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兵儿 《老区建设》2022,(23):20-26
红色档案蕴藏着催人奋进的红色精神和独特的红色基因,有利于传承革命信仰、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提升精神境界、增强教育实效。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课,主要存在着内涵解析不透彻、体验感悟不深刻、资源利用不充分、融入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深挖红色档案思想内涵,做好融入设计;转换话语体系,拓宽实践渠道;强化体验感悟,加强校馆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的铸魂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亲和力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重点,教育领域愈发关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背景下,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上的价值,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与关系,探讨现实困境,研究其引入思政课的原则路径,坚持政治性、适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以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融合、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教育载体的深度化开发、教育主体的专业化培养为重点,以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然而,地方红色文化高质量融入思想政治课程面临一系列挑战。文章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肖赞 《特区经济》2023,(8):20-23
广东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四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国内对“四史”教育的研究探讨目前也有了较多研究成果,但还有较大研究提升空间。探索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的路径,打造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四史”教育模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艳 《特区经济》2023,(12):157-160
红色文化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数字化方面面临着资源缺乏,需深入挖掘和立体开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需加强有效使用、融入思政课不够深入,需优化等实践困境。为此,本文尝试从精度、广度、深度三重维度来设计开发数字化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共享平台、优化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路径,以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阐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融入高校思政课理论的根基;阐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基础;教师"学懂、弄通、做实"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首要前提;创新教学方法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途径;"知行合一"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旨归。  相似文献   

9.
杨凯 《理论观察》2022,(12):150-15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问题链”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设置为主要方式、以“链”为主要形式呈现于课堂教学之中,该模式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兼顾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关注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问题链”,目的是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张营 《理论观察》2022,(2):41-43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离不开高校思政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在价值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完成教育要求的客观选择。在理论维度上,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内在契合性和包容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能。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则需要高校坚持“两个结合”,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余仁丽 《改革与开放》2016,(24):103-104
毕节是一个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如何创造性地把毕节红色文化用于当地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毕节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二是毕节红色文化在当地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意义,三是毕节红色文化在当地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南路革命文化作为地方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红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粤西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内容体系中,能够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争做“爱国、奋进、务实、力行”的时代新青年。因此,为推动南路革命文化与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有机融合,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现状,厘清粤西高校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将南路革命文化有效地融入粤西高校思政课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微社会”教学模式即以“课堂+微社会+社会”为建设模式,以和谐共享、实践创新为建设理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例如全忠投影、3D影院、红色景区及文化虚拟场馆等,补理论教学之缺,查实践教学之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体验社会,读解、参与并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平台.“让社会走进高校,让高校走向社会”的“徽社会”教学模式以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解决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有效参与的难题,重塑了思政课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不言而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信息时代为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在梳理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桂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加快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步伐。  相似文献   

18.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凭借其独树一帜的优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广泛,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通过分析微课的基本含义,研究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在高校思政课中构建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时代对教师要求的最强音,而习近平对做好教师作了深刻的阐述。其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德才兼备为基础贮能,儒学修养促诲人不倦。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群体,要按照习近平好教师标准规范行为,做到理想信念坚定,道德修养高尚,学识水平过硬,仁爱责任并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