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邓小平理论中在中国开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创举,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实践,中国五个特区的经济都高速发展,但是特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值得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经济特点和优势,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达到共同繁荣,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中国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下面拟就特区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效益、水平进行比较。 (1)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五个特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深圳已达413.54亿元,海南204.13亿元,汕头124.04亿元,珠海121.87亿元,厦门108.03亿元。在五个特区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970.7亿元总规模中,深圳占42.8%,海南占21.0%,汕头占12.8%,珠海占12.6%,厦门占11.1%。就是说,经济发展规模最大首推深圳,特区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大小,相差近3倍。 (2)经济发展都是高速度的。1993年比1984年,深圳增长15.6倍,珠海增长15.5倍,厦门增长4.3倍,汕头增长4.2倍;海南1993年比1986年增长3.4倍,速度也相当快,但特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差3倍多。珠海经济发展规模虽比海南小许多,但发展速度却比海南快得多。  相似文献   

2.
<正>一、汕头特区同其他特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区位条件不同。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而汕头偏于粤东一隅,地处“省尾国角”,显然,地理区位优势不如深圳、珠海。 二是体制、政策不同。全国沿海4个特区中,汕头起步晚了一年,且只被批准搞一个1.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以后经过两次扩大,才使234平方公里的市区成为特区,而这一过程跨越10年,直至1991年才实现。小特区与大城市长期并存的体制,无疑给汕头建设带来诸多难题。而深圳一开始就确定为外向型、综合性、多功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一步到位。珠海也先于汕头于1988年扩大了特区范围,理顺了特区与非特区的关系。厦门早在1984年就被允许朝有限度自由港模式发展。并且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深圳和厦门已成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并具有地方立法权,享受了国家给予更优惠的金融信贷、财税等政策待遇,但汕头仍然是地级市建制,至今并没有地方立法权,这些政策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汕头特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雪莲 《特区经济》2010,(9):123-124
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特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其中,紧靠香港的深圳和邻近台湾的厦门两个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郑国彪  赵颖 《特区经济》1994,(10):42-43
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深圳确实发展神速,成绩非凡。但是,通过客观的横向比较,我们看到:相对于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而言,深圳经济仍有一定差距。特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赶超战略,无疑将是一次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15年来是什么力量启动了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这种启动力量现在是否还存在?15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特区继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如何培植这种推动力?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特区发展的初始启动机制及其转换 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宣布建立经济特区,以使特区成为改革的“窗口”、对外联系的“桥梁”、出口创汇的“基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是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向前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看来,经济特区的发展主要依托了两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二是地理区位优势。这两种或人为或历史赋予的优势是启动我国经济特区初始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政策优势是主要的,而地理优势则只有在政策优势的驱动和配合下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90年代以来两市经济都等到了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很快,保持了广东第一大城市地位;深圳则是由原来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跃居广东第二大城市。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两市的经济总量都有了快速增长,经济质量也有了相应的提高。1990-1996年两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数表明:  相似文献   

