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生态建设上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第一位要求;以生态建设为主,是时代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为此,国家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如何管理和运营好这些资金,使有限的林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林业建设方针的重要举措。但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以林业分工论为基础的,以经营体制为划分标准的分类经营模式更具战略意义.这里对这种划分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国良  刘瑞祥 《民营科技》2010,(10):149-149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在此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林业专项资金的基本概念界定林业专项资金是解决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一个基础。林业专项资金是以谁受益、谁缴纳为原则,对林产品、林副产品和各种服务获得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收取,采取有偿或部分无偿两种主要投资方式发展林业,保护、培养、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林区等其它资源,维持林业再生产的具有专门用途并由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管理的基金。  相似文献   

5.
张占举 《民营科技》2014,(2):284-284
森林是气球的肺,是调节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林业资源的掠取日益严重,造成了林业资源的紧缺,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所以,推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十分重大,只有保护了林业资源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利用,将林业资源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去,才能更好的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下重在阐述了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使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徐利龙 《民营科技》2014,(1):220-220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以下阐述了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场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有林场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六大工程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9.
森利资源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我国森里资源现状的调查和总结,并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从林业种植的主要方法、林业种植的时间选择以及林业培育的方式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介绍,以供相应的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强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杰 《民营科技》2010,(8):134-134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林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及方法的简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此,本文从种子采收、播种、苗期管理、造林、新造林管理、中幼林管理、近成熟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当前,林业问题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林业已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生态公益林得到保护与利用、商品林得到有效管理和发展的途径,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遗传基因的保存、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等,为此提出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对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是实现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策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时代需要;建立混交林,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新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俊杰 《民营科技》2014,(2):265-265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遗传基因的保存、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等,为此提出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对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是实现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策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时代需要;建立混交林,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新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取代短视型发展观,实现林业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抓好资源环境工作,发展林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抓好造林绿化,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森林资源执法保护,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7.
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林业生产,是森林管理机构进行森林经营、管理的一项林业工作措施,在工作中以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项公益性产业。森林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对树木的采伐和更新,森林资源的保护、再造林措施、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构建、管理和森林问题的一系列活动。现就我国林业现状及整地、造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业发展中幼龄抚育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林为基础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决策方针,而对中幼龄林抚育则是培育经营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技术手段.它贯穿森林发育的全过程,通过中幼龄林抚育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及生态林业的实施,使中幼龄林抚育这一培育经营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对林业发展中幼龄抚育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林莉 《科技与企业》2014,(10):59-59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所以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对林业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核心便是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日益提高,以及对林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实现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手法。下面我们就对于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