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民生活最富庶的经济区域。古往今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区位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不仅构成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而且已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世界第六大城市带。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2.
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窗口、桥梁功能。研究、总结香港在对外开放战略中经济功能的演变历史,对加深了解中国经济史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外向型发展战略阶段(1978—1997),香港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最主要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桥梁以及市场机制及管理经验的引入者、香港同步转型为服务型经济等方面。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阶段(1998—2007),回归后香港的经济功能从传统的中介功能向平台经济和全球城市功能转变,服务贸易和服务业投资速度加快,承担着"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服务平台、国家金融开放的缓冲带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参照系以及对接国际规则的转换器等角色。两地经济关系从初期的香港优势单向带动转为两地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3.
至于著名经济学家王琢的文章《论“大香港”开放经济圈》,则从客观的角度探讨了“造香港”的问题。王琢指出,构造“大香港”开放经济圈的积极目的,就是要在我国南方开辟一条从中国本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让深圳、珠海以及开发中的大亚湾规划区等港口城市相继成为直接跻身于世界市场的开放的国际都市,把中国对外开放推上一个新台阶。该文论题新颖,论点突出,论据充实,颇具说服力,读者将会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模式1)实行出口导向与透口警代并重的战略根据上海产业结构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和80年代所达到的外向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在90年代上海要坚持实行以出口导向为主,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重的战略。一方面,以出口导向作为推动外向型经挤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以进口替代来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是因为目前上海大宗出口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的出口还刚刚起步,而且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尚不高的缘故。要清醒地认识到,上海是在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5.
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是我省对外开放基本思路的核心,也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国际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充分的依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都是采取贸易立国的开放战略。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和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都把外向型经济作为“牛鼻子”工程、“龙头”工程和大合唱的“领唱”地位,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是被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所以这样快,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得益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大开放才能大发展,小开放只能迈小步,不开放没有出路。我省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条件。一是我省是沿海省份,是东北暨内蒙古地区的出海口,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二是我省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物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外向型经济已具有雄厚的基础;四是我们已培养了一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人才,积累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一、汕头外向型、国际化、区域性全融中心的内涵及目标模式 金融中心是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相对集中的地方,是资金、外汇、黄金的集散地,是整个金融市场网络中的一个网结。依据规模、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还可以分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汕头将要创建的是区域性金融中心。汕头毗邻香港,应该密切同香港的联系,通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吸收自己需要的能量和发挥自己的作用。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南中国海周围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将形成一个以香港、台湾为龙头,包括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北海到越南的新经济带,我们称之为“南中国海经济圈”。汕头金融中心将是一个开放型的中心,在密切同“南中国海经济圈”各成员的经济金融联系与合作中,相互参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设想中的汕头金融中心将是:以汕头国际港口经济为依托,密切联系港、台国际金融市场,对外参与“南中国海经济圈”金融运作,对内辐射粤东、赣南、闽西南以及更远地区的外向型、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具体的目标模式是: (一)金融组织体系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将宁波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构筑都市经济圈,成为新一轮都市发展格局中的领跑者,我市三年前开始实施中提升战略,以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其中十大功能区开发的全面启动,更使城市空间结  相似文献   

8.
邢江 《中亚信息》2009,(10):22-23
在喀什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这已经成为喀什走向世界的战略口号。随着喀什地区“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发展战略的确立,喀什充分利用向西开放的集群口岸优势和在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陆路通道中的区位优势,开辟通道、打造平台、建立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均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国际角度来看 ,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形成“环南中国海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于形成“环黄海经济圈” ,这两大经济圈将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等东海地区的积极参与 ,形成一个海路与陆路并行的西太平洋经济带。这一经济带的建立将使中国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潜能 ,也只有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经济能力能够推进这一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从国内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正在经历内线转外线、边缘切入与渐进北上的实践 ,但是西部大开发迟滞了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再突破 ,使渐进北上的地缘发展态势止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新突破在于理顺京津关系 ,充分利用日韩资金 ,着重打造辐射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四沿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尤其是浦东开放开发的大举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心明显东移,广东“先行一步”的优惠政策的“边际效用”出现递减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今的上海实行了比特区还要“特”的大开放政策,成为一块资金流入的“经济洼地”。上海正昂起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重建远东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并带动长江经济带龙腾。以天津、山东、辽宁联手构筑的环勃海经济圈也全线出击、外引内联,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竞技中赢得优势。具有跨国开发特征的图门江三角洲开发区锐步向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又一“热地”。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竞争。随着南安一级公路的即将通车,安义将迅速融入“南昌半小时经济圈”。我县将着重实施“四大战略”,主动融入“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县域经济迅速崛起。一、实施工业强县、外向型带动战略,对接南昌大发展积极策应南昌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充分利用我县地处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和到周边地区6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快承接南昌产业“退二进三”、“退城进郊”和“二洲一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主攻工业,推进我县工业优化升级。一是加大招商力度,主动对接南昌。重点对接落户南昌的格林柯尔、TCL、泰豪…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与上海同属于沿海开放省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等诸方面各有优势。“八五”以来,上海以浦东的开放开发为契机,使上海的外向型经济迅速起飞,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大发展,辽宁与上海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促进中部地区早日崛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全球化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关系方面出现的两大新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各地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实行经济的横向联合,建设城市经济圈,取得明显的进展;二是东北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旗帜下,提出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的蓝图,继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我国地区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4.
吴良 《港口经济》2013,(5):34-36
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中心,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连结部。钦州港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中国西南地区物资的主要出海口、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门户。钦州港腹地广阔,并拥有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10,(1):26-27
为了将宁波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构筑都市经济图,成为新一轮都市发展格局中的“领跑者”,我市三年前开始实施“中提升”战略。以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其中“十大功能区”开发的全面启动,更使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崭新的都市空间画卷已向世人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情国力》1994,(5):23-24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全方位开放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浦东开发开放重大决策的全面实施,上海已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并肩负着长江流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重任。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3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10亿元,占全国  相似文献   

17.
“香港”这个地方,国人都十分熟悉,知道它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性多功能经济中心。但由于对它的认识不够全面,而常常会被误认为那里遍地是宝。以至于内地许多地方长官认为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除本地具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外,其它所缺少的诸如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资源,均可从香港引进,即无论缺少什么,向香港一伸手就可以要到什么。也即是将香港看成是一个内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时可随意引进要素资源的“百宝箱”。 事实上,香港尽管是一个国际性多功能经济中心,但它的要素资源的水平却不一定是最高的,因而对其各种要素资源和条件的利用,也不一定是经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赵紫阳同志在视察沿海地区时指出:“为了抓紧利用当前的机遇,沿海地区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一亿多  相似文献   

19.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功能评价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环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态势直接来自“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因为这个设想将已有的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方案融为一体,起到了中国南方对内对外开放战略集成的作用。这些局部战略多数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背景的。从“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廊一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都涵盖在“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中。而环北部湾经济区很明显就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这一地区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及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多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包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忽视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工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同时重视国内原材料资源的开发以及沿海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系),鼓励外商投资,积极兴办“三资企业”,改革外贸体制,实行“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和统一对外,以此来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全国。实现沿海发展战略和改革外贸体制,必将使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同时也给沿海金融带来新的课题。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