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达到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此目标和原则为指导建立了由3个模块、5个要素、17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对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至关重要,是厘清高技术产业创新障碍的首要手段。基于无需赋权的突变级数法,兼顾创新投入、产出和环境要素,本文构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考量我国30 省市自主创新能力。结合GIS 技术绘制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布图,分类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运用突变级数与障碍因子诊断相结合得出改进障碍因子模型,以剖析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突变级数法可有效评价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增强; 开发经费额、 总产值和技术成交额是限制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普遍性“短板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各省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布及主要障碍等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1)在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6~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应用整体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2)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我国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序;(3)应用GM(0,N)模型量化分析了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行业开放程度、外资企业规模比重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国有企业规模比重、市场集中度、本土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根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TOPSIS法三种单一评价法进行了评价.运用肯达尔一致性系数进行事前相容性检验,建立了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法对组合评价结果进行了事后一致性检验,得到了最优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绩效与市场环境四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成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同时揭示了地区差异性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高技术人才短缺,创新效率低下等等,因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DEA方法中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2R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行业间的差异,并根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方面影响因素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用AHP-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基于维度和阈值改进的指数型功效函数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再由组合赋权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由此反映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对2004~2013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4~2011年竞争力增长率较低,增长速度较慢;2011~2013年增长率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过程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加科学地分析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文章通过引入过程模型,将企业技术创新视为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系统过程.通过对技术创新进行的过程分析,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该模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 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 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 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 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 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决策评价对信息系统项目投资成败起关键作用.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决策评价模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揭示出当前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为了科学选择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模型,对当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和归纳出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决策评价的新思路--组合评价,即针对不同评价的目标、评价内容、指标特点等,同时选择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取长补短相互组合,并建立了基于价值导向的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决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发达程度是特定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的具体体现。本文构建了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发达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划分,并对不同发达程度地区单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处于相同发达程度的地区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特征进行归纳,揭示这些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共性与内在规律,以期为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过程系统,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与创新支持4个维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并评价了2013年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在创新过程系统不同维度的表现并不一致;高技术产业园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区域高技术产业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评价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 利用2009~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研发面板数据, 测算了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及三大地区(东、中、西部) 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 并对区域高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作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9 年后, 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显示出上升趋势, 但是波动较大; 从三大地区来看, 中部地区创新效率高于东、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最低, 区域创新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不高。本文结论可以为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提供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对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造项目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模糊数学和BP神经网络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实例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方法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控制和创新项目投入的正确决策,提高企业稀缺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过程的角度,根据创新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的不同形式,以专利作为中间产品,建立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将整个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技术产出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并在过程分析中,选取合理的指标,利用两阶段DEA模型,对1999~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科学的测度。  相似文献   

19.
科技政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科技政策数量和种类的增多, 科技政策在各自产生效应的同时, 也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来发挥作用。 因此, 通过研究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特征对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影响效果, 可以形成对科技政策的科学评价。 本文在对科技政策分类和量化的基础上, 利用系列面板数据模型分阶段实证检验了 2000~2017年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特征对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一政策的政策工具效果优于政策目标, 波动上升阶段的效果好于成长上升阶段和平稳上升阶段; 科技政策组合特征中的综合性效果始终良好, 平稳上升阶段一致性和均衡性仍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化产业产能过剩日益凸显, 产业面临去产能、 结构调整的压力, 产能过剩的评价与预警可以为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从4个不同层面选取能够反映石化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10个指标构建产能利用状况评价体系, 运用熵值法测算了产能利用状况的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数, 并利用综合指数确定了产能过剩的预警界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二元Logit预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产能利用率与产成品存货周转率对石化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最大; 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3.06%, 预测效果较好。 最后针对石化产业产能利用预警结果提出相关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