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了解区域经济关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区域间产业经贸利益得失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获利水平的状况,从而可以为调整规划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建立良好的区际经济关系服务。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中一直未能确切地从实证角度出发来揭示我国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中相互获益的情况。为了能切实揭示我国各区域在区际产业经贸交流中的这种利益分享状况,本文在我国首次研制了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通过这一模型的研制成果,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经贸利益得失的分配情形。  相似文献   

2.
初始排污权分配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实现总量控制的目标,还是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初始排污权的合理、有效分配.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初始排污权分配方式的比较、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下的初始分配、初始分配对市场垄断力的影响、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其定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并提出了在初始排污权分配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价格包括初始分配价格和再分配价格(市场价格).初始分配价格可以通过自然资源定价模型进行设计;市场价格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而污染物排放的影子价格则是初始分配价格与市场价格合理性的重要参照.根据影子价格3阶段理论,可以根据当地所处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初始分配价格进行适当调控.在"陡坡带"、"平缓带"和"高原带"初始分配价格应分别保持在较低位、较高位和最高位,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文章以S市为例,对调控过程和内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合理的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制度以及排污权定价机制,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借助博弈图式探讨了不同价格条件下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策略;分析了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六五”以来,国家在充实完善区域补偿政策的基础上,着重实施了地区倾斜政策,同时通过一系列改革扩大了地方的经济权益,初步建立起宏观经济的分级调控体系。总的说,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在促进区际分工和协调地区发展等方面也尚存在不足。“八五”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应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其中心任务是加强宏观区域经济调控,健全区域经济政策体系,通过规范、调节和参与,有效地促进区际分工,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消费碳排放和国际间碳泄露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构建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我国8个地区的消费碳排放,分析生产分割条件下区域间贸易对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消费碳排放较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区域,同时单位GDP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异远远小于单位GDP生产碳排放的差异.通过区域间贸易,全国形成了“西部→中部→东部沿海”输出隐含碳的空间格局,这说明中西部区域实际上承担了东部沿海区域消费的外部性.因此,应通过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政策、扩大碳排放交易的范围和规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等措施,降低中西部碳排放量,缩小与沿海发达区域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区际工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和特征 建国以来,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国家主要是依靠强大的直接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所掌握的人、财、物资源,并按照区际要素互补原则,来组建全国的工业分工体系。由于不存在要素市场,地区间要素流动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因此我国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中央财政再分配政策和国家投资布局政策来实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是指对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和一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所进行的交易,即征一定范围内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授予排污单位以一定数量合法的污染物排污权,允许对排污权视同商品进行买卖,调剂余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有偿转让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自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开始步入有偿转让的道路.浙江嘉兴的排污权交易中心于2007年底正式挂牌后,江浙地区在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保护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随着江苏太湖区域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2008年1月1日的试行,我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开辟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供给矛盾,水库联合调度逐渐成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污染物来源及水库水质的不同增大了联调水质风险。文章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探究了水库联合调度对水质的作用,模拟分析下游库区水环境受上游不同水质水库调水的影响,预测了污染物浓度分布以及典型断面水质特征。研究表明:下游水库坝址处下泄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调水水库水质的好坏,较调水工程未实施前受水水库总体水质变差,污染物初始浓度除TN、TP值未达到标准外,氨氮和COD值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日前,河南省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从10月1日起,河南省排污企业将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根据《办法》,河南省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和热电联产排污单位,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向省环保部门缴纳。新、改、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理论和综合试验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排污权交易政策在我国未来几年内将得到重点推广,并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2002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7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验,其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积极性,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政策法规     
国务院印发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8月6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8号,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中的作用,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有效减少.提出到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为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力工业实施SO2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手段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手段。与排污收费制度相比,在我国电力工业实施排污权交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可以缓解电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因此,十分有必要在电力工业实施排污权交易。但是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还有待完善,排污权交易管理系统也没有建立,属地管理的原则也不利于排污权跨省交易。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大凌河为研究对象,依据设计水质目标和水文条件,利用控制断面法并采用COD污染指标,以月份将水环境容量进行分配。根据大凌河污水处理现状,通过污染源调查获取了大凌河流域如何污染物总量。结果显示:大凌河朝阳段河流污染物入河量相对于水环境容量非常大,污染负荷量明显大于水环境的最大承载力。结合有关技术路线和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大凌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该区域制定水质状况和治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为主体目标,并以此来统筹产业的重组、整合、转移和创新,从而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区域经济在振兴繁荣的同时,具备自动升级转型能力和强劲的区际、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以命令控制手段确定目标,以市场手段解决实现目标的途径,才能达到环境管理的最佳效果,而市场手段中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实现总量约束的最佳途径。污染物总量约束中的命令控制型手段与排污权交易手段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像一对“恋人”,只有真正结合并各司其职.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BiFeO3/H2O2体系下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降解过程中溶液初始浓度、pH值、BiFeO3用量、H2O2的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降解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建立了BiFeO3/H2O2体系氧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动力学方程,为利用非均相类Fenton试剂处理含苯环类有机废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Tris缓冲体系下,通过在NiTi表面包裹聚多巴胺薄膜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研究分别在10mMTris pH=8.5和50mMTris p H=8.5条件下,改变多巴胺的初始浓度,考察了成膜后的NiTi耐蚀性能。结果表明,10mM的Tris体系下,聚多巴胺修饰NiTi的耐蚀性能并不是随着多巴胺的浓度增加而增强;相比之下,50mM的Tris体系下,聚多巴胺修饰NiTi的耐腐蚀性能随着多巴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甲醛的新方法,研究了甲醇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甲醛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电解条件如下:电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温度为40℃,电解时间为6 h,甲醇初始浓度为0.5 mol/L,盐酸初始浓度为1 mol/L。在此条件下电解甲醇,甲醛收率达19.1%,电流效率为2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