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国际“接轨”的意思是,把自己的轨道和别人的接上,以便于将自己的货物输出。轨道,与国际一致,火车里的货物,却要求独此一家,否则,没有独特风格,谁要你的输出呢?如果我们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那么国际化就是懂得如何将这些作品推销全球,譬如哈利·波特的全球化。但不是让我们的作家模仿哈利·波特的写作。如果我们的石库门、四合院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那么国际化就是懂得如何保存这个美学而且将它发扬光大,吸引全世界的人来欣赏它。国际化的意思,不是把自己淘空,更不是把自己的内容换成别人的内容。道理何其简单:谁要你模仿的、次等的、没有…  相似文献   

2.
微言大义     
看透另,l人的是心而不是眼,说服别人的是行而不是言。 权威虽然不能代替真理,但真理一经权威传播却更容易深入人心。 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摸透别人的心思。 只有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通情达理。 车重别人,往往会使人觉得你更值得车重。 有来有往才能交换,能言能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8,(4):128-128
沃伦·本尼斯的领导力名著,看上去却像心理学。对于如何成为领导者,作者的看法是——发现和培养你身上最活跃、最能代表你的部分。人们只知道一个领导者要雄才大略,要大公无私,要身先士卒,要激励部下,这些都不错,但这些要求只是在战胜别人,而不是在战胜自己。很多人丧失领袖地位,不是别的,而是他在心中自己烂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一位员工非常投入地工作,业绩也不错,所以公司就把他提拔成所在部门的经理,让他管理五个人.公司给他的任务,自然也增加了好几倍.一段时间下来,这位新经理几乎哭着找到总经理,说自己不想干了.原来,他为了报答总经理的信任,没日没夜地干,但还是无法完成新任务,也看不到完成新任务的可能.总经理对他说:"那任务是给你们部门的,不是给你自己的,你可以让别人帮你干呀."他说:"我觉得自己是领导,不好把辛苦的事情派给别人做."  相似文献   

5.
家里虽然穷,但你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否则别人会很看不起你的……回头一看,竟是两个警察架着自己父亲正走了过来!她一下子吓傻了,马上撒腿就往家里跑……千万别把这个企业看作是自己家里的,不然你绝对做不大……竞争不是为了置对手于死地,而是为了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男人其实更需要妻子给予的是一种类似于母爱的关怀和鼓励,这是当年她不曾给予他的……她忍不住对9岁的女儿说:你知道吗?其实你妈妈的压力特别大……  相似文献   

6.
读懂自己     
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子。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长辈和老师可能曾经告诉过你,爱自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他们甚至可能还会告诉你,这种自私可能会使你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将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这是受文化局限的产物,它使你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巨大潜能。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虚荣、贪婪、傲慢、自命不凡,而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情感,是对自己的无条件接受。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自尊心的综合体,如果你能够注意养生,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你就已经学会爱自己了。如果你拥有了这种爱,那你也就可以把它奉献给别人了。还有一个误区,认为爱必须作用于某个对象上。实际…  相似文献   

8.
圆满     
贺大卓 《英才》2006,(10):122-122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达摩西来,与梁武帝谈道不合,北上嵩山,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说二祖慧可为了表达自己的求法决心,用刀把自己的左臂砍下来作为供养,求达摩指示。达摩只是淡淡地问:”你要我传什么法给你呢?”二祖用生命换取了这个提问资格.他的问题竟然是:”我心不安,乞师与安。”  相似文献   

9.
家里虽然穷,但你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否则别人会很看不起你的……回头一看,竟是两个警察架着自己父亲正走了过来!她一下子吓傻了.马上撒腿就往家里跑……千万别把这个企业看作是自已家里的,不然你绝对做不大……竞争不是为了置对手于死地,而是为了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男人其实更需要妻子给予的是一种类似于母爱的关怀和鼓励,这是当年她不曾给予他的……她忍不住对9岁的女儿说:你知道吗?其实你妈妈的压力特别大……  相似文献   

10.
灵丹锦囊     
自以为是的人别人也有头脑.别认为只有你自己才能想出改革高招儿只有你才是举世无双的超人,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如果你走运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那些信能弥补你缺点的人,听取他们的建议,其实也避免了你自己出乖露丑。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如果你错误的把自己当成了完美无缺的人,那么你肯定要更多的向别人展示你的那些缺点,他们本来可以不引人注意的。人们想到你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会感到满足。别以为自己知识渊博而凌驾于他人之上。一个自以一为是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鬼鬼祟祟的人鬼鬼祟祟……在人家背后刺…  相似文献   

