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式联运运输过程中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现从物流系统接口的角度,首次提出多式联运中物流系统接口模型(Logistics System Interface Model),探讨了物流系统接口在多式联运运输中的作用,结合接口处的成本和运输过程的成本,构建多式联运总运输费用和总运输时间最小的双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双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得到运输方式和路线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通过物流系统接口模型可以进一步改善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有利于优化多式联运的运输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系统分析多式联运流程的基础上,运用扩展Petri网对多式联运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通过对业务流程仿真,找出系统的瓶颈,提出优化方案,进行多式联运流程优化。  相似文献   

3.
王景恒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6):123-124,143
本文针对配送式物流配送车辆的综合调度问题,建立了运输模型和网络模型,同时给出了多车场配送情况下的车辆优化调度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的同时,保证顾客满意度和碳排放成本达到企业的要求。充分考虑客户软时间窗约束、行驶距离、生鲜变质等多重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顾客满意度的低碳冷链物流路径优化模型,结合固定成本、碳排放成本、损坏成本、冷藏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时间窗成本,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考虑满意度的路径优化,以总成本为目标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能够平均减少23 km的运输距离和降低2.72%的配送总成本;同时结果也更优于以低碳为目标的求解。模型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了降低配送总成本以及减少物流活动中碳排放的目标。因此,研究为物流运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线,结果可为冷链物流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以及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启示,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传统配送模型基础上,以蓄冷式多温共配与机械式多温共配模式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配送系统中的车辆成本、配送中心运行成本、保鲜制冷、保温箱等相关费用,建立成本最小化与客户满意最大化双目标函数,并设计优化配送的 NSGA - 算法。最后,本文通过实际算例对两种模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不同模式产生的系统成本以及客户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论证了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的理论支持性与实践支撑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针对多资源点、多到货点、多运输方式并且存在中转和运力约束的难题,近年来在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整体运费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分步式优化整体运输方案的方法,即通过逐次计算公路经济配送半径、不同运输组合成本、全局最优运输方案,逐步得出整体成本最小的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多周期第四方物流集成反馈网络设计问题,并考虑3PL运输供应商的信誉等级变化对整体网络配送完成率的影响。通过设计反馈调节机制和信誉评价体系,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来描述该问题。针对基本蚁群算法的不足和本问题的特点,设计奖惩蚁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奖惩因子,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奖惩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水电工程施工导截流系统的设计变量为明渠底板高程,综合考虑明渠导截流风险、施工强度及工程成本等因素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将子目标函数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耦合为单目标函数,引入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运算。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明渠导截流风险、施工强度、工程成本与底板工程质检的关联特性进行反正分析,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构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综合考虑明渠导流设计的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优化结果与截流风险的作用关系,可为降低截流风险及损失提供重要的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在满足系统内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如何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首先建立包括光伏、CCHP、储能电池、蓄冰槽在内的约束条件和出力模型,CCHP采用动态能效模型,建立了包括投资成本、维护成本、碳排放成本在内的经济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电能质量在内的能效模型,考虑了包括单位建筑面积等在内的建设约束条件,再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设备容量进行规划优化,最后以某园区为例,在分析其实际园区经济发展情况、区域特征、能源供应情况、资源禀赋及其负荷特性之后,对系统多能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园区综合能源息系统进行规划,用TOPSIS方法进行排序得出最优方案。本研究提出的规划优化方法能有效配置设备容量,为用户节约成本,为电网降低压力,减少碳排放,提高用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能够有效地激发减排潜力。本文在省域异质性视角下,运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分析的参数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考虑碳减排技术的省域异质性后,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减小。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效率有利但影响不显著;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贸易开放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实施能源目标约束政策有利于促进碳排放效率,政府干预能力越强,能源目标约束的减排效果越好。未来中国提高碳排放效率的的工作重点应着重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积极设计和实施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医药物流运输和存储方式,对于降低医药企业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图论知识,结合医药物流药物货品的自身特点,探讨了医药在存储与运输中的优化问题,重点对仓库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医药物流仓库分配模型,设计了针对该模型的相容算法。  相似文献   

