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G时代,以LTE、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深化发展期,在网络技术、智能终端、业务发展等方面迎来全面的创新,产业融合成为4G时代ICT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知名互联网公司阿里在内的众多民营企业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虚拟运营商牌照,也加速将互联网的基因向电信领域扩散,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深度融合,如何激发出更多的理念、技术和业务创新,释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令人关注。同时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安全问题也需要提早布局,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2.
正4G时代,以LTE、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新技术的刺激下,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深化发展期,在网络技术、智能终端、业务发展等方面迎来全面的创新,产业融合成为4G时代ICT市场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以LTE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市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用户从3G向4G迁移的速度日趋加快。截至2013年底,全球LTE用户数已达到2.05亿,同比增长173%。预计到2015年,全球LTE网络实现规模商用后,LTE用户可达到3.06亿,占全球  相似文献   

3.
<正>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以移动终端直接登陆互联网,形成融合、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途径。理所当然,其蓬勃发展自然离不开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密切协作。而作为产业链顶端的运营商,自然应该成为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创新主体和重要组织力量,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ICT领域,随着民资进入电信业的政策逐渐放开,互联网公司所起的作用越来  相似文献   

4.
正从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到如今通信娱乐甚至办公一体化的智能手机其实也不过30年的历史,这期间移动通信技术从无到有,从低速到高速,从单一到复杂,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4G元年",4G网络的商用给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ICT,TMT无不体现了电信技术正在朝着与其他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方向发展。在大众还在吐槽4G"资费高,不稳定"的时候,移动通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13,(23):11-11
2013年8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8.2亿,移动互联网进入加速发展期,OTT引爆电信业创新,运营商加快4G布局,互联网金融硝烟弥漫,群雄竞相逐鹿移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业整体的发展、用户习惯的变化、投融资的调整,移动互联网行业在2013年进入转型期,遇到发展新契机。从2009年到现在,虽然在产品形态、行业热点、投融资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有前进也有后退,有加速也有萎缩,但是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成为媒体、VC/PE乃至社会生活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产业整体的发展、用户习惯的变化、投融资的调整,移动互联网行业在大红大紫之后,开始在2013年进入转型期,或者说,在转型期中产生巨大的变化、遇到发展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估计达到1000亿元,腾讯、百度、阿里等科技巨头相继投入巨资加强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商业模式探索初见成效。通过形成更为丰富的应用形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入口、数据和盈利方面逐步构建“价值闭环”,正呈现平台整合化、社交网络化、融合应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互联网+"的概念,然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与不同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互联网+"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作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史秋实 《新财经》2011,(9):82-84
移动互联网,这个由手机发力、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新行业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各个领域,手机短信、微博、移动音乐、手机游戏、手机视频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易观报告显示,互联网用户2012年将完成向移动互联网的迁徙,年增长量维持在1亿户以上;同时随着用户以及应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2013年年营收将突破6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网+"长寿村发展新模式,把长寿村的环境资源、生态资源等与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和长寿村品牌深度融合,对长寿村进行市场化运作,促进长寿村品牌效应最大化,加快长寿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通过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加快,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支撑,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着力加以解决。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呈现的四大成效2016年,山东出台《山东省"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得以改变,也使传统文化产业内在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文章从"互联网+"的实质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入手,分析了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催生的两大变革,并利用跨界融合思维,提出了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对深化两者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勇 《中国科技产业》2012,(9):70-71,75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本文从平台、终端、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移动互联网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并分析和预测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从事移动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企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江苏科技信息》2021,(2):24-27
"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行业间跨界融合的速度,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对社会产业和组织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动力、途径进行梳理并思考,提出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融合的发展策略及途径,以期为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T作为一个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IT工业并无软件、硬件和服务之分,到了20世纪80年代,ISV(独立软件供应商)、IHV(独立硬件供应商)和ITN务提供商诞生了。进入21世纪,IT产业向软件、硬件和服务的集成整合化发展,实现了自身的第二次“反者道之动”,同时与传统的通信产业(CT)迅速融合,标志着这种ICT产业融合发展最新态势的移动互联网终于横空出世了!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也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所在,文章分析了制造业与互联网在融合过程中遇到的认识、对接、平台建设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培育新的经济体、建设"双创"平台以及重构产业链来推动制造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郭鸿雁 《改革》2013,(5):106-112
以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产业资源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综合灰色关联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终端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软件层与应用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市场需求(总量)、产业资源、经济增长、产业融合、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结构)由强到弱依次对移动互联网发展产生关联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逄金玉  王楠  肖丽艳 《中国经贸》2014,(16):143-144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爆发性增长,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企业与金融的结合与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大的技术与运营优势,即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拓展移动互联网渠道,实施精准化的营销策略,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独到的发展空间,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处理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8日下午,主题为"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网"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北京201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完美闭幕。共有230位演讲嘉宾,在14个会场发表演讲和参与讨论,320个应用和游戏参与mini展示,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6000名行业人士参会、300余家媒体的500余名记者入场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从生产方式角度探讨了三类制造产业和互联网融合方式,详细介绍了美、德、韩、日四国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政策,并且分析了2013年美、德、韩、日、中五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为了顺利达成《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目标,最后提出了未来应加快促进互联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培育“互联网+制造业”创新示范点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