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探析发展路径,基于经济计量学相关理论,从水平测度和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评价.首先,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8年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双维度分析;其次,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科技研发...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方向,本文利用中国企业专利信息,从微观视角测度企业的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行为,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行为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从创新变革视角看,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有助于拓展企业知识宽度,提升技术创新质量,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竞争能力强化视角看,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能够强化企业对融合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特征方面,除数字产品服务业外,企业涉及的其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技术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偏向于实体产业技术创新的企业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中能获得更大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益。在外部环境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增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不同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推进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事实支撑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发布实施,将标准化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升标准水平,加快科技创新,需要厘清科技与标准的关系,寻找两者契合的发展模式。为此,基于天然气技术标准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总结提炼出以科技为支撑、以标准为载体、以实施应用为目标的“三位一体”螺旋上升的融合发展模式,重点阐述了该发展模式在天然气和页岩气科技创新和标准研制中的应用情况。科技与标准融合发展模式在天然气质量控制、能量计量和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良好,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和页岩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将该发展模式推广至其他领域,共同促进科技与标准水平不断提升,引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基于此,介绍了河钢矿业承德矿山分公司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指出高质量的党建可以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释放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地,沪深港通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因而存在沪深港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始生产率较高企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探索发现,沪深港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继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均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河北省物流系统与制造业呈现出新变化,二者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以河北省2010—2019年统计数据为研究依据,以协同学理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建立物流系统与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测度分析,客观评价物流系统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程度。研究发现,河北省物流系统与制造业间的协同发展具备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2010—2014年)末期协同度较低,制造业的有序度高于物流系统的有序度;第二阶段(2014—2017年)末期协同度达到峰值,整体协同度的上扬依赖于物流系统有序度的拉升;第三阶段(2017—2019年)末期协同度又略有下降。对现今的启示:要对物流系统与制造业之间深度融合的协同规律作出一定的预判,当一方有序度上升时,不要忽视对另一方的提升;制造业在结构性调整后会有一个较长的“蛰伏期”,有效地缩短“蛰伏期”尤为必要;京津居于河北省辖内,产业集群不能连成片或在政策上形成竞争制度,对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安钢在公司管理架构、流程界面、权责划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安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制度体系的具体实践;总结了安钢通过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升级、全面堵塞漏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长三角1998~2007年20个制造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将外商直接投资分为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检验了其对长三角制造行业TFP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的增长;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企业没有明显的外溢效应,甚至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石油装备制造是石油行业的重要支撑性产业。石油装备的创新发展,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进步,事关整个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为我国石油行业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支撑。在国际油价持续中低位运行,装备制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石油装备制造面临石油装备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型制造亟待升级和深化、石油装备主体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以及海外销售-服务-再制造一体化网点缺失的挑战。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从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服务型制造、改善创新生态及发挥制造业务一体化优势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整体、分维度和分区域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整体和分维度检验中发现,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随着分位点位置提高,正向促进作用愈加显著。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5个维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明显差异。分区域检验发现,随着金融集聚水平提高,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普遍存在先降后升的现象;随着分位点位置提高,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落后型地区呈逐步减弱趋势,而在明星型地区和平庸型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愈发加强。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经济增长波动、资源配置扭曲、创新能力滞后等困境,如何保持资源型经济稳定增长是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难题.选取山西省10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煤炭资...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河钢党委通过借鉴企业品牌建设的经验,将品牌理念植入党建工作领域,自2020年起,在全集团统筹推进党建品牌培育创建工作,匠心构筑起“钢铁先锋”党建品牌体系,作为河钢全面履行国企党建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总抓手,以体系化思维系统解决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作用如何发挥”4个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增速放缓、增长质量不高的情况。须加紧对现有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模型并建立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对华东六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一级指标评分及综合水平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华东六省建筑业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针对每个等级省份特征给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并对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将有助于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制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升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运用基于 SBM方向距离函数的 GML指数对 2003~2017 年长江经济带 108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 然后通过 PVAR模型对 “环境规制-产业集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之间是 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 2003~2017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总体绿色全 要素生产率变动幅度较大, 呈现波动上升的良好态势。GMM 模型估计结果与脉冲效应函数表明,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具有时变效应, 但作用方向正好相反。 方差分解结果表明,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是解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 然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的预测方差贡献度相对较小。 因此, 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应因地制宜, 设计合理的环境政策、 积极推进产业集聚, 同时要注重提高产业集聚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愈加密切,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从我国近1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实际看,二者明显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对沪、苏、浙、皖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除了上海外,其他三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未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为此,提出应协同发展、提升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业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