7.
8.
9.
中日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比较研究:1895—199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正>一、经济特区的类型比较 经济特区按其经营内容和构成的不同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商业型、工业型、综合型、科技型及其他型。商业型经济特区主要从事贸易和转口贸易业务,一般设立在交通便利的机场、港口、铁路枢纽附近,并且要求具备良好的国际贸易条件,如对外经济交往经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声誉及简便快捷的办事作风等。工业型经济特区的典型形式是出口加工区,这种经济特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良好的资源条件、完备的投资环境,特别对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出口加工区设立在工业条件较好或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综合型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一种工贸结合的自由贸易区或出口加工区,因此具备上述两种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即在地理位置上往往选择交涵便利并且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的地区,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对投资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经营条件的配套性与均衡性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科技型经济特区通常设立在科研机构较为密集、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这种经济特区的建立必须有科学教育高度发达、尖端技术开发实力雄厚、高精尖产品生产水平相对领先作为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特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综合比较如何对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带有探索性的新问题.因为很难将经济特区各“窗口”作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或者用权重系数的大小来描述.本文从描述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入手,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经济特区之间差别的原则下建立经济特区综合评价函数,从而对深圳、海南、汕头、珠海、厦门五个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已搜集到的统计资料,暂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经济增长速度(与1984年相比所增长的倍数)、工业资产利税率(%)、财政预算内收入(亿元)、劳动装备率[固定资产(元)/劳动者(人)]、工业劳动生产率(元/人)、外贸出口额(亿美元)等方面建立7个定量评价指标,并依次分别记为X_1,X_2,…,X_7.五个经济特区的指标观测值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在隐约可见的世纪之交,东亚地区战后以来连续保持的经济快速增长依然不衰,由此而引起的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改组也日趋强化,使落后了近两百多年的东方呈再度崛起之势。这无疑是20世纪留给人类社会的一份最重要的遗产。从历史进步的角度看,东亚经济的崛起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而且也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术界普遍的共识是,东亚经济发展带有鲜明的后发展特征和东方文明特征。这两大特征制约着战略、政策和体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为了适应第二次创业的需要,深圳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这一次调整,既要借鉴香港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验教训,又要加强与香港产业结构的连接和互补。为此,要对深圳和香港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的特点、异同和差距,从中引发对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深圳、香港三次产业结构的时差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可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香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见表1),就其发展轨迹来说,与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表1显示,第一产业日趋衰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60年的4.1%下降到1990年的0.3%。这一趋势与深圳80年代的情况大体一致。第二产业在60~70年代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正是深圳80年代后期所发生的轨迹。从80年代开始,香港三次产业进入结构转型期。第二产业所占比率逐渐下降,由1970年的37.1%下降到1990年的25.0%,下降了32.6%。这一段轨迹深圳尚未发生,但迟早一定要发生。香港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开始之时就占据首位,与深圳80年代初的情况一样。这实际上反映了贸易在这两个城市中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的“后厂”。香港的第三产业超大规模地成长,1990年更达到74.7%的高比率。  相似文献   

15.
孙炜 《亚太经济》1985,(2):49-51
香港与深圳一河之隔,由于人缘和地缘上的关系,两地之间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深圳便是内地对港贸易的中转站。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以后,两地的关系发展到一个空前水平。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主要投资者,是深圳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企业管理方法的主要渠道。目前,香港工商界在深圳的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越来越多,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深圳吸引香港资金(协议投资额)  相似文献   

16.
申勇 《特区经济》1996,(3):20-21
<正> 本文从体制转变入手,以独特的体制转折成本有关理论为基础,着重对比分析了特区和内地的体制转折成本的差异,提出了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体制转折成本分析 经济体制既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同时又是稀缺资源的具体配置方式。一般来说,它有两种形式: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另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者可以相互转变。当一种体制运转不灵,缺乏效率时,就会在既定经济制度框架下或者在改变经济制度的同时,转向另一种新的高效运转的经济体制。当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制转变时,会花费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体制转折成本。 影响体制转折成本的因素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1、经济体制转变前的状况。包括经济体制转变前的企业制度状况、所有制结构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市场体系状况、宏观调控状况、人的素质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状况等等。经济体制转变前的状况是影响体制转折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体制进一步转折的基础。如果经济体制转折前的状况好,体制转折成本就会低些。如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过渡中,产权界定清晰,交易成本就会低一些。相反,经济体制转变前的状况差,体制转折成本就会高,如有些地区市场体系没有建立,要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要花很大的成本去建市场  相似文献   

17.
18.
19.
黄平 《特区经济》1998,(8):22-23
<正> 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1990年开辟了上海浦东新区,实际上是非特区的特区。国务院对这些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即批准这些特区率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具体表现在:①发展“特区”的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②构成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为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体系;③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市场调节的特区经济运行机制;④特区经济以外向型为主要发展目标;⑤国家给予特区较多的自主权,较多的特殊的优惠和方便等。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特区人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使得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到1996年,五个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9.03亿元,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为2959.64亿元,利用外资达61.87亿美元。预计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工业总产值增长18%。五个经济特区中最著名的深圳经济特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22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50亿美元,创下了可与“亚洲四小龙”相媲美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经济增长率居第二位 1979年以来,深圳国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31.2%。“八五”时期以来,通过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整体经济素质有新的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根据现有对比资料,1993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449.29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