):51-54,93
行政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行政伦理学所要探寻的主要问题,而"现实的人"及其存在方式是理解行政伦理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科学理论,它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发展等多个角度为理解行政领域中的人提供了新的路数。以人学为向度的行政伦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满足广大读者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加强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广大图书馆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人文关怀,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建设;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对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主义内涵的深刻揭示,证明人是一切理论思考和实践行为的价值原点与绝对基础,离开了人的这一核心,任何发展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李欣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2-15,43
在人文视角下,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超越经济增长、关注社会和谐的基本取向,除了物质性发展之外,还要有非物质性发展。这个领域的一些重要关系处理不好,社会即使取得经济增长的成就,也无法做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包括:从平等与平衡两个角度来看共同富裕,不仅依靠收入增加来提升幸福指数,而且还要从人文视角来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按照现代文明框架合理定位的钱、权、位三者关系,为社会成员追求多元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科学创新是创新链条的初环,研究科学创新的动力系统成为一种必然.科学创新的人文内涵表现在各种人文要素对其影响上,这些结构要素的系统动力学效应成为科学创新的动力源泉.这些人文要素大体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制度、法律、社会道德、文学和艺术等.它们主要从诱发基本观念、规范、情感三个角度对科学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提出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人性观包含了三个要点:学习人、创造人、团队人。这三者各有其内含同时又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最早对人性给予系统论述的哲学家,其关于人性的思想散见于《孟子》诸篇之中,而《告子》篇则是专对人性的一次系统论述。在这一篇中,孟子通过与告子的辩论,首先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驳斥了性恶与性无善与不善的观点;其次就是对人的类本质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人性的角度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再次就是对人之为人的方向作出了明确说明,即人要求其所放之心,要复其本善之性。孟子人性论思想开启了中国"心性思想"的先河,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