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大诗人歌德当年曾如此咏叹“没有什么能使你着迷,你飞来,停留在一个魅惑下面……”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魅惑”驾临德国在这个缤纷的六月2006世界杯的梦幻舞台已经徐徐打开我们更关注的是来自足球场外的两大势力——媒体、企业的PK赛这是中国企业掘金2008奥运的一次锻炼和预演他们厉兵秣马,他们一掷千金他们能否收获真金白银他们能否秀出品牌个性我们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杯商战  相似文献   

2.
相俊红  王新业 《经营者》2006,(12):28-45
德国大诗人歌德当年曾如此咏叹 “没有什么能使你着迷,你飞来,停留在一个魅惑下面……” 几百年后的今天 这个“魅惑”驾临德国 在这个缤纷的六月 2006世界杯的梦幻舞台已经徐徐打开 我们更关注的是 来自足球场外的两大势力——媒体、企业的PK赛 这是中国企业掘金2008奥运的一次锻炼和预演 他们厉兵秣马,他们一掷千金 他们能否收获真金白银 他们能否秀出品牌个性 我们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杯商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 每个企业都逃脱不了上帝的诅咒,中国企业只要是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会失败。中国民企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我个人认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方式并不算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民族在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后,你再问他们准备怎么做企业,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要做大做强。我敢说: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不但举不出成功企业的例子,也算那么两三家跨进了这个跑道,能不能做成功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黎婧敏 《新前程》2006,(7):68-69
四年等一回,这个夏天注定属于世界杯。以世界杯的名义“彩排”管理,你可能发现,球迷员工“迫使”你“发明”了不少管理创举。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战略都应当注意一个聚焦点。我们的战略聚焦点往哪聚呢?就是要形成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你这个企业、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竞争将必败无疑。那么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谁完成、谁提出的呢?是人才。 西方学者检测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有没有战略,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存在于我们头脑里面。比如我们问一个企业:你有战略吗?你有人才战略吗?他们回答说:有的,我给你念一段。别念了,  相似文献   

6.
足球是圆的     
李骞  吕南 《经营者》2006,(14):8-8
2006年6月9日到7月9日,是全世界球迷狂欢的日子。当32支球队在德国厮杀的时候,足球场外围绕其展开的“商业世界杯”大赛早已进入如火如荼之中。尽管这次世界杯中国队“无奈”缺席,中国企业的参与热情却丝毫不减。还在去年底,中国移动就耗资上亿元拿下央视世界杯节目的两个冠名权——《2006年世界杯赛事直播》独家特约播出权和《2006年世界杯射手榜》独家冠名权;而今年联想、TCL则以天价签约罗纳尔·迪尼奥的方式切入世界杯这块大蛋糕。看来,世界杯不仅是球迷的狂欢,也是大大小小商家的狂欢。球场上有句名言“,足球是圆的”,意思是说球场上…  相似文献   

7.
耿秋 《中国新时代》2012,(10):60-62
“你看,这是一个老客户打来的电话,让我们帮他们招一个董事长助理。”挂了电话,FESCO Anhui公司总经理颛孙书勤高兴地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客户的维护就是这样,当客户对你产生信赖之后,我们就是企业的大管家,企业有任何服务需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FESCO,而不是其他人。”  相似文献   

8.
郎咸平 《经营者》2004,(1):28-28
每个企业都逃脱不了上帝的诅咒,中国企业只要是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会失败。中国民企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我个人认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方式并不算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民族在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后,你再问他们准备怎么做企业,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  相似文献   

