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2003年起,按照“造船总装化、生产社会化、配套本地化”的现代化造船模式要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全力加快企业上档升级和向现代化、国际化造船企业迈进步伐。按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和新标准及新规范的要求.该公司先后自筹资金10亿多元改造和完善了造船工艺流程.增加了满足新标准和新规范要求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造船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造船量稳居全球第二位.已跨入世界造船大国,走向强国的行列。造船“总装化”已成为造船企业的发展方向.船厂集中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船厂资源.扩张规模效益,缩短造船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已成为造船企业的首要任务。而造船企业的物资管理.随着造船“转模”的不断完善。需不断创新物资管理方式跟上造船转模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韩国造船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宁造船海洋、STX造船海洋、韩进重工等大型造船企业.因为他们是韩国造船业乃至世界造船业中的顶级“选手”。而在这个世界造船大国、强国中.我们对那些中小型造船企业的了解相对较少,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韩国中小型造船企业的情况陆续浮出水面.正逐渐被业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0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近期新鲜出炉,根据这一业内最权威的统计报告,去年中国造船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扩大,造船完工量再创历史新高,新船成交大幅上升.手持订单企稳回升”。然而,由于预计未来国际造船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航运市场波动加大、供需失衡情况加剧,行业协会指出.中国造船企业需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奋力拼搏,而2011年,则应是“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一年.造船市场用“冬意正浓”和“内外交困”来比喻.可以说是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经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在韩国主要大型造船企业之中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脱造船”之风.韩国业界和媒体将其称之为“脱造船风潮”,所谓的“脱造船”指的是韩国几家大型船企经过金融危机后进行总结反思所作出的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调整:摆脱对造船的过分依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凭借其灵活机制敢于创新的优势.自2008年.造船三大指标就全面超过“国家队”。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在经过几年的船市繁荣期后.凭借灵活的机制和较强的危机意识.通过加大投人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在积累了资本和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经验前提下,在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次采用平地船台建造的7.6万载重吨散货船1月20日在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顺利下水,创下了国内平地造船吨位最大的新纪录,成为江南造船史上又一项“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航运市场进一步恶化.弃船成为当前造船市场的“片尾曲”。造船合同通常含有一些船东弃船条款.其中最主要的是船厂无法在消约日(最后交船日)之前按合同技术规范完成船舶建造、海试、交付,船东可以弃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活力和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在短短二十多年中迅速发展壮大。2007年.我国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已发展到与“国家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造船集团平分秋色的地步.2008年.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造船三大指标则全面超过“国家队”。可以说我国地方和民营造船企业的发展.对形成我国船舶工业合理的产业结构、良性的竞争格局、促进地方工业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韩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一致认为,韩国的造船工业要以设计和技术开发为先导,取得突破,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造船第一。强大的设计和技术研发阵容设计和技术研发的成败关键在人才。韩国的大型造船企业在该领域拥有强大的团队。  相似文献   

12.
政府和市场永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当市场不顾及政府的理性指引而经历非理性指数增长后作出“自由落体”运动时,政府纷纷拿出各种应对举措来改变市场运行的轨迹。为了应对这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些视造船业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新兴造船经济体纷纷主动出击,颁布或准备制订扶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将在造船业发展低迷时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发挥着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国际造船市场受世界经济、欧债危机和海运低迷等的影响是一个不景气的季度.全球新船签单成交量锐减.船价下行.全世界造船企业的手持船单累计数量大减.造船企业均面对着重大的压力和经营困难。韩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国,但在上述市场大环境之中.其造船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一季度的新船接单量.新船接单总计金额.手持船单总量和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均呈现出了两位数的下降:主要大型造船企业在海工装备接单方面有所建树.众多中小造船企业新船接单廖廖无几.绝大多数仍处于零接单的危机境地.  相似文献   

14.
作为韩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造船业,目前由于受到航运市场低迷、船东撤单和资金流动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的中小船厂的经营更是举步维艰。围绕该不该救助.如何救助,韩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5.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known as “the head of comprehensive industries” among all national sectors, due to its wide-linked production line, long production process, and huge investment for each order. single order to build a 10,000-ton vessel can provide 3,000 jobs for shipbuilders and related upstream industries.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shipbuilder. In 2008, China shipbuilding capacity amounted to 2,881 million tons, 29.5% of the world total; China's ship orders accounted for 35.3% of the world total, and 37.7% of new orders.  相似文献   

16.
As part of the ten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plan,shipbuilding industry attracts the society's attention.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from China Association of National Shipbuilding Industry,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9,there was hardly any new ship order,while the key shipbuilding companies under monitoring only got new ship orders of 440,000 dead weight tonnes(DWT),down by 95.6% from those of the same period in 2008.  相似文献   

17.
船舶行业历来是被认为技术先进的行业.国内外对船舶采用高新技术一直是持有鼓励的政策。然而.光纤在船上的应用还远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目前,光纤除仅仅在科学考察船、军用舰船上少量使用外.在商用船舶上对光缆的使用基本上属于空白。因此.为了尽快提高船舶科技水平.确保航行安全.提高航运经济效益和船员文化生活质量.节约材料.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有必要在船上大力推广光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系列船舶建造新标准相继出台,主要包括《油船和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国际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Ⅵ)、《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等。业内专家表示,这些新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国造船业来说,既是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造船和航运造成极大冲击.船舶融资也被视为高风险。造船界在实践中已经采取了风险防范措施,但对于船舶融资中的诸多惯例和创新.缺乏系统而深人的理论分析。因此。多数人对船舶融资的相关措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国是造船和航运大国,船舶融资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拓展船舶融资业务.也必须切合本国实际,因此,认知船舶融资相关举措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发展并创新自己的船舶融资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行业组织结构。愈发成为保持我国造船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本刊在本期推出涉及航运业、造船业兼并重组以及产业政策的一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