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美丽乡村博览会面世了。天地有大美,常在乡村间。在悠悠岁月中,中国农民一直怀揣希望追逐梦想。美丽乡村,作为多姿多彩缀满中华大地的颗颗明珠,寄托着亿万农民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中国梦。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美、发现美、塑造美、展示美、传播美、弘扬美,形成了一系列农村美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美丽乡村承载着中国农民既古老又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成为悠久灿烂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现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作为升级版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显著的亮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即转变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都市之中各种光鲜亮丽的职业来说,林业工作恐怕算是一份苦差。无论是资源监测还是规划设计,都离不开实地调查勘测、长期跑外业、与数据打交道、反复论证与反复推倒重建的过程。年轻人在面对更多选择和诱惑的时候,坚持林业梦想,并且执着践行,这其间要经历怎样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度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分析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高质量高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银行、政府和渐进性改革三个方面出发,分析银行对融资市场的近乎垄断、政府调控失灵,以及渐进性改革导致区域差距加大等问题,并找到根本原因,从而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美丽乡村博览会现场,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永联村,以一幅幅图片展示着这个村庄的美丽——农、工、服务业联动发展凸显产业美,城乡一体差距小实现生活美,爱心互助街彰显精神美,水乡花园之景映衬生态美。从1970年建村至今,永联村不仅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飞跃,而且十分注重发展精神文明、改善村庄环境,通过以民为本的全方位发展,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此次参展美丽乡村博览会,是永联人向全国展示家乡美、表达美丽乡村创建理念与实践路径的一场精彩亮相。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内在逻辑、障碍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全面、充分的风险保障。作为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农业保险从多维度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有着深刻、多元的内在逻辑。针对农业保险目前仍存在“大而不强”等不足和短板,应重塑其功能架构和制度设计,多维协同发力,持续优化供给,并通过完善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环境、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实施范围、改进保费补贴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举措深化这一内在逻辑,使之成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稳定器与助动器。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多元主体在共同的利益基础、责任担当和价值遵循的基础上,为全面治理乡村公共事务而形成的有机联合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体现了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内在要求,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内在耦合性,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层配套制度设计有所欠缺、基层政府治理手段刚性化、村干部动员能力不足、村民主体性缺失和农村社会组织发育迟滞等现实困境,为了充分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和潜能,需要构建完善基层治理制度、强化情感认同、树立村干部权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以及发展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等实践路径,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并非坦途,仍然面临着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和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塑造生态美丽、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现代化乡村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我也是‘一生一世’那天领的证,有个好单位就是不一样。如果临时工没转正,我想也不敢想能从县里嫁到市里!"说话的是满脸洋溢着笑容的李卉。李卉2002年中专毕业就"女承父业"开始在天镇县联社工作,跟着"师傅"学习打算盘、记手工账、走村串户收利息,几年下来也成了社里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梳理生态产品价值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价值实现案例,阐释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及其主要路径,并对现阶段不同路径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建议。研究表明:(1)生态产品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现阶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焦点和难点在于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2)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型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三种主要路径。(3)现阶段不同实现路径面临着差异化的困境,市场主导型缺乏完善的产权机制和交易价格机制,政府主导型缺乏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偿使用机制和财政补偿机制,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型缺乏特色的经营模式和科学的收益分配机制。鉴于此,应从制度设计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两个维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循环”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相关人员需要正确理解“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逻辑性,才能将其有序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推进现代化农业体系构建。基于此,文章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双循环”模式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实施路径:1、以规划为基础,构建城乡一体化布局;2、以产业为钮带,实现城乡互动发展;3、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4、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实现城乡共享发展成果;5、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改革35年来中国农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农民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农民财产权利部分缺失,大规模失地农民群体引发社会问题。应积极探索破解农民问题的改革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运用底线思维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常永佳 《农业经济》2022,(4):107-109
绿色金融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这同时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绿色发展意识相对滞后、农村产业结构欠合理、绿色金融资金供需不平衡、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机制尚不健全以及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阻碍。如何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实路径将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胡红斌 《山西农经》2022,(6):158-160
新时期,聚焦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蔬菜产业面临的生产关、存储关、运输关等现实困境,通过培育生产经营实体、强化专业人才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精深加工工程、加快冷链冷库建设、拓展营销渠道、谋划产业布局等路径,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地标”农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标”农产品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内在特质和运行规律的突出体现,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聚焦新发展阶段,对“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标志特征、内在机理,探讨实现路径,对新发展格局下畅通产业、畅通市场、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突破,更高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一条现实路径。同时,《决定》明确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点工作,并指出林业在其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我省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林业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