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九五”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末要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经济信息》1997,(7):12-13
国家体改委发布一九九七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前不久,国家体改委下发了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集中。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确定的一批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南平市延平区是我国南方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竹资源是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曾被国家授予“绿色金库”的光荣称号。根据林业部门统计:“九五”期间,全区造林更新面积完成15.2万亩,占计划的112%。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3%,绿化程度为92.4%,现有林地面积283.3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391.7万立方米,毛立竹量8160万根。林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的20%以上,林业收入占区财政收入28%左右,许多乡、付,木材是支柱财源,林产业已成为我区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因木材市场持续疲软,价格不断下降,而人工费用、损耗的成本却只升不降,木材经营环节税费名目繁多造成林业生产经营举步维限,林业系统不少企业出现亏损甚至严重亏损、下岗失业人员大增。改革开放以来,延平区林业体制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工作未到位。林业体制基本上还长期沿用几十年一惯的管理模式,“政、事、企”三合一造成吃“大锅饭”严重,职责不清,产权不明晰,林业部门办社会的包袱沉重,国有森工企业亏损面大。社会各界也把林业当“摇钱树”,各种摊派名目繁多。加上旧体制不能充分调动企业、组织以及林农个人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造成单纯由林业部门办林业的后果,缺乏发展后劲和活力。目前林业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山林所有制方面,形式单一、产权不明、主体虚置。基本上是集体林、国有林一统天下,林农仅是山林名义上的主人,没有权利,更没有责任。理论上人人都有,直又不知归谁所有,容易造成责任心缺乏和行为的短期化。林区乡村有钱的是靠砍伐木材,没有钱的更想砍伐木材。甚至连几年、十几年后才能成材的中幼林都已转卖。对有计划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带来严重后果,严重挫伤群众造林、营林、护林积极性。二是木材经营体制,还没有消除“统购统销”的痕迹。林材生产单位没有经营权和处置权,严重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三是林业管理体制仍然是“政企合一,政事不分”,林政部门对林业干预太多,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吃国家大锅饭,没有压力,也没有经营活力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林业企业发展。四是利益分配不均,税金费比重过高,林农得利少,木材从造林到砍伐,林农处于“打工”地位,严重挫伤林农营林积极性。而中间环节多,税金费负担过重,加之人为影响大,就容易产生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又造成资源和国家税金费的流失,林业体制改革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开发研究》1996,(2):35-38
<正> 一、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考察(一)城市化水平偏低。按照国际现在通用的方法,以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水平。我国城市化起点很低,建国初期仅为11%,而同期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8%,发展中国家为16%。建国后,我国又长期实行城乡隔离政策,限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国际化,是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把我省经济融入国际市场,依托国际市场的力量加快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牵动全局的战略决策,其实施过程必然深层面地涉及现行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要求在更宽广的经济社会层面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经济体制的质量,增强经济制度和体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强化改革在经济国际化战略中的动力作用。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与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比较成功的省市间的差距来看,当前影响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固然有市场、…  相似文献   

13.
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精神,2003年我区改制与上市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冠农果茸、青松建化、城建股份相继上市,宏源证券成功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14.756亿元。自十年前我区第一家企业上市以来,共有26家企业上市,累计募集资金104.549亿元。目前,我区上市公司数量列全国五个自治区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九五”时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个作用”,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增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现状作一基本判断,进一步明确“九五”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探索,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回顾深圳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明显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方面进行局部的改革,即单项突破的探索阶段。特区建设初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老办法已不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20,(2):21-22
2020年,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深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项项具体措施。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彻底破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为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市场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王岩光 《发展》2007,(8):63-6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近三十年的历程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改革是对待重大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改革自身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与一项改革相关的其他配套改革是否同步直接关系到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