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质量备受投资者质疑,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5998份研究报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调整股票评级存在复述市场信息的行为,向市场提供的新信息非常有限,投资者据此获得超额收益非常有限。机构投资者等诸多利益冲突因素、我国证券研究部门粗放式的运营模式、证券分析师频繁的流动以及年轻分析师的声誉忧虑等是导致我国证券分析师复述市场,研究报告信息含量和信息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监管当局、行业协会、券商和分析师自身三个层面对相关的监管治理举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坤 《董事会》2014,(5):32-32
正信息披露越全面完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难度就会成倍增加。对于不便公开的信息,如公司员工个税、社保缴纳信息,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与技术力量,人力资源信息,要提供主要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代表方便查阅的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3.
业绩预告的披露现状及其市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为研究对象,总结上市公司的披露策略,用事件研究法验证业绩预告有明显的市场反应,并且分析了不同消息类型的业绩预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差异,好消息的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比坏消息更加剧烈。  相似文献   

4.
<正>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内部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现行的会计政策、会计法规,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交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年5月18日之前成功上市的21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广泛存在且不规则分布于招股说明书和年报中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一是对该类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基于常规和非常规无形资产的统计分析,并指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困境源于相关学科尚未就同一现象形成共识。二是研究了各类无形资产与市净率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已初步具备发现和评价无形资产的功能。三是研究了政府补助、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四是就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和促进该类企业实施无形资产优化战略提出了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6.
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自2022年6月1日起依新规开展结算试运行以来,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蒙西市场在新能源参与市场、分区电价、省内省间市场衔接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机制创新,特别是在阻塞盈余的计算和分配上,体现出了规则制定者对集中式电力市场边际出清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大胆探索,并为后续进一步完善阻塞盈余管理机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蒙西电力市场阻塞盈余管理符合市场化、高效率改革方向具体来说,其突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尊重电力市场实现的物理基础,节点电价的时空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市场细分为具有品牌偏好的忠实顾客和具有质量偏好的有限理性顾客, 研究顾客信息关注、 监督与搜索对质量披露策略的影响。 通过分析顾客不同行为因素对卖家的市场占有率和均衡收益的影响, 建立顾客信息未知、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已知 3 种市场需求下的卖家收益模型, 运用博弈方法, 获得卖家的最优质量披露阈值和均衡利润。 并对结果进行仿真验证, 分析顾客质量偏好、 忠实顾客比例、 顾客关注度、 顾客搜索成本和卖家披露成本对卖家的质量披露阈值和均衡利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顾客质量偏好增加, 卖家的收益减少; 随着顾客搜索成本增加, 卖家的质量披露阈值升高, 卖家的收益增加; 当顾客关注度处于中间值时, 卖家的质量披露阈值和收益都取得最大值。 这为卖家制定质量披露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框架下, 完成了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 同时以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7 年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 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 实证检验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 与未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相比, 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对于初创期企业, 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不显著; 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 碳信息披露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对于衰退期企业, 碳信息披露反而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
戢涛  张洋  谢至臻 《冶金财会》2023,(6):10-14+17
近年来,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高标准践行“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管理主题,以争先进位担使命的劲头,坚定转型升级再突破的决心,加快打造“四化两先”钢铁领军企业,聚焦指标提升与突破,追求极致高效率和高效益,坚持敏捷经营抓机遇、深化对标找差提效能、持续改革创新增活力,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运营质量显著增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在市场“寒冬”中取得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及市场下行冲击影响,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但湘钢业绩逆势而上,为破局行业“寒冬”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认为,政府的参与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但要想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只有将市场和政府这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2013 ~2016 年A 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 考察法律制度环境、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与碳信息披露三者关系。 研究表明: 我国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整体偏低, 企业间碳信息披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与碳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在遵循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前提下, 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归纳,总结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资本市场对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的认识,加强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与审计师变更的监管,同时对三者之间关系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发行公司债的公司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和与之配对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公司进行了比较,发现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与通过银行信贷相比市场反应更积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解释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管理者风险承担意愿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以拓展战略性慈善行为推动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促进创新投入;管理者风险承担意愿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均发挥中介作用;CEO二元性、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持股比和股权制衡度均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促进作用。本文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从伦理层面拓展到战略层面,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社会责任战略和创新战略的协同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电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力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一结果在替换关键变量、缩小样本范围以及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电力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市场规模效应,同时强化要素匹配效应,从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显示,电力市场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在环境规制度高、政府创新偏好度高以及属地信息获得性差的样本中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研究对完善统一电力市场的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协同运行与融合发展,为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的研究中,以"市场失灵"来解释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形成的研究思路占据相对主流的位置.政策部门则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始终将对投资和市场准入的行政管制作为"重复建设"治理政策的核心。本文重新审视遵循这一思路的主要研究文献.发现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均存在根本性缺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体制扭曲下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通过成本外部化效应、投资补贴效应和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正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和行业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以行政性管制政策治理"重复建设"是不合适的。解决"重复建设"问题,需要在土地产权、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发挥市场竞争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显示企业减碳行动的重要途径,碳信息披露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掌握碳排放信息,但在缺乏统一披露框架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企业有动力夸大碳减排信息以迎合“双碳”战略导向。本文关注到企业对外披露的减碳信息与实际减碳行动之间的差别,对碳信息披露的迎合行为开展研究。理论层面,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决策模型,讨论“言过其实”的迎合行为对碳信息披露溢价的影响,从投资者信心和债务融资水平两个角度考察溢价损失的作用机制。实证层面,以2012—2020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造迎合指数对碳信息披露的迎合行为加以识别,进而验证理论假说。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过程中的确存在迎合行为,此种“言过其实”的迎合行为会带来碳信息披露的溢价损失;降低投资者信心及债务融资水平,是碳信息披露“言过其实”造成溢价损失的作用机制;伴随地区人均碳排放、环境规制和投资者识别能力的不同,迎合行为的溢价损失效应有所差异;碳信息披露对同行业竞争对手存在负向溢出,能够降低竞争对手的股票回报率,迎合行为则对竞争溢出效应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不仅为甄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真实性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资本市场强化上市公司迎合行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