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格尔木路口的路通向远方,远方是六月飘雪的天空,天空下是拉萨城,拉萨的阳光最丰盈。路通到可可西里被截去了一半,那儿正修一条世界上最高的铁路。牧人赶着牦牛从工地上慌张地走过,藏羚羊仰起头安静地望着。唐古拉生长着新的脊梁。路上有一个姑娘,她像所有的姑娘一样正经受着爱情的折磨。但她不像所有的老人那样去磕长头祈祷,却只是站在山坡向远方眺望。  相似文献   

2.
柜台前     
“姑娘,你,你找错钱了……”一位中年妇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到下班时间了,顾客特别多,柜台外晃动着数不清的脸。我这个在老区邮电所工作不久的姑娘不能不感到有点心慌。晚上六时半的电影和一张英俊的脸又不时地催着我。咳!偏偏这时她来说我找错钱。我瞟了她一眼,生气地说:“当时为什么不点清楚?”我没有停下手。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小河     
我的故乡,有一条小河。那是一条很小很小的河流,地图上没有她的位置,更谈不上名声远扬了。然而,我对她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想念她,就像想念初恋的情人一样。小河的名字叫仙子河。小河是由山中的一些涓涓的溪流汇集而成,绵延婉转地从山谷中缓缓流出来,滋润着大地,造福一方。河的两岸,草木葱茏,顺着小河的去向,天然地形成一条林带,小河也正若隐若现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飘逸。小河就像那位仙子一样富有情感和个性。秋冬时节,河水平缓、宁静,清澈明丽,水中鳞甲,往来翕忽,悠然自乐。有时,眼前飘来的一些枯枝落叶;有…  相似文献   

4.
在人的认识领域内,谁是无价之宝?有的把金钱、爱情、孩于及安乐看作无价之宝,有的则把时间、知识及对社会的贡献看作无价之宝。观点不同,衡量无价之宝的尺度也不一样。一天,时间小姐和黄金姑娘遇到了一起。时间小姐很关心政治时事.她从收音机中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再次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各金融财团大肆抢购黄金。英国伦敦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飞涨到每盎司835美元,比1968年的比价提高了23.7倍。”时间小姐又惊又喜地对黄金姑娘说:“听!你的身价又提高了,你可真是无价之宝呀!”黄金姑娘立即说:“无…  相似文献   

5.
渔村品鱼     
到西藏唯一的渔村──曲水县俊巴村,不吃鱼那将是一件憾事。我们来到俊巴村的第二天,便吃上了两餐香喷喷的鱼,渔民从拉萨河打来的鱼有大半萎,里边有胡子鱼、白鱼、大嘴巴鱼。薄皮鱼、卡瓦鱼。白嘴角等,据当地渔民讲,还有金鱼。除这些鱼外,令人吃惊的是,还有一条鲜红鲜红的鲤鱼,长约八、九寸,重约一公斤。在拉萨河的历史上,没有红鲤鱼的记载,为什么现在会出现红鲤鱼呢?原来,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劳动人民文化宫水潭和布达拉宫北侧龙王潭管理部门从内地引进了大批红鲤鱼,两潭均外接通往拉萨洒的水渠,一到夏秋雨季涨水,红鲤鱼便…  相似文献   

6.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扑进了拉萨的怀抱。 车子开到布达拉宫广场,眼前顿时出现一座宏大的红白相间的建筑。我不止一次地在电视,杂志上看到过这座神秘建筑,如今身临其境,心中便有了更多虔诚的情愫。  相似文献   

7.
农村缺什么?     
回故乡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心中装着对一个生命整整一生的怀想。正是这个生命的终结,才使我有回故乡的机会。故乡昔日的美好,在车子进人故乡境内的坑洼不平的乡村马路上远去。这是我多么熟悉的路啊!多少次我在梦中走它,多少回我在心潮低落时想它。可那些现实已与今天的现实离得太远。这里明明是一条铺满浅浅青草的路,路的一旁是山,山上长满了挺拔的苍松翠柏;路的另一旁是河,一条几丈深且清澈透底的河。河的两旁有一蓬一蓬的慈竹,弯着腰,护着河,又像是爱美的少女,借水照她窈窕柔软的身姿。起夜露的早晨,我总踩着晶莹的露珠去上…  相似文献   

8.
这年头假钱越来越难以分辨,可有些人明知是假钱还让其流通在社会中。记得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买完东西就直接去餐馆吃饭,付账时老板对着钱是照了又照,摸了又摸,看他那一脸的势力相就可恨!后来他实在是分辨不出就让另一个服务员看,当时我还想:这钱是刚从超市找的,不可能有假的,超市不会收假钱再把它找给顾客的。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天真了,老板冷冷地说了句:“姑娘,这钱是假的,你换张吧!”当时我就愣住了,心里很不舒服,难受极了,50元钱可是我几天的生活费啊!钱是不多,可对于我来说那可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喜欢这条河。喜欢这条从德令哈穿城而过的终年不冻的浅蓝色的河。21岁。第一次看见,第一次看见的第一眼,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这条河。已经很遥远了……  相似文献   

10.
我不喝酒,不是不敢或不喜欢,而是完全不胜酒力。每次勉为其难地灌下不到半杯,脸就开始红得像关公再世,人也进入半昏睡状态,所以我完全没有体验过"传说"中那种喝酒很H1gh的感觉。远赴猎人谷葡萄园品酒然而,这一切却在两次的澳洲之旅后有所改变。几年前,我首次到悉尼。  相似文献   

