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8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资本项目外汇流动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和资本项目银行结售汇继续保持“双顺差”,外商直接投资速度放缓,外债流人增长较快;2008年下半年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压力依然较大;境内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将进一步便利化。  相似文献   

2.
2008年黑龙江省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和资本项目银行结售汇继续保持“双顺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放缓。外商直接投资速度减慢,直接投资结汇金额明显下降,外资企业借用外债稳步增长,新增外汇贷款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06,(6):15-17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点: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经常项目顺差明显上升,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4年,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形势呈现良好态势,国际收支持续增长,总体呈现顺差,除贸易项下收支仍呈逆差外,非贸易、资本项下结售汇均呈现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债余额较上年有所增加。一、2004年全省外汇收支情况(一)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止12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国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流入规模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下降),资金流出也有所上升;证券项下资本流出入金额均有大幅减少;外债余额尤其是短期外债增速较快;资本项目售汇显著增长,结售汇顺差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重现"双顺差"局面,再次面临较大的资本流入压力。面对着一波波"热钱"袭击,外汇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辅以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防范了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本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2013年外汇管理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层面:改革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简化外债登记管理、松绑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整合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丰富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和品种……实践证明,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基础不十分牢固的情况下,随着我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通过行政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山东省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项目外汇收支规模持续扩大,资本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顺差中所占比重也在上升。本文通过对当前山东省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当前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中存在的流出入失衡、外债短期化、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山东省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项目外汇收支规模持续扩大,资本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顺差中所占比重也在上升.本文通过对当前山东省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当前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中存在的流出入失衡、外债短期化、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2012,(13):8
6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6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从简化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回管理、简化境外放款外汇管理、适当放宽个人对外担保管理三个方面对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进行了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改变,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下半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进口增速下滑更快,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储备增长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出现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性上升,形势变化较快,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强。同时,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再加上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促进国际收支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外汇管理部门将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目标,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外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统计监测和风险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配合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宏观调控总体部署,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 《中国外汇》2007,(12):12-13
双顺差格局继续,五大特点彰显2007年,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存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五大特点。特点之一:国际收支顺差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2.
何蔼先 《中国外汇》2007,(10):32-33
2007年上半年,全国外汇收支总体形势表现为:结汇增幅高于售汇增幅,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顺差大幅增长推动结售汇顺差猛增;贸易结汇持续加快  相似文献   

13.
胡静 《金融纵横》2012,(6):46-50
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已经成为改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苏南地区2002年到2010年的季度数据,借助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经济结构变化对外汇收支规模、收支结构和收支差额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收支规模而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的提高会导致外汇收支总额的增加;从收支结构而言,第二产业是决定收支结构的第一要素;从收支差额而言,第二、第三产业的惯性发展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的持续增多,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苏南地区经常项目顺差的扩大和资本项目顺差的缩小。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一方面,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使得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大幅攀升,2010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资本和金融项目  相似文献   

15.
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亟待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流入快速增长,外债规模进一步增加,债务余额在登记外债中占比上升,造成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顺差大幅增长.因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管理,对保持跨境资本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实现经济又好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0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依然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格局。但是相较去年同期.顺差大幅收窄。而9月份.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明显增长表明外汇正在加速流入中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资本流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在经常项目顺差刚性的情况下,大量资本项目顺差进一步凸现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占款增长过快的问题,从而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大了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与全国总体情况相同,近年来山东省资本流动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孙军 《济南金融》2006,(12):102-103
近年来,我国资本流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在经常项目顺差刚性的情况下,大量资本项目顺差进一步凸现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占款增长过快的问题,从而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大了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与全国总体情况相同,近年来山东省资本流动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2003-200  相似文献   

19.
4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我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缓。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外汇局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福建金融》2014,(5):4-9
2013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回暖,国际金融市场短期波动性增强、国内人民币汇率总体呈升值走势。福建省跨境收汇和结汇明显增长,形成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资金净流入压力增强,净结汇创历史新高。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涉汇银企合规意识进一步增强,涉外企业分类管理成效明显,外汇审慎管理取得成效,但市场主体跨境资金运作与套利行为对跨境资金流动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