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雪霖 《当代经济》2006,(21):20-21
组织公平理论认为,当员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会产生不公平感,不公平感将导致员工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将体现在消极的行为上或态度上,如怠工、缺勤甚至离职,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组织公平理论认为,当员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会产生不公平感,不公平感将导致员工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将体现在消极的行为上或态度上,如怠工、缺勤甚至离职,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加速,企业变革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途径,企业管理人员不但要研究员工现时的不公平感,更要研究员工预期不公平对企业的影响,因为后者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更大。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西方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企业变革时期员工公平理论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Shapiro、Kirkman和Anthony等。一、研究员工预期不公平感的…  相似文献   

3.
政治技能是员工在组织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有研究探讨员工政治技能与个体行为倾向的关系。以华东与华北地区26家企业203名员工为被试,综合计划行为理论、印象管理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采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组织信任、一般自我效能、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员工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尽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都显著相关,但并未在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中表现出所期望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受训员工离职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受训员工离职现象,系统地分析了受训员工流失的企业内因,力争在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培训机制,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成功和有效的员工培训和培养计划,不仅提高了企业员工素质,而且满足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员工,企业都负有进行培训和培养的任务。培训和培养不仅仅局限在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重点应当是企业员工的岗位再培训。这不仅能提高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知识,通过对员工其他技能的培训,是对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6.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就是激发士气,鼓舞干劲,即通过某种有效方法,激发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过程。薪酬激励只是员工管理中采用的最基本的激励方法。一般认为,给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待遇就可使员工快乐,达到激励效果。其实,我认为金钱的确实是激励员工的主要因素,一个稳固的报酬计划对吸引、保留优秀人才的确非常关键,但在实践中金钱并不总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在许多方面它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原因很简单,金钱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具有短时性,额外得来的现金很快会被员工花掉并很快被遗忘。而公司希望的激励却是长期性的。事实上,一些非现金却能有效激励员工的方法一直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下面介绍一些不提高薪酬激励员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索性研究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预测作用,揭示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发生作用机制的"黑箱",搭建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两大前沿研究的桥梁。以山东、北京等地32家企业247名员工为被试,运用SPSS17.0与结构方程(SEM)模型,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探究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其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政治技能对组织地位感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翁杰  翁宇 《生产力研究》2006,(4):21-23,96
文章应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导致企业培训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了促使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更多资源,政府需要实施相应的强制性、诱导性和参与性的促进政策。在当前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中,实施诱导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促进政策,有助于将企业培训投资塑造成由需求直接驱动的自发性战略投资行为,从而增加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专有知识视角下人力资源内部化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德俊 《经济管理》2003,(16):50-54
专有知识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具有专用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内部化的人力资源战略。根据员工掌握知识的专有程度和战略价值性的大小,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各企业都费尽心机。而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已经不单纯考虑待遇的多少,还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成长。现在,企业内部都流行这样的话:“给员工发福利不如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员工不仅渴望得到好的待遇,更渴望得到成长和提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3)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分为三大类: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各单位在人员的使用、培养、职务晋升、待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人员的使用方面,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在人员的培养方面不作为、不重视;在人员的晋升方面,不民主,不公平;在落实待遇方面,"官本位"现象突出,行政职务高高在上,工勤技能、专业技术没有体现出技术含量。在对人员待遇的危机管理中就需要管理层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危机管理,避免、减轻、消除员工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员工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  相似文献   

12.
企业团队中拆台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川 《经济师》2007,(9):220-221
文章在建立了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企业团队激励机制模型,由于团队内部相互拆台可能发生,于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拆台行为的激励模型。拆台会导致努力水平降低,团队产出减少。为了防止拆台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引入基本目标要求建立了减弱拆台行为团队分析模型。分析得到在团队组织中,引入基本目标后,员工的拆台倾向将减弱。同时如果员工满足的最低目标不超过最优产出时,其努力水平将减少。  相似文献   

13.
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范式与学习范式,从个体技能柔性视角揭示组织开发实践与员工自我开发及两者交互效应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519份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组织开发实践与员工自我开发对技能柔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技能柔性对员工创新行为亦有积极正向影响,技能柔性在组织开发实践、员工自我开发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两者交互效应对技能柔性的积极作用不显著,进而技能柔性无法在两者交互效应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在充满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中,技能柔性是打开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然而,获取这把“钥匙”的组织开发实践与员工自我开发之间如何实现目标相融、彼此协同,是一项复杂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82个浙江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了浙江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倾向与组织层面各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员工对薪酬待遇维度的满意度最低,离职倾向与组织层面的六维度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得到了预测员工离职倾向的回归方程式,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氛围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在提高居民工资的同时有效缓解薪资差距,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将市场势力引入收入分配问题中,基于工企数据和反垄断行政民事诉讼数据和最低工资数据组成的合并样本,构建了“企业-员工”私人议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境下的工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产品与劳动力市场具有“双边市场势力关联”特征,企业可以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调节双边市场势力的分配。在上述环境中,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扩展势力不仅使员工租金分享能力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技能员工间的工资差距。这种市场势力关联引发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具体表现在,产品市场推动的政策改革虽然减弱了企业产品市场势力从而有利于效率提高,但是其引致的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扩展势力的行为却会使员工租金分享能力降低并扩大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加强《竞争法》与《劳动保障法》的协同可以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竞争政策也需要建立起“收入分配中性”的执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黄圣 《发展研究》2007,(11):81-82
员工的待遇包含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两个部分,精神待遇由于其隐蔽性容易被管理者所忽略.企业应当注重精神工资的发放.精神工资能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终极需求,使物质激励的效果事半功倍,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管理者应当善于运用亲情理念,充分肯定人的尊严,进而巧妙使用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差异-减少机制和自我验证理论,探讨资质过高感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资质过高感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在资质过高感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负向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了资质过高感与员工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领导政治技能越高,资质过高感对员工核心自我评价的负向影响越小;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了资质过高感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间接影响,领导政治技能越高,资质过高感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就越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使得人员素质测评已不仅仅是学术上和理论上的研究.而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合理而充分地运用人员测评将是我们面对激烈竞争和种种挑战的必经之路。然而,实际上,现有的人员测评体系经常出现失真的现象。这样的测评结果导致企业无法准确辨识员工的真实能力和工作状态,使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不可能;部门主管和员工认为素质测评不过是个形式,这样混淆了员工自我评价的标准,失去了技能提升和改进的目标和动力。最终导致测评的作用大打折扣。笔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研究,试图总结出导致人员素质测评的因素,从而为测评者有重点地解决失真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明 《技术经济》2002,21(1):35-37
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企业所作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努力。  相似文献   

20.
培训是组织实施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学习行为或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乃至行为发生定向改进,从而确保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文章比较了培训的10种主要方法,探讨了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形式、过程、柯氏评估模型及不同培训目标在不同培训方法下的有效性,以期指导气象企业的教育培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