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东是中国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其服装产量已经连续十多年居全国榜首,但一直以来,广东的服装企业主要是以加工为主,本地品牌屈指可数,在全省全国知名的品牌更是凤毛麟角。2004年广东服装业实现了“中国名牌”零的突破,恺撒(汕头),富绅(惠州),康妮雅(中山)三家公司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广州本土服装企业获得省名商标的仅有广州高尼奥商贸有限公司一家。  相似文献   

2.
李伟星 《宁波经济》2004,(11):41-43
“入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把目光锁定中国市场。目前,首批进入的30多个国际顶尖的卡通形象品牌已来到中国市场,并计划与国内的通讯、家电、服装、日用品、玩具、电子产品、文艺等众多行业内的名牌企业及产晶进行合作,将以“品牌授权”的全新模式为中国名牌企业及产品打造新的形象与定位。品牌授权,作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商业经营模式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体经济》2012,(2):13-15
金猴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现拥有资产30多亿元,职工5000多人,主要从事皮鞋、皮具、服装等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涉足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酒店、物流等多个领域,是山东省重点企业之一。近10年来,我们坚持“创建名牌,品行天下”的经营理念,强化品牌建设,先后培育出金猴皮鞋、金猴皮具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两个行业领先品牌。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体经济》2012,(1):13-15
金猴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现拥有资产30多亿元,职工5000多人,主要从事皮鞋、皮具、服装等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涉足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酒店、物流等多个领域,是山东省重点企业之一。近10年来,我们坚持“创建名牌,品行天下”的经营理念,强化品牌建设,先后培育出金猴皮鞋、金猴皮具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两个行业领先品牌。  相似文献   

5.
论服装名牌的系统保护王凤娥在旧中国时,有位英国的制帽商来到中国,看到中国有4万万人口时,欣喜若狂,言假若每人买一顶帽子的话,他便可大发其财了。而中国人习惯把人们的基本需要概括为衣食住行,可见服装对人的重要及人对服装需求的一种钢性。特别到了现代,服装早...  相似文献   

6.
正当诸多国产名牌内受“假冒伪劣”的骚扰,外遭洋名牌的“围巢和追杀”,“椰风”和“椰树”却在为“攘外必先安内”而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将国企扭亏的厚望一味地寄托在引进外资和投靠洋名牌,无异于割肉疗疮,中国自己不是同样创造出“海尔”,“春兰”和“双星”等国际名牌吗。如果在扩大引进外资和进口规模的同时,再不受取保护中国民族工业的措施,说不准就会出现“生产什么,什么时间生产”都得由外商说了算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11):5-10
眼下的中国是一个名牌层出不穷的时代,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众多知名品牌,如青岛海尔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TCL集团、联想集团、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等等,不胜枚举。但是观察界人士从中既看到中国工业凸显的品牌创建潜能,  相似文献   

8.
山东是一个服装大省。现拥有服装企业5000多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459家,从业人员16.64万。2002年山东全社会服装总量30多亿件,其中,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总量9.22亿件,同比增长16.3%,占全国服装总量10.52%。服装产业逐渐成为山东的支柱产业。2002年服装工业产值171.28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4.44%;服装工业销售收入152.56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13.7%,占全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38%。山东服装行业逐渐步入质量、创新、品牌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省服装有山东名牌29个,山东著名商标13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兰雁、耶莉亚、即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而不是一个服装强国。服装行业是中国出口的第一支柱产业,但大部分的出口都是为国外品牌订牌生产。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国内缺少国际名牌。为什么会缺少国际名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名牌”与“国内名牌”之间的相互厮杀过于激烈,你死我也活不好。前年,上海某保暖内衣厂家赚了几千万元。巨额利润引来众厂家竞相“入市”,“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分杯羹者”由最初的6家猛增到去年的600多家。行业膨胀“已到了疯狂的顶点”,大家的“杀手锏”由广告战、价格战发展到拆台战……“六个南极人”…  相似文献   

10.
叶陈毅  孙睦优 《宁波经济》2004,(7):29-30,46
宁波拥有悠久的服饰历史文化,是我国当代服装业产地之一。如今服装产业已成宁波支柱产业和重点出口产业,全市1600家服装企业年产服装能力达13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12%。全市服装纺织业2001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8%以上,居各行业之首。近年来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顾客对身上的名牌越来越看重,不在乎花钱多少,而是为买不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品牌感到烦恼。  相似文献   

11.
北京工业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建立以名牌产品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和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链,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和推进大名牌竞争战略。在国际名牌的打造上,力争零的突破;打造30—40个可持续发展的名牌产品,其中有20—30个成为中国名牌产打造北京名牌,争取形成100—150个左右有较强竞争力的北京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2.
《四川经济研究》2007,(6):11-11
目前四川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四川省工业品牌建设行动纲要》中明确表示将增加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品牌称号的产品和企业等的奖励额度:获得中国世界名牌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国重点出口品牌、国家级产业基地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银河 《开放潮》2004,(12):52-53
随着2004“九牧王”杯全国服装职业制作工技能大赛的圆满落幕,九牧王作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凭着连续四年雄踞西裤销量排行榜榜首的坚实市场业绩,“九牧王”作为一个单品西裤一年就可以狂销五六百万条的企业和品牌,已经引起全国服装行业的震动。省外的媒体称之为“九牧王现象”,而不少同业更是将九牧王作为服装行业管理营销的经典案例加以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中国被外界视为世界工厂大部分劳动密集的产业由世界各地迁往成本较低的中国制造,中国产品的影响力可谓无远弗届。可是,就在中国产品营销全球的同时,中国制造业步入了新一轮调整期,开始向高增值的生产方向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家香港公司抢先一步转型。这家为意大利名牌提供最高级面料、服装的公司,便是香港的长江制衣有限公司,公司的掌舵人是董事总经理陈永棋。  相似文献   

15.
张世洪 《西部论丛》2006,(11):35-37
9月初,“2006年中国名牌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四维瓷业“SWELL”卫生洁具蝉联中国名牌称号。它是第一批获得中国名牌的卫浴企业,也是西部地区惟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卫浴企业.  相似文献   

16.
洛兹集团     
洛兹集团是国内服装界具有特大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股份制民营企业之一,拥有服装、置业、贸易、科技等子公司10余家,集系列服装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外贸经营于一体,同时涉足经营高科技产业和房地产业。公司连年跻身全国销售、利税双百强服装企业行列,洛兹衬衫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7.
名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名牌在中国经历了从空白到繁盛的飞跃,政府在推进名牌,学在研究名牌,企业在争创名牌.媒体在传播名牌,消费在购买名牌,汇集各方力量的名牌热以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8.
名牌,是当今人们追求的新时尚,也是企业家殚精竭虑追求的目标。所谓名牌自然是指那些以卓越超群的性能和雅俗共赏的外观来占领市场、征服“上帝”的优质商品。一、国门洞开,唤醒了昏睡中国的名牌意识当改革开放的大门洞开,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世界名牌冲进中国各个角...  相似文献   

19.
周寻 《辽宁经济》1997,(2):42-43
发展中国名牌迎接世界挑战●周寻一、发展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的水平,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名牌的发展,可以使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可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造就地区优...  相似文献   

20.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18):24-25
第22届大连服装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工业协会将第一个"中国西装名城"的称号颁给了普兰店市。普兰店服装产业誉满国内外,得益于这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大杨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