11.
痛就不是梦     
痛就不是梦徐志忠轻轻把我的小窗擦得一尘不染,可是窗外的风景只有白云两朵。一朵像一片烂棉絮,另一朵像烂棉絮一片!那最艳丽最芬芳最热烈最的人的销魂沁骨的花瓣,25年始终只是望眼欲穿的渴盼。她那天使般的圣颜,光泽了整个人间。却也只有在我梦中显现!梦中恍惚有...  相似文献   

12.
人妖工业     
我从泰国回来,到机场接我的司机向我问的第一句话是:“跟人妖照相了吗?”呜呼呀!泰国的人妖竞然在中国如此地深入人心。中国人去泰国,不和人妖合个影,似乎就不能说你是真正地去了泰国。当司机知道我没有跟人妖照相,他感到失望和不解。我告诉他,我是认真地观察和了解了人妖的……在暹逻湾里,停泊着一艘大船,叫“东方公主号”。每隔一个小时,由几条小船将提前买好票等候在岸边的游客,送到“东方公主号”上,去和人妖联欢。每一场的联欢时间为1个小时,场与场之间休息15分钟,是流水作业,各个环节衔接地都很紧凑。钱也像流水一样…  相似文献   

13.
千年的巴山夜雨,滋润了她千年……千年的她,用她的身体和灵魂,滋润着我……那年,即将告别一个时代的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情节的种子便被深深地埋进了成都那湿湿的泥土中,于是,我如痴如醉地爱上了这个城市。从那以来,这座城市,以及在这座城市里体会到的爱、恨、欣喜、悲伤、幸福、哀愁,纠缠着我的内心,纠缠着我的灵魂,让我一次次地想要逃脱,却一次次地回头,心甘情愿地再次陷进去,再次被她俘虏,而且越陷越深。成都,你就像我的恋人,爱你有很多理由,但是也不需要理由,对我而言你永远是灰色的,却也让我欲罢不能地去爱,永远地去爱……  相似文献   

14.
古城南二环路像一条彩带,一头系着我家,一头系着我所工作的单位。清晨,洗漱完毕,我悠然出门从家到单位;傍晚,我从单位自得地回到家,我不喜欢骑自行车,每天便这样来回步行着。  相似文献   

15.
赞美到痒处     
陈筠 《中国报道》2010,(10):109-109
我妈的同事李阿姨以爱夸人而著名。有次我跟着她去逛街,出门前她很夸张地赞美我的外套,但回来时,她又表扬了我新买的大衣——说的是"还是这件好看,先前穿得像什么样子嘛"。  相似文献   

16.
长征河畔护林女陈新湖,张文斌,王筱卿在红军长征跨过的第一条河─-江西于都贡水河畔,有这样一位贫苦农民的女儿,35年如一日,与青山、小屋为伴,看护着一片山林。姑娘熬成了者太,青丝变成了白发。而她看护的这1200亩山林,却由昔日的荒凉空旷变成了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17.
左元龙 《东北之窗》2012,(15):127-127
刚刚升入初一,便莫名喜欢上了同班的语文科代表红。那一年,我十四岁。 开朗的红也许没有发现,一个平日里少言寡语的男孩半是欣喜半是愁的心事。 我暗下决心,要用夺目的文采吸引她的目光。我开始更勤奋地读书、更用心地写好每一篇作文。不长时间,高分作文的名单里出现了我的名字,有一次老师还将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让科代表的她在全班大声诵读。那一刻,我像是一个凯旋的将军,心头汹涌着不被人察觉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文艺副刊     
独破庐联话秋风从积水潭地铁站出来,来到积水潭桥,凭栏俯瞰着那条毫无生气的水道,陷入沉思。“秋风,发什么感慨呢?!”秋风回头,是夏云,7位很靓的女孩。秋风又转过头去,依旧看着那条水道,没有说话。“是不是在回忆大学时的……”“你知道还问什么?”秋风的冷淡并没有减却夏云的热情,夏云凑到秋风的身旁,并且很快地贴在一起,很投入地说:“要不是你,两年后的今天我怎么会和你在这里……”秋风把夏云依在肩上的那部长发闪开,毫无表情地说:“我想的是那年我为什么没从桥上跳下去!”“你跳了!”“不!那只是我的身子,可我的…  相似文献   

19.
陕北女子     
人说陕北的女子美,我见过画中那穿着红裹肚,站在崖坡上唱哥哥的陕北女子,袅袅身影,万种风情。现在我真的怀疑,这高原如此贫瘠荒凉,能长出那般风丽的女子?快到中午的时候,我终于看见了土著的陕北女子。那是一群活泼的姑娘,她们正与一群小伙子在路边栽树。她们虽然没有穿红裹肚,但头上顶的头巾却万紫千红,足以与红裹肚媲美。姑娘们低垂着头干活,头巾飘飘荡荡遮去了整张脸。一阵风吹来,吹掉了一个姑娘的头巾,使我有机会看到了上著的陕北女子的脸!我该怎么形容?这是裸露在强烈阳光下干涸土地的脸,是被大漠风沙肆虐的脸。我问她们为什么在六月天还顶头巾?她  相似文献   

20.
“喂,你好!我是张姐!”“小杨,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吗?”“你生活有困难吗?”“小杨,欢迎你到西安来!你来了,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那好那好!小杨,再见!哦,再见!”这是两个人在通电话。准确地说这是“张姐”和“小杨”在通电话。电话线宛如一条涓涓的细流传达着彼此的感情。当然,因为我在这一边,只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