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新的困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结构急需调整。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外商直接投资会带来大量的技术溢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选取了2005-201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FDI的相关数据,对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山东省技术进步和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技术进步率与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率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动态关系,并且山东的技术进步率与其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技术进步是导致山东技术进步的原因,这说明,山东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85-2007年数据,通过改进的LP模型,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仅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投入对我国的TFP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出口贸易通过专业水平、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渠道对我国TFP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中国政府推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预期之一。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大小。另外,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内R&D投资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同时阻碍了国内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口贸易在国际技术扩散中可通过外溢效应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升产业结构成为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本文构建了宁波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模型,对宁波2002年~2007年的28个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比较优势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是加工贸易得以在世界范围展开的原因。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从1980年7.9%升至1999年1—2月份58.5%。1986—1997年间,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1.9%,同时对我国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8.
9.
《世界经济研究》2014,(4)
本文利用1995~2010年间占中国进口贸易份额较大的13个发达国家和13个发展中国家的R&D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并用DEA法分析了中国进口贸易带来的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在得到发达国家R&D资本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了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行业技术效率都有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高R&D强度行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低R&D强度行业。这说明,我国应该在继续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国家内部对进口产品所附带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次创新,重视自身R&D投入水平的提高,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效率,促使技术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本土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溢出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还是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条件;公共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作用最大,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贡献虽稳定但十分有限,FDI技术溢出的作用并不稳定;本土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形单一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超过门槛值时,本土研发投入并不能继续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不再显著或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呈现不同结果,有正面溢出效应,有负面溢出效应,还有的不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学者们针对这些不同结果给出了不同解释。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首先总结了FDI技术溢出渠道及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接下来界定外贸政策范围,最后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外贸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外商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而影响FDI的流向,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从而对FDI技术溢出渠道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FDI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980年的381.4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3606.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2.43%,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达48.39%。 相似文献
13.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是有关外资间接效应的一个重要主题。已有的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而以中国产业为分析对象的实证还不多。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外资溢出效应文献作了回顾,然后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外商投资溢出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运用来自这四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这些产业从1997年至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存在作了一个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内学者对加工贸易作用的看法不一。本文首先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情况;然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三种专利授权量代理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进出口贸易中资本品或高技术品所占的比例衡量贸易结构。研究发现:贸易结构的变化显著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主要体现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增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这种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必须以国内技术吸收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条件。因此,贸易溢出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最根本的技术创新——技术发明还必须依靠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6.
跨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建立了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我国工业领域内跨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1993-2002年间,我国工业领域内的跨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贸易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Muzumdar和Baldwin的观点,贸易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促进进口国的经济增长,而根据Helpman等人的观点,贸易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持久,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通过结合中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状况对贸易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发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与我国就业:不同贸易伙伴影响差异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总体上和23个行业部门的层次上考察了2002年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香港、澳大利亚、东盟五国、巴西和南非等重要贸易伙伴的商品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与上述贸易伙伴的贸易对我国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无论在总体上还是行业层次上,不同贸易伙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行业、城市和因果关系三个层面出发,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最后得出FDI(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促进浙江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外资政策时不应该只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而必须从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诸种因素出发,充分发挥外资对当地内资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促进浙江经济长期增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浙江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