12.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能源, 但其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交易双方不协调的问题, 其环保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针对当前煤炭交易市场的不足, 本文从中介角度出发, 设计了考虑碳排放的煤炭供需匹配流程, 通过分析煤炭供需匹配的特征, 确定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依据信息公理设计理论, 建立煤炭供需双方匹配程度最高和碳排放量最低的低碳供需匹配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解决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与减缓碳排放之间深层次矛盾的有效手段.为测算产业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低碳效应,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目标函数和75个约束条件的投入产出多目标规划模型,定量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碳减排的手段在一定范围内依然有效,论文据此提出了中国应该重点发展、鼓励发展、控制发展以及需要限制发展的行业;论文同时指出,仅通过产业调整难以实现碳减排目标,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关键链的低碳化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思斯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2):100-106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何实现低碳经济、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变得极具挑战。本文首先对我国在2018年的GDP总量、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以及行业环境效率评估等为目标函数,构建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求解、分析得到针对我国产业部门结构的最优调整方案,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路径。文章分析了对灌溉路径影响的因素,通过构建农业节水灌溉的路径优化模型,计算粒子群优化算法最优解,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路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优化路径后灌溉系统运行时间为5.25min,灌溉平均用水量为62.12L/m2,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并且能降低用水量和路径长度,研究方法设计的路径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综合比较多方案优缺点,研究厚煤层综放刀把式工作面安全、高效对接技术,进行开采可行性论证,并将成果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提前施工工作面辅助运输绕道及副切眼提前安装支架的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能优化安装工期并快速对接施工,保证综放工作面生产的连续性,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趋势,本文综合考虑了碳排放与资源回收问题,研究了基于产量的碳配额分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以及回收的影响。简化模型由两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个主体构成。研究发现,当碳配额有偿分配时,此时满足供应链参与主体利 润最大化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均会升高,回收率相比无碳排放限制时降低,但是当再造品 碳排放量少于新产品的碳排放量时,有偿分配碳配额会促使回收率上升;同时本文最后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碳配额分配政策,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较为有效消除碳配额有偿分配对于回收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以后政府制定碳减排环境下废旧物品回收相关政策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沥青路面再生工厂获得更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布局优化方法。首先,确定再生工厂布局的约束条件,并以非物流相关性最大、物料搬运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最少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工厂布局优化模型;其次,基于初始布局方案,采用实数分层编码及排列组合方法对各功能区的初始位置进行交叉互换,并根据约束条件进行筛选,得到合适的初始种群;再次,针对横坐标层与纵坐标层进行算数交叉,变异时坐标层采用多点变异,放置方式层采用单点变异,并引入模拟退火算子;最后,以某再生工厂为例对改进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迭代次数较传统遗传算法减少34次,目标函数值较文献中遗传算法减小0.009 9,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优化后的方案每日物料搬运成本减少14 468.85元,碳排放减少30.59 kg,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效率较高,可为沥青路面再生工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电动汽车快速补能,面向电池交换的充电方式,研究了城市路网上电动汽车换电站的选址问题。首先研究了电动汽车用户的路径选择,基于交通网络均衡状态和换电站选址方案的相互影响,建立站点建设成本和出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换电站选址优化模型。然后预测不同方案下的交通网络均衡状态,并依据预测结果评价选址方案的优劣,最后设计求解算法,利用襄阳东津新区的路网及居民出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可靠性,求得换电站的最优选址及换电需求。研究表明,建立的电池交换式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模型可以获得路网路段流量及换电站处的换电需求量,给出最优的选址方案及换电站建设时序;电动汽车混入率对换电站布设、交通网络均衡状态有较复杂的影响;交换站数量的增加能减少出行成本,但边际作用递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换电站的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端物流服务集成商与库存配送服务商为研究对象,以集成商的供应链网络成本最小、服务商的运营成本最小且准时制供应为目标,深入研究考虑碳限额、碳交易机制以及残次品处理的多供应商选择多产品多阶段库存配送问题,构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双层库存配送模型。利用双层全局--局部--邻域粒子群算法 (Bi-GLNPSO) 设计了模型求解方案,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探讨了碳限额和碳交易机制对总成本和库存配送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