11.
《财会通讯》2007,(B05):31-31
了解人和人性可简单概括为——“按照人们的本质去认同他们”,“设身处地认同人们”,而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人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你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你一万倍。认识到“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你”这一点,是生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人说过,人生就是一台戏,而且是一台精彩的戏.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历史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正如人们所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  相似文献   

13.
当你活在别人眼中的时候,你就永远没有你自己。人一辈子要找一个立足点,如果在同学面前你一无是处,你一定会自己看不起自己,但如果你有一个方面比较厉害,哪怕别的方面不行你也会有奠定自信的一点基础。所以,你在某一个方面一定要把自己训练成全班第一名。这个第一名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可以是踢足球、打篮球、游泳、唱歌、跳舞等,总而言之要有一样是胜过周围同学的。  相似文献   

14.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晓之以理还是动之以情,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因为每个人的领导都是自己。倘若你能领导自己敞开改变的大门,培养新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那么,你看到的将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倘符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领导自己,那组织的未来也必定是成功。  相似文献   

15.
张传禄 《秘书工作》2010,(12):55-57
我们这里所说的“约束”领导,并不是指越权错位,随意限制和干涉领导的工作,而是说要对领导的工作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如何“约束”自己的领导,确实是一个新题目、难题目,又是一个人人都需要认真研究的题目。无论你在哪行哪业,无论你在什么位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总有职务比自己高的人,在你领导别人的同时,别人也要领导你。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班组长要大胆管理,然而大胆管理不等于一个人说了算,不是搞家长科,一言堂。要解决好这个矛盾,首先要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班组长处于生产前沿阵地理所当然是“一家之长”,只不过这个“长”要善于约束自己,有的时候还要学会比别人多受一点委屈c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能当班长的。班组长也会有不同的个性,在管理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个性与风格有的对班组工作有利,如心胸豁达,善解人意,雷雳风行等。而有的对班组工作不利,如义气用事,脾气暴燥,。C胸狭窄等。这就要求班组长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个性,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7.
岁月无声,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又悄然而至.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我们对天各一方的亲戚和朋友的思念与日俱增.发个短信表达我们的祝福,这是很多人常采取的方法,下面一组短信情真意切,语短词工,读了之后,如一股清风扑面,给我们别样的享受. 1、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月无边,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赏析:这条短信采用拟人和比较的修辞手法,把祝福交给清风,把问候托给明月,虽相隔千里,但清风可以吹到,明月可以共享,对方也可以感到我真诚的心.风月无限大,它无边无际,但人间的真情,却在你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你是不是觉得明明买的房子的面积和别人的一样大,可是别人房间却要比你的看起来大很多?而同样大小的屋子,为什么你的房间总是被摆得很拥挤,而别人总能把所有家具、杂物摆放得井井有条,一点都不觉得放满了堆不下?不要以为只是后期装修的问题,也不要以为只是你的东西太多,其实往往是因为你的户型设计得不够合理,加上后期家具摆放位置的问题,当然,也免不了可能是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19.
《河北企业》2005,(11):45-45
<正> 一、我的言行应该得到别人的赞许,最好获得别人的喜爱。让每个人都喜爱自己,让所有人赞许自己的观点,就得去注意所有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就得每时每刻不停地修正自己。这是典型的在为别人活着,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驾驭别人,这可真是两难。二、处处小心,随时防患于未然。作为一个人,就是你整日都在提心吊胆,也无法避免将要发生的事情。处处小心的神经会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反而失去了安全感和自然的生活状态,以致危险来临时,我们会因为更加紧张而失去应变  相似文献   

20.
陈昌玥 《财会月刊》2010,(9):I0026-I0026
误区一 夸奖太多或太少 “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提篮里了?嘿,你干得太好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父母们有时会把孩子变成受表扬成瘾的人。靠表扬鼓劲的孩子不会为了自己满意而追求实现各种目标。他会因很平常的杂事而期待别人的溢美之词,否则他就可能会不想去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同样道理,过分批评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你只是指出孩子是如何失败的,而且在他失败之后一味批评说教,失败就会成为他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