9.
更正启事     
《中国总会计师》2005,(12):67-67
文化差异一个经济学新定理发表了并且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英国人:“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经受得住事实的检验吗?”德国人:“你的这个定理与其他的基本定理相冲突吗?”法国人:“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翻译成法语吗?”日本人:“你的老师是著名教授吗?”登山一群经济学家攀登阿尔卑斯山。出发几个小时后,他们彻底迷路了。其中一位很是认真地研究地图。正着看,反着看,侧着看,倒过来看,又是打量周围地形,又是用罗盘定位,还眯着眼睛目测太阳高度。最后,他终于说话了:"诸位,看见那座大山没有?"看见了。"众人满怀希望的回答。"根据地图,我们正站在那座山顶上!…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世界杯在德国举行.这一届世界杯给了这个世界更多的激动,它让人们有理由认定,世界杯足球赛是这个世界上的很特殊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11.
4年一届的世界杯,是足坛豪门奉上的一道饕餮大餐。万事利为先的众商贾早就挖空心思参与其中,试图在这豪华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众商家拾柴火焰高,世界杯“钱景”颇为乐观,不少德国人相信,世界杯足球赛不仅是体坛盛事,更会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有人甚至乐观地估计,世界杯将最多可使德国经济增长0.6%。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2022,(3):2-3
数字化正在重新定义商业、产业、文化乃至我们的生活方式。拥抱这场大变革,是这个最具不确定性的时代最具确定性的动作是让“传统企业”这个概念谢幕的时刻了。将时钟调回到十年前的商业世界,你会发现彼时突然流行各种豪华“赌局”。“赌桌”一端坐着雷军等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另一端是董明珠等实体企业的代表。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现场,他们的“赌资”张嘴就是10亿元。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从报纸上得知武汉市洪山区和随州市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时,就忙将消息告诉我们处里的年轻人,结果有两个人报考了。我的两个副手也同我商量,给他们些时间复习考试,将他们手中的活儿分给我们在家的人做。在家的人都有谁?除了三个处长,还有一个“兵”。这“兵”怎么不去报考?我又问了他几次,可他幽默地说:“我们都走了,不只剩你一个光杆司令?”哦,我无话可说,也如此回了他一句:“那么好,我们北大的高材生,他们两个人的活儿你就多揽点儿哟。”这个高材生本是“牛郎”在南,“织女”在北,也隔了条长江“银河”,可那两个周末就是没有回家,只为分担他们两个留在处里的工作。难道他不敢报考?我想不是,别人也是从基层考到湖北省这个首脑机关的呀!  相似文献   

14.
南孚启示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5,(20):46-48
南孚本来像一个笋尖,结果被吉列、宝洁等大山头覆盖住了。它还有出头之日吗? 在签下和摩根士丹利的八股协议前,牛根生来到山城福建南平,与南孚电池CEO丁曦明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希望能够得到这个“过来人”对于海外投资基金进入的利弊的全面分析。“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你本身的价值,因为这个这个企业是你的,你才是真正的企业家,你才会关心这个企业的命运。”“最大的危险,就是你会失去对企业命运的掌控。”丁曦明说他对牛根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正想成大事的企业家应当学会仰视你的下属。当你真正谦卑地仰视他们时,你将会发现这些平凡的人开始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2006年9月在北京见到一个五十多岁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老板,他想请我给他的企业讲课。我问他:“讲什么呢?”他说:“就讲怎么当管理者,我们企业这些科技人员搞科研是好手,但是管理和领导能力太弱。我本人没问题,我在部队时,士兵、班长、排长、连长都干过,在科研机构从项目组长、研究室主任一直当到所长,然后又创办这个企业!”  相似文献   

16.
经理箴言     
把员工做大让领导做小在企业当中,我们经常有很多、很多的讨论,我们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我们内部形成了自我否定的文化。但很多人却说:“海尔肯定是不行了,连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不行了。”这就是一种劣根性的表现,是一种悲哀。其实呢?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承认,或者看不到你自身的问题,那你怎么进步,怎么和别人竞争呢?甚至有的企业直到倒台的那一天,还在强调理由,还说“不是我的问题”。《世界是平的》一书说把客户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被称为“智慧先生”并非无功受禄。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处事能力的确棋高一着。让我们看几个片断。 欣赏刻薄欢迎粗暴 智慧先生常说:“我非常注意那些刻薄、粗暴、令人不愉快的家伙,只有他们才会勇于谏言,直话直说。如果你能找到很多的这种人,让他们时刻跟在你身边,然后耐心地听他们说话,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这番话值得所有的企业老板和主管品味。世间有不少企业的大生意.都是毁在阿谀奉承的部属手里。 忠言,往往是逆耳的。智慧先生视“忠言”为良药,企业在他手上,焉能不兴旺发达? 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也…  相似文献   

18.
何雨潞 《中国企业家》2006,(12):114-114
2006年6月10日,疯狂的世界杯开场了。东道主德国队今年用“We are football!”(我们代表足球)这一简单的口号反映自己夺冠的决心, 而瑞士队的口号颇有新意:2006,It’s Swiss o’clock(2006,瑞士时间)! 这源于瑞士是世界的“钟表之乡”。瑞士队希望在德国世界杯上,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企业领袖?我提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期待着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我本人心目中也没有答案。我提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随着我们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在座各位企业家身上的担子,历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做好了  相似文献   

20.
2006德国世界杯终于曲终人散了。作为一项最吸引眼球的顶级赛事,在开赛之前半年.就有无数的行业争先恐后往“世界杯列车”上挤。惟有楼市显得格外理智——至少南京楼市是这样的情形.记者一直关注南京房地产开发商最近几个月的营销广告.竟然没有一家以世界杯为由头进行促销的!一家开发公司的营销总监形象地说.“世界杯对很多企业和行业来说是四年一次的难得商机,但是对房地产来说.简直就是一剂毒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