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质量可持续为导向引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突出集群的特色优势,以主导龙头产业为中心聚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最大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集群的协同创新。针对现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发展环境不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同创新度不高,地区分布差异大、区域协同联动力度不足等短板,一要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放眼全局因地制宜,掌握相对优势;二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完善配套机制;三要针对性地固链强链,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四要注重解放思想和畅通就业市场,扩大发展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2.
大连对标建设海洋中心强市迫切需要拓展完善航运经济业态,持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大连地区经济总量,深化同腹地经济联系,拓展域外经济合作空间,用足资源优势,增强金融实力及人才吸引力,优化营商环境。已经具备的政策基础为大连推进上述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初始政策环境,但微观基础不活、产业与区域协同乏力、财政压力较大则在相当程度上阻滞大连推进上述工作。为此,大连宜挖掘现有规划执行潜力,增强微观经济基础活力,提高产业与区域协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陈浩  罗力菲 《改革》2023,(5):105-123
要素在区域空间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京津冀区域内城市和周边参照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显著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京津冀区域内城市的要素流强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更高水平的增长,基于多种方法和策略的再检验佐证了增长效应的稳健性;比较不同类型城市的政策效应发现,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中心城市、功能转移城市和轴带发展城市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更强,城市规模较小、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掣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政策通过资源高效配置、规模报酬递增与前沿技术进步三条路径,推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加大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力度,探索建立城市群全域要素流动的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空间配置优化,推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市场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本文基于对市场一体化细分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和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内涵理解,特展开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旨在了解人们对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感知和评价,探索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现存的主要瓶颈和解决之道,为政策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价值。调研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完善;商品市场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有效发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就业保障等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及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协调机制不健全、资本业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无序竞争等。为此,本文提出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蕾  李梦泽  薛钦源 《改革》2023,(1):83-94
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是推动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及交易环境日益完善、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市场法律制度基本确立,但也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机制不健全、数据安全监管及隐私保护能力不强等问题,面临要素供给成本偏高、要素流通渠道及规模受限、安全稳定发展存在挑战等现实约束。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应更多关注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提升和高质量数据要素交易平台搭建;明晰数据要素的“权”与“利”,丰富数据要素交易模式,完善数据要素估值定价机制,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加强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及反垄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法治建设,加快数据安全技术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熊珍琴 《改革与开放》2023,(22):44-49+5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针对区域分化明显的特殊类型地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在党中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下,湖南省、江西省各级政府破除行政壁垒和制度壁垒,积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构建省际合作新机制,谋求从“阻隔效应”向“桥梁效应”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两省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深化合作积累了经验,并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模式和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将湘赣边革命老区打造成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作出战略部署,在厘清两者耦合目标和现实困境基础上研究共进路径,有助于对接国家发展要求,加快湘赣边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提高其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整体效应,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命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在区域统筹、集聚创新、平台搭建、开放共享、金融服务等方面强化协同合作,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其所形成的经验对于都市圈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促进都市圈协同创新,要以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突破口,健全都市圈统筹协调机制,探索都市圈城市协同合作机制,完善都市圈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都市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实践形式,探究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的现实基础、绩效状况并审视其一体化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区域,利用构建的模型并对其旅游合作绩效水平与发展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是一个天然具备一体化合作现实基础的文化生态旅游区;河西五市间的旅游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合作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其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还处在合作启动实施阶段。本文针对阻碍区域内产业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提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方式与战略选择。近年来,东北地区城市群依托空间分布形态优势、交通区位联结优势和核心城市的引领与示范优势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要素的空间流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城市群相比,在城市群区域协同治理、功能定位、要素配置、产业合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赋能。为此,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应因地制宜发挥域内优势,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构建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协同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城市群一体化管理,共同推动东北地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产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宁波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协同为导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工程,积极探索新型工作推进方式,努力提升产业链和工业基础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为主要框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王婷  芦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9):41-44
文章首先回顾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各种观点,然后从产业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间合作、协同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建立城市群区域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的开发和扶持、建立城市群内合理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以及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给出促进城市群经济不平衡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泛珠三角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合作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业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经济成份,信息化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加强泛珠三角信息产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泛珠三角地区应重点从信息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整合、信息化合作体系建设、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等三个方面具体推进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合作进程,并应在规划与政策引导、环境建设、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可行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司咏梅 《北方经济》2017,(10):44-47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并实施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方案》,我区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政策机遇,作出了与山东省建立对口合作机制的决策部署,目前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根据《方案》要求,我们认为,加强蒙鲁对口合作,需要立足已经形成的合作发展基础和各自的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层次,以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要素对接对流、开放体系同构同建等领域为重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符合双方共同发展愿望的对口合作机制,实现两省区互利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区域存在中心城市独自发展会展业、会展市场定位高度趋同、缺乏互补性、行业机构缺少,管理薄弱和产业布局缺乏整体性等问题.长江三角洲会展业整合具备政府合作意识增强、企业逐步展开整合、区域内存在联系的整体性和会展业发展的类似性等条件.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整合创新应采取建立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制定协同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集群化的产业平台、激活联动化的运作要素、实施主题化的整合营销和建设统筹化的大会展区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口岸服务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升级、金融创新与合作、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先行引领作用,积累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社会民生等领域成果显著,通过中巴产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产业振兴带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长足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之后,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其主要目标,但学术界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作者首先假定"一带一路"是一种发展导向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而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性,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基本路径在于机制化。"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决定了在其起步阶段不以设置规则为门槛,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不需要规则和机制化。机制化建设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对接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前提条件。但这种机制化建设不可能复制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化建设的模式,而是需要遵循共商、渐进与义利观原则。以此为前提,"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渝地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具有建设双城经济圈的良好基础。应重点针对成渝地区在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以长江上游生态为屏障、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的高品质美好生活圈,打造成为内陆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