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商》2016,(1)
随着耕地的浪费与破坏现象日益严峻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提出,为耕地保护提供了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存在不足。文章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对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贾晶 《价格月刊》2016,(4):84-87
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耕地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耕地保护成本与耕地收益矛盾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立足于我国耕地保护实际情况,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对农户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进行了细致分析,进而研究了实行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可能性、理论依据及其补偿标准的确定原则与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措施一直是各国用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内涵;随后论述了我国现行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措施,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和粮食综合补贴制度.最后,论述了美、日、欧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措施.并论述了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全武 《商》2014,(28):55-55
耕地补偿机制作为一种耕地保护政策,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科学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广西农户责任田零散细碎、粗放经营的状况十分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制约了国家及农民的进步。耕地补偿机制已经在广西得到了实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来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征地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现状很严峻,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城市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粗放用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中走内涵挖潜式的城市化道路,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约束政府部门行政行为,是相应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从补偿机制的内涵、补偿对象、补偿主客体、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方面阐述了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的生态补偿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法经济分析视角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在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耕地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由于耕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特征,以及低收益性和保护的高机会成本,已造成了耕地数量的逐年减少。应以法经济学理论探讨如何完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刘沛生 《中国市场》2013,(36):89-9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失地农民不断涌现。由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尚未成熟,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和数额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对失地农民变相掠夺的倾向。本文分析研究现存补偿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无论